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两会特刊

苦干实干勇于创新

加快推动沂源争先进位、走向前列

2018-01-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①高山生态大果园
②“路网”延伸
  ③山水沂源
  △建设中的经济开发区
  △沂源红苹果“醉”游客
  △“舞动”美好生活
  △巍峨的鲁山风光
  2018新年伊始,走进沂源经济开发区,一幅工业强县新图景展现在笔者眼前: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百亿级产业园初具规模;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有序作业……
  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崛起彰显了沂源县经济社会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该县围绕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现代园区,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内力、借好外力,探索新形势下园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计划用5年时间,在经济开发区建成6个百亿级产业园,推动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过去的一年,沂源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苦干实干、勇于创新,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沂源正大步迈上发展的新高地。
  新的一年,沂源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高质量发展,对标诸城、泰兴、宜兴等省内外先进城市,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举全县之力建好经济开发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以全域旅游为统领,统筹谋划“修路、建城、治水、兴农”,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民生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努力在13个方面率先突破,加快推动沂源争先进位、走向前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马景阳 张琦 尚现军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
增创工业强县新优势

  与时俱进,乘势突破。
  2017年,沂源共实施市县重大项目142个,总投资374.8亿元,优质项目建设有力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2.6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5.5%。
  沂源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强县的主战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招商引资的大平台,实施“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上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举全县之力做大做优做强经济开发区。一方面,聘请山东同圆设计公司,编制了50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建立了“管委会+公司+基金”运营机制,成立了国有鲁中高科开发公司,设立了51.1亿元的发展基金;采用PPP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总投资38亿元,力争2年实现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加快推进园区村改造、能源、标准厂房、职工公寓、小微创业园、食品产业园等配套建设。另一方面,用足用活优质存量,积极推动上市企业二次创业,放大资本市场效应,规划建设了瑞阳医药、药玻医药包装、鲁阳节能环保材料3个百亿级产业园;启动了药玻、沃源、绿兰莎等9家企业、10个厂区“退城进园”,通过搬迁改造、退城进园,推动企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真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二次创业。
  同时,综合运用基金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高新轻绿”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规划建设了总投资140亿元的北京中新济众公司新材料、赛伯乐公司和中煜生物科技公司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及疫苗生产、清华大学产业成果转化3个百亿级产业园;标准厂房已有合力泰公司年产5亿支手机摄像头等总投资51.9亿元的15个项目签约进驻,小微创业园和食品产业园已有12个项目签约;引进齐智归国博士团队、宋濯霆留美博士团队等博士团队5个、各类人才39人。
以全域旅游为统领
“修路、建城、治水、兴农”
全面推进

  全域旅游,激活全盘。
  沂源县坚持规划引领,聘请浙江大学编制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大力推进“旅游+”,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全面推进“修路、建城、治水、兴农”,努力以全域旅游带动全域发展。
  “修路”方面,该县编制了全县交通规划,策划构建了“两高两铁十字交叉、五纵五横中心辐射”的路网格局,计划3年内,把县乡道、村道全部改造一遍。2017年实施了总投资30亿元的城乡道路建设项目,完成了58.6公里的县乡道大中修、22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370公里“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工程、89万平方米“户户通”工程。
  “建城”方面,沂源把城市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实施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乡村建设规划》。着力抓好城市“四改四建”,启动了22个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了6个村的整体拆除,开工建设安置楼45座、1809套,超额完成了改造任务;完成了3处老旧小区和14条背街小巷改造、3处便民市场建设;新建城区道路4条、“拇指公园”20处,新建改造公厕52座。
  “治水”方面,该县委托河海大学和九州治水公司,编制了《全县水利综合规划》《沂河生态修复治理规划》,以沂河为轴线,大力发展沿河景观经济带,全力保护好、管理好、开发好、利用好水资源,让水最大限度留在沂源、涵养生态,打造“齐鲁水塔、海绵沂源”。建立了“河长制”,确定了13条主要河湖名录和319名县镇村三级河长,实现了县域河湖管理“全覆盖”。投资10.6亿元,实施了沂河综合整治、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等项目。沂河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加快编制《沂源县矿泉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积极筹建全国第一家高锶水研究所,引进实施了山东地矿30万吨矿泉水开发项目,着力擦亮“中国矿泉水之乡”品牌。
  “兴农”方面,沂源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积极发展农业“新六产”,围绕“种得好、销路畅、效益高”,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流转土地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8000亩、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新建中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园区12处,创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沂源苹果”再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总数达到102个;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源中商务大厦电子双创中心投入运营,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县;打造汇泉桃花岛等农业旅游示范点12处。完成了91个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个市级示范连片项目建设任务,创成“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县”。
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落脚点
着力办好民生社会事业

  倾心为民,增进福祉。
  让57万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沂源县委、县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沂源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深入推进产业、金融、社会、行业扶贫,建成了29个特色种养加、乡村旅游及28个扶贫车间项目;扎实开展结对帮扶,9838名党员干部与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创新实施孝善扶贫,实行县镇村三级补贴,受益贫困老人1.6万余人;完成了936户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
  同时,沂源县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和医疗卫生均衡发展,持续办好一些普惠性民生实事。重点围绕解决大班额问题,投资8.7亿元,实施了一批教育惠民工程,2处城区学校建成投用,振华实验学校、沂源二中教学综合楼、县职教中心公寓楼完成主体工程,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9处,实施了涉及49个学校的104个农村校舍及运动场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77个;投资8.4亿元,实施了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东里和悦庄卫生院病房楼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通过国家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