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济宁市两会特刊

一体两翼、一院三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同质化医疗服务开启崭新篇章

2018-01-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高建璋 李倩
  
  时序更替,岁月如歌。2017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121周年,是医院发展史册上非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推动医院管理精细化、技术操作规范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质量标准化,展现医院新班子、新思路、新模式、新发展“四化带四新”理念,全年各项工作指标均排在全省同级医院前列;这一年,医院东院区全面顺利规范地进入正式运转阶段,知名专家、一体化产房、静配中心、远程诊断中心等精品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年末,医院西院区开始投入试运营,医院形成“一体两翼”“一院三区”的发展大格局。
  365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一院人同心共筑“一院梦”的磅礴力量,书写下医院开拓奋进的崭新篇章。
东院区续建工程进展顺利
2018年上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

  2017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全面顺利规范地进入正式运转阶段,围绕同质化发展“一个中心”,形成“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模式,床位使用率实现了两个院区基本持平,东院区工作量达到了总院区的60%左右,药占比、耗占比、平均住院日等监测指标均实现两个院区持平,并低于国家医改要求。随着东院区顺利运转,知名专家、一体化产房、静配中心、远程心电、影像、检验、病理中心及远程诊疗中心等精品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新院区建设和运营经验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
  作为济宁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目前医院东院区东西两翼的门诊医技楼续建工程进展顺利,已整体封顶,2018年上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东院区门诊医技楼续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51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其中,东翼建筑面积约1.86万平方米;西侧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工程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安装工程、精装修及幕墙工程。
  与东院区西大门相隔不足200米,其间有宽敞的医疗救援直升飞机停机坪,续建工程的西翼将被打造成鲁西南地区面积较大、配置及急救能力优越的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一楼除设有人流通道,还专设急救车通道,急救车停靠处与抢救室仅一步之隔。紧急处置室、医生值班室也设在抢救室门外,方便第一时间处置、抢救。为提高出车、抢救效率,急救车、值班人员设在西翼负一楼,接到电话后,可第一时间赶赴救援现场。
  西翼地上二层为急诊内科病房,床位64张;地上三层为急诊外科病房,床位64张;地上四层设2台DSA以及预留病房;地上五层为急诊ICU,床位25张。
  “绿色环保是门诊医技大楼装修的基本理念,材料和工艺均遵循这一理念;病房设置以方便快捷、人性化服务为宗旨,病房均设有卫生间,卫生间内无障碍设施完善。”续建工程东翼定位为健康管理中心及妇儿中心,地下一层为放疗科,地上一层为核医学科,二层为透析中心,三层为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及母婴中心,四楼为日间病房和日间手术室,五层为健康管理中心。
打造西院区保健预防中心
完善西部城区城市功能

  2017年,济宁市委、市政府着眼统筹配置医疗资源,决定将在建的市中医院新院交由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接管,经过前期努力,已于12月26日投入试运营。西院区建设项目是市政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并已纳入济宁市“三河六岸”整体规划。项目位于济宁市老运河南,安居镇二里半村东。规划位置为北临柳行路,南邻西八路,东邻西岸路、西邻安宁路,用地总规模168.45亩。
  该项目分东西两个功能区建设。西区为一期建设工程,规划建设综合医疗楼(综合医疗楼为地上16层,裙房5层,地下2层,包含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部,手术室等)、制剂楼、食堂、污水处理站、锅炉房、医氧站、垃圾处理站及地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床位设置1000张,停车位1100个,投资约7.57亿元。东区为二期规划发展建设区,包含省级中医康复保健中心、科研、教学、后勤保障、行政管理楼等辅助设施。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会计师李庆运介绍,该工程定位为创建“泰山杯”“省级文明示范工地”“三星级绿色建筑”“阳光廉政工程”等“四创”工程。按照住建部三星级绿色医院建设标准,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中水污水处理、雨水回收等节能环保相关配套工程及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全力为医患人员提供健康、适用、安全和高效的诊疗环境。
  “根据济宁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医院已经专门成立西院区管理团队,围绕急症、重症、康复、肿瘤四个中心建设,打造儿科、血液内科两个精品学科,实现‘重点突出、中心带动、协同联动、差异化发展’战略,将西院区打造成为济宁西部城区医疗保健康复预防服务区域中心,完善西部城区城市功能,谋划医养结合产业布局,带动西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继续坚持‘中西医共同发展’,由市中医院经营部分门诊和住院区域。”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孙树印表示。
  随着“一体两翼”“一院三区”格局的形成,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入了发展新时代。
一院三区同质化服务网络
让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2017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正式召开,成立了首届理事会、监事会,研究审议通过医院章程,开辟了百年老院的新时代、新征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市一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想方设法为患者谋福祉,不忘初心,勠力前行。医院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医院+互联网发展模式,开展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先后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医疗智慧云平台,实现了与县市区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联体单位的远程会诊,并建立济宁市心电诊断、影像诊断、检验诊断、病理诊断远程会诊中心。2017年11月30日前,医院完成了与173家医疗机构构建同质化网络,覆盖3601家村卫生室,全年远程会诊18.4万余例,圆满完成了济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标。此外,医院与汶上县、兖州区、梁山县、曲阜市等4县域9家医院签约建成以“分院区”为主要特色的紧密医联体。
  通过创新医联体建设形式,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建立起为病人服务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大医院,实现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这一经验先后在全国院长大会、全省医联体现场推进会作典型交流,逐步打造出“百年一院”同质化服务新模式。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2017年确定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升年,将医疗质量精细化拓展到全院管理精细化,以落实“三提高一降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为目标,不断整合借鉴先进管理办法,以组织管理精细化、目标管理精细化、基础服务精细化、资源管理精细化、员工关爱精细化等,探索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的有效手段。
  同时,成立了医院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儿科中心等专科联盟医联体,心电、影像、病理、检验四大诊断中心运转顺利,远程医疗、消毒供应、教学培训“三大共享平台”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质量控制和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建成运转,实现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跨医院、跨社区、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创造性地建立医疗集团百年一院发展新模式。
  创新突破,以人为本。只有夯实业务技能基础,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2017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确立了以发展和培育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为目标的“出精品”“出高地”“重内涵”“重科研”学科建设规划,将医院文化融入学科人才梯队培养建设,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学科推行多学科协作模式,做大做强危急重症服务能力;对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鼓励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国内外研修等,以战略的眼光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对青年医师以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标准化操作流程等为切入点,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医疗质量控制;对医院层面以加强与国内外学科先锋队伍的合作与联系,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围绕重点学科、重点专家,推出品牌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全员其他学科的建设发展。目前,全员各科室实现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学科全覆盖,省级以上专科门诊业务量占全院的56%以上。64位知名专家、20名杏林名医、51名学科带头人、750余人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团队,成为鲁西南地区医学领域重要支撑,为下一个十年的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学科人才基础。
  孙树印表示,2018年,医院将把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实现医院三区集团同质化网络发展新模式。巩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成果,实现影像、心电、检验远程诊断“一级以上”医院全覆盖;建设以“分院区”为枢纽的紧密型医联体“管理、责任、服务、利益”共同体,实现以临床重点专科为载体的临床医技同质化服务;打造精品学科群和鲁西南医疗高地,做精做强胸痛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围产医学中心、心脏中心、消化病中心、器官移植中心等六大中心,为百姓提供一站式优质医疗服务;打造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让群众方便就医、让医院共赢发展,打造深化医改医院新品牌。打造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实现形式和路径,让群众方便就医、让医院共赢发展,打造深化医改医院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