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

百个重点项目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2018-01-11 作者: 魏东 李明 李广寅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魏东 李明 李广寅 报道
  本报东营讯 山东科瑞集团针对北极圈附近的超低温环境研发出一套“整机低温启动系统”,实现了石油液氮泵车设备的可靠运行。依靠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目前,该集团已经在全球建立起自主完善的营销体系,在57个国家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为全球5000多家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从传统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到行业领域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科瑞集团的蝶变是东营市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东营市缘油而建、因油而兴,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征。因此,在传统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成为该市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中取胜的关键。经济转型升级需要魄力和勇气,更需要关键点和突破口。变则通,通则久。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因为一场新旧动能转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要锁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一个目标定位’,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两大任务’,强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守牢安全环保、防范风险、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四条底线’,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月7日,在东营市人大二次会议上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的一番话掷地有声。
  “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东营市市长赵豪志介绍,2017年,东营市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筛选论证项目377个,计划总投资4147亿元。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工业领域,转型升级带来的活力不可限量: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工业主导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东营市已成为全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市,是国内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子午胎、离子膜烧碱、阴极产能均居全省第1位,并先后获批国家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当前,东营市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新动能在不断壮大,加速成长。方圆公司“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行业空白;亨圆铜业铁路电气化用异型铜导线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各种新产业、新平台、新模式也应运而生。2012年以来,东营市地方工业实施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项目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在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关键环节的渗透、融合和集成,显著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写好新旧动能转换这篇大文章,离不开“培土施肥”,离不开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创造出适宜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东营市委、市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接连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东营市提高安全环保水平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召开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工作会议,并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推进办公室。
  好的政策换来的是硕果累累。初步预计,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50亿元,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7%,19家企业进入山东省企业百强,23家企业入围山东省民营企业百强,1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8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均居全省前列。
  在东营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来自全市各族各界的政协委员聚集一堂,积极履行职能,共谋加快东营发展的良策。其中,“新旧动能转换”这一话题颇受关注。“围绕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重点行业推进智能制造;研究制订工业电商行动计划,引进工业互联网人才,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培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东营市政协常委宋继亮代表民建东营市委提出建议,其他代表也纷纷围绕各领域给出了相关建议,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关注。
  今年东营市又拿出了实招。“2018年,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全市将安排100个市级重点项目、192个市政府投资项目、97个水气土污染治理项目、10个民生实事项目。”赵豪志说,全市将推动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加快向创新发展转变,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加快提质增效,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
  同时,突出抓好企业创新,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并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筑巢引凤,围绕主导产业,实施产才融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