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齐鲁名士从早年的举兵勤王、自刎未遂,到出仕新朝、清廉为官,再到厌倦官场,归隐林泉,他的人生恰如一条起伏变化的“抛物线”,而不变的“轴”,则是对名利的淡泊。

赵弘文:血溅敌营,梅花相伴

2017-12-27 作者: 鲍青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鲍 青

  明清之际的泰山之麓,曾隐居着一位叫赵弘文的名士。他早年为光复社稷,曾血溅敌营,幸而未死。尔后无奈出仕新朝,犹能秉公为官,刚直不阿。厌倦官场倾轧后,他故作放浪豁达,以儒释道为乐事,将悲愁苦思寄情山水之中。
  赵弘文的早年人生和科场顿挫息息相关。这段充满崎岖与坎坷的岁月,也磨砺了他刚强果敢的性格。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赵弘文出生于泰安岱东的谷家庄。少年的岁月,他在无忧无虑的乡野度过。到了入私塾的年纪,他师从当地乡儒,文思为当地所称道。22岁时,赵弘文入州学读书,四年后中山东乡试举人,春风得意,希望来年会试有所斩获。但此后他接连参加礼部会试,却屡屡名落孙山,意志消沉一时。直到中举20年后的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46岁的赵弘文才中三甲同进士。
  不幸的是,科场的喜悦还未持续多久,故乡的老母便因病离世。赵弘文尚未施展抱负,便回乡丁忧三年,再复职时已年届五旬。崇祯十四年,赵弘文任礼部行人司行人,负责“捧节奉使之事”,时常奉命巡按地方、出使四夷。
  而此时的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四面楚歌。一面是关外满清虎视眈眈,一面是西北民变风起云涌,明王朝顾此失彼,只能等待末日的到来。赵弘文巡按地方,常遭遇盗匪,身处险境。他见兵燹萧索,百姓流离,却苦无救国良策,只能临夜哀叹。
  崇祯十七年,赵弘文奉旨巡视山西、山东两省。当地官员面对京城的差官,难免要“颁赐多物”,但赵弘文为官清正,对此皆“分毫不受”。巡视工作完成后,他路经故乡,稍作停留,却闻听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顺军所围困。他准备在故乡组织勤王军,赶赴京城救驾解围。未料计划尚未实施,京城已经失陷,崇祯帝煤山投缳。大顺军的一部也南下攻陷了泰安,并设置了基层官吏维持秩序。
  当时明廷所属泰安知州朱万钦闻知事变,肝胆俱裂,仓皇挂印出逃。是年四月初,大顺军所属泰安知州史可保到任。史可保为官较为宽仁,所以每次出行,“士民伏道远仰”。数日后,大顺军的防御使也来到泰安,他的到来开启了泰安武装反抗的序幕。防御使一到泰安,即逮捕赵弘文、萧协中等人,他每次拷打乡绅,都要“逼迫缴纳饷银”。尤为可恶的是,乡绅凑齐饷银放归后不久,又被捕捉继续严刑拘于狱。大顺军将领的腐化贪婪,引起了泰安民众的强烈不满。赵弘文出狱后,和弟弟赵圣文商议,与原任高唐营游击的武举高桂联络,联合乡民百余人,凌晨在泰城南门“夺门突入”。众人在高桂带领下,呐喊齐进,冲进防御使的官署,捕获防御使及部将十余人。待宣布其诸多“罪状”后,斩首于当地遥参亭前。
  赵弘文随即起草檄文,号召各地起兵勤王,恢复大明社稷。不久正在兖州作战的大顺军郭升部闻听泰安生变,急忙回军包围泰安。大顺军“三千余骑,四面环攻”。守军则由高桂和赵弘文在城头督战。他们指挥士兵用弓弩射击,战斗极为激烈,“自九时至十七时,大顺军为飞驳所伤者约五百人”。郭升见屡攻不克,正准备撤兵,城内却突起变乱,守兵大溃,郭升乘机攻入。城破之后,高桂和赵圣文阵亡,萧协中闻城破,“北向再拜,投井死”,而赵弘文则被俘虏。他宁死不降,便作为俘虏由大顺军押往北京听候惩处。
  押解的途中,赵弘文虽屡受折磨,却誓死不降。他趁守卫松懈之际,以刀自刎未遂,流血溅红满地。不久,大顺军在吴三桂和满清贵族的夹击下兵败山海关,随即迅速撤离北京。郭升在逃亡之际,出于对赵弘文忠义的钦佩,将他秘密释放。乱世之际,赵弘文如丧家之犬,“求死不得”,萌发了“生是恨”的离愁别绪。他一路奔波回乡,随即遁入山林,终日不问世事,隐居于泰山之麓。
  占领北京的满清军队随即南下,山东的残明势力很快被消灭,清廷确立了在山东的统治地位。当时任清廷山东巡抚的方大猷,是赵弘文崇祯十年的同科进士。他获知赵弘文隐居在泰山,便致信邀请他出山为官。信中,方大猷以“新朝代雪不共之仇”做诱饵,赵弘文则每以“老病累辞”为由相辞。方大猷见礼请不成,便带兵前来相邀,赵弘文万般无奈下出任新朝。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赵弘文被清廷任命为广东道监察御史,后改任巡按苏松常镇等处。当时的吴地,刚刚经历兵燹打击,民心失落,强人出没,地方乱成一团。上任后,赵弘文打击污吏,减免赋税,平定骚乱,给吴地带来难得的安宁,为三吴父老所称颂。据当时南京名士、复社骨干张明弼记述:“(赵弘文)初至即击大吏之垢狞者,有贤吏任期满了就举荐,任期未满则即奖赏勉励。吴地风俗好进献礼物,相互接纳,赵公力禁此俗,众官皆不敢犯……”
  第二年,赵弘文任满回朝。吴地为豪富之地,他又身居重臣,但回朝所携之物只有文卷而已。回朝后,他认为吴地人才众多,却因朝廷政策的限制而不能才华得展,随即疏荐原在明廷任职、享有声望的吴伟业、杨廷鉴、钱曾等15位名士入朝为官。
  但没想到的是,赵弘文出于公心的举荐,却给自己带来了灾祸。回朝之后,他因不肯向权贵行贿,久久得不到职位安排。更严重的是,他还因“滥举多员、徇情市恩”的缘故,被人谗奏降职,后降二级调用。赵弘文也不申辩,而是直接辞官,归里筑梅花馆,潜心学道。
  考之史料,赵弘文举荐吴伟业等人,多是出于怜才之心,而非私心作祟。在吴伟业的文集中,对赵弘文举荐自己只字未提,而且后世研究者也未曾提及。赵、吴二人籍贯不同,中进士年份相异,也没有一同为过官,没有交往的记载。赵弘文在吴地为官期间,见当地多才,经寻访所得遗珠,尔后再举荐入朝。
  这次无妄之灾,让赵弘文心灰意冷,彻底看透了官场的波云诡谲。回乡之后,纵使地方官曾三度聘请,他也托辞老病,坚决不出。他寄情山水,学佛道之术,以诗文自娱。
  赵弘文隐于林泉,将心志情趣寄托在山水百物之中。他尤爱梅花,喜欢它的凌寒孤傲,曾作《梅花》诗云:“回首芳华梦里过,闲愁不道晚来多。梅花几欲传春信,傲骨严寒奈若何。”而他所修建的梅花馆,则是高卧泰安、教授子侄的场所,时人记载“侍御(即赵弘文)晚年,唯坐卧梅花馆中,调诸孤侄读书各成名”。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赵弘文的文化号召力,梅花馆成为泰安文人雅士宴谈交流的一大中心。清代名臣赵国麟曾回忆道:“凡四方缙绅先生,才人杰士,寓目驰怀于泰山者,往往造访梅花馆。至则宾主尽欢,数日留连。”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82岁的赵弘文危坐而卒于梅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