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发掘厚植于鸢都大地的文化底蕴,大力保护、有效抢救、有序传承

非遗文化“活”在当下

2018-01-05 作者: 宋学宝 张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宋学宝 张 蓓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去年年初,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扎实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深入推进“文化名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保障。
  “保护区自批准设立以来,在项目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制度制定、机制形成、与现代生活融合接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绩效。”潍坊市文化馆馆长邱兆锋说,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基础上,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制度建设的探索。保护区发展和建设内容纳入了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为政府全面工作的有机部分。其中,2014年制定试行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已于近期立法。
  在天津、上海等城市的“丝竹古韵遍华夏——诸城派古琴全国展演”中,当古琴与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合奏出一曲曲醉人的丝竹古韵时,这些大城市的观众将“诸城古琴”牢记于心。
  古琴全国巡演、“乡音乡韵”说唱大赛、民间文艺表演大赛、传统工艺大展等,通过持续性的一场场活动,诸城派古琴、潍坊核雕等60多个非遗濒危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并重新焕发生命力。
  除了对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优先保护,还在全市启动了非遗口述史调查工程,近百人的调查队伍对市级非遗项目进行口述史调查和文本归档。2017年,投资200多万元建立的保护区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将这些口述和数字化采编项目,对濒危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与研究,为四级名录及传承人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化档案资料。
  小猫、孔雀、蝴蝶等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些作品全部出自潍坊聋哑学校的李林峰,一个爱刺绣的大男孩,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他,在刺绣中崭露头角,在山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银奖。
  由过去单纯设置兴趣班,到现在纳入正规职业教育序列。潍坊聋哑学校开设手工编织、剪纸、红木嵌银、仿古铜、刺绣、烙画、面塑等课程,真正把非遗传承作为特殊群体未成年学生的谋生手段。
  “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编著校园传承教材在中小学免费发放,与潍坊市商业学校、潍坊市聋哑学校联合探索非遗职业化教育。”在邱兆锋看来,非遗保护主要是传承。
  走出课堂,还有遍布潍坊的各种非遗特色场馆。青州市非遗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30余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基地、中国现代风筝产业基地等20多个以非遗展示传习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园区,285个非遗项目传习所,10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6个校园传承教育基地,让孩子们的周末有了好去处,在互动体验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走技失”曾是一些非遗传承人所担忧的,如今一场场拜师仪式,让他们不再为后继无人犯愁。“百乡千人扶持计划”中,全市百名传承人收徒4000多人,年培训500多人次传承人和业务骨干;“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培训学员2000多名;潍坊核雕大讲堂让核雕艺人从寥寥数人发展到400多人;民间手绘年画培训班等免费非遗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了传承队伍。
  “按照《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考核办法》,我们对传习场所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量化追踪考核并实行退出机制。”邱兆锋说,同时,针对潍坊地区手工业发达、生产性保护项目众多的特点,通过传承人群培训、技术职称评定、赛事荣誉评选、市场经济引导等方式,形成了传承人群社会激励机制,建立了技艺大师、代表性传承人、从业者三级形态的传承人梯队。通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培养高水平创作队伍,潍坊年画艺术创作人才培训班、诸城古琴全国巡演及茂腔创作等多个项目创新探索潍坊非遗项目在新时期的创作与传承。
  一场全国巡演,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诸城古琴”。与之相似的还有,“天工核雕·匠心百年”潍坊核雕艺术全国巡展,2017中国·潍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暨创意设计博览周,“千里漫行话潍坊”潍水体验活动,策划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及地区性非遗博览会近百个,《永远的家园》《潍坊核雕》等数十部宣传片和传承人走出国门到30多个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让这些传统文化厚植于鸢都大地,并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了这些非遗文化真正“活”在当下,山东聚匠网、中国印象商城潍坊店、好品潍坊等推广销售平台,向世界各地推销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非遗产品和非遗衍生品。同时,一批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融文化展示、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产品销售于一身的文化景点,成为推广潍坊民间艺术产品的重要载体。
  如今,保护区现有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1847个,年产值达到210多亿元,安排就业总人数49000人,其中妇女18000人,残疾人千余人,其他困难群众1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