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2017-12-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扶贫爱心小镇精准帮扶暖人心
  位于新泰市汶南镇北部的爱心小镇看上去像产业园区的地方,其实是一个以扶贫公益与创业为主题,集资源聚集、创业孵化、示范带动、外围辐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扶贫平台。在这里,有留言、有照片、有GPS定位的路径轨迹和位置信息,小小的“精准扶贫”APP将全镇干部的扶贫动作显示在聚光灯下,做到了到实地、看实况、听实话、办实事。
  考虑到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的占多数,汶南镇党委政府统筹镇内各类企业基金、行业协会基金、村级基金、爱心人士捐款,共同组成“爱心基金”。目前,43个村126户贫困户已经享受到了“爱心基金”的援助。
  救济脱贫不如依“业”致富,借助“爱心工厂”,汶南镇目前已设立92个加工点,290名贫困人员走上了就业岗位,月均收入达1200元。
  在汶南镇,贫困户手中都有几张扶贫办发放的“爱心购物券”,凭此可到“爱心超市”免费领取一定数额的生活必需品。贫困群众需要什么,爱心企业就会送来什么,爱心超市实现了爱心对接,用心帮扶。目前,爱心超市物资已惠及300余户贫困户。
  一张表,记录了汶南镇1307户2049人的全部健康信息,一个医疗平台“爱心医疗”不定期开展医疗帮扶……由“爱心基金”“爱心超市”“爱心工厂”“爱心医疗”凝聚而成的“爱心小镇”让全镇所有贫困户有难可寻、有业可就、有病可医,形成以政府、产业、学校、公益、金融、媒介、贸易、文化为一体的扶贫生态圈。
  (张玉婷)
宁阳县八仙桥街道
着力构建“一心三线”扶贫工作格局
  宁阳县八仙桥街道聚焦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产业扶贫,统筹金融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着力构建“一心三线”扶贫工作格局。以产业扶贫为核心重点,让效益“看得见”。利用省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1.8万元,通过委托经营或建设光伏发电等方式,发展扶贫产业项目3个,2016年、2017年2年累计收益16.25万元,其中贫困户获得稳定分红11.75万元。以金融扶贫为一线带动,让帮扶“有实力”。街道8家企业完成扶贫小额信贷940万元,累计兑现贫困户帮扶带动资金28.2万余元,户均增收近1000元。以行业扶贫为二线支撑,让走访“送温暖”。通过对上争取、自筹帮扶资金和物资等方式,向贫困户发放各类慰问资金、物资累计8.11万元。以社会扶贫为三线保障,让惠民“多减免”。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阶段学杂费;创新健康扶贫,实现“特惠保”全覆盖,同时落实“两免两减半”优惠政策。         (刘勇)
健康扶贫 你我同行
  近日,泰山景区黄前镇健康扶贫工作组成员再次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健康扶贫入户核实情况。每到一处,调查人员都与村民们促膝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致贫原因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健康扶贫卡使用、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等情况。通过入户走访、上门服务活动,为贫困群众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在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同时增强了卫生保健意识,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因病致贫是当前扶贫中的“硬骨头”,因病返贫则是“后脱贫”时期仍要面对的挑战。近年来,黄前镇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健康扶贫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组建专门的医疗服务队,定期组织义诊,对贫困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并进行健康跟踪和干预,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让贫困群众从源头上摆脱贫困。      (李伟)
泰山区:加强后续管理
为扶贫项目保驾护航
  近期,泰山区在策划储备明年产业项目的同时,强化对2015年以来已建成的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工作。坚持“三确保”的基本原则,即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确保投资项目风险可控,确保投资收益稳定持续,扶贫资金投资的年化收益率达到10%及以上。制定出台《泰山区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项目后续管理的程序、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了工作有规可依。经村、街道(镇)、区扶贫办验收合格并报账,乡镇三资管理中心将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转为村级“固定资产”,明确了资产所有权。项目所在村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村致富能手、驻村干部、贫困户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后续管理小组,具体负责相关资产管理、后期维护、技术指导等。同时,区扶贫办还联合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后续管理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监督监管,确保扶贫项目保值增值、贫困户受益持续稳定。目前,11个扶贫产业项目中,除托管养殖项目外,宋官村万家乐果蔬采摘项目、东燕庄村钢结构厂房、亓家滩村艾条加工基地项目等9个扶贫产业项目已全部转入后续管理。  (王红)
岱岳区:突出四个围绕 抓好就业扶贫
  今年以来,岱岳区进一步围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按照“四个突出”的工作思路,通过“政策宣传点对点、技能培训面对面、岗位安置手牵手、就业帮扶一对一”等一系列措施,就业扶贫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围绕“谁就业”,突出抓实调查摸底。依托国家、省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所有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筛选,选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建立起就业精准帮扶台账。二是围绕“能就业”,突出抓实技能提升。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先后举办农村实用技能提升培训班30期。坚持“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开展企业岗前培训16期,切实提高贫困人员就业技能。三是围绕“就好业”,突出抓实岗位安置。积极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开展“春风行动”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20次,在农村设立就业扶贫车间40个,为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供岗位。积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助推器作用,为“富民农户贷”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实现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贷款。四是围绕“稳就业”,突出抓实专项服务。开辟扶贫对象就业绿色通道,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现场招聘、求职登记、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编印就业宣传材料8000余份,对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及各项补贴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性。先后针对贫困劳动力举办专场招聘会5次,帮助120名贫困劳动力成功实现就业。
  (牛军剑)
新泰市泉沟镇:“合作社+”助力精准脱贫
  新泰市泉沟镇市级贫困村庙子牌村的田地里新挖出的山药裹着泥土的气息被整齐地放在沟垄旁边,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贫困户徐加安说:“我上这里给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不忙时就挣一点,贴补贴补家用,挺好的。”
  庙子牌村土壤肥沃,属于沙壤土,水浇条件好,特别适合种植山药,从2011年开始,村里就开始鼓励村民发展种植山药,陈学亭从企业退休后回乡发展种植业,依托庙子牌村党支部,成立了莲花山果蔬专业合作社,担任合作社社长。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即庙子牌村党支部帮助合作社流转土地,铺设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合作社则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社,对山药种植户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销售,特别是在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坚持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山药品质与产量。该村党支部书记泥敬亮说:“下一步,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将以莲花山果蔬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辐射带动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土地流转、劳动力入股等形式加入农民合作社,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张玉婷)
宁阳县葛石镇:“扶贫课堂”传经忙
  近日,宁阳县葛石镇成人教育中心举办大枣科技扶贫培训班,技术人员面对面为贫困户传经送宝,指导做好冬季枣树修剪、树体涂白、病虫害防治、补施基肥等果园管理关键环节,同时发放便民联系卡,随时为枣农排忧解难,着力用科技点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
  今年以来,葛石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立足该镇万亩梨园、千顷枣林的“林果生态”,大力开发富有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扶贫课堂”,成为贫困群众的致富“加油站”。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举办‘扶贫课堂’,目的就是让每个贫困户都成为科技明白人,提升困难群众的致富能力”。他们通过加强与县镇林业部门以及科研院所联系,围绕“一村一品”产业特色,现已开发鹿崖村金坠梨栽培、黑石村大枣种植、北杨庄茶叶种植、曹家寨乡村旅游服务、电子商务应用等十几个特色课程,累计开展集中授课、基地教学等“菜单式”培训23场次,以帮、传、带、教、学等形式,为30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了“科技礼包”,成为扶贫攻坚的一道亮丽风景。
  (颜丙祥)
宁阳县东疏镇:
“健康关爱工程”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发愁
  近年来,宁阳县东疏镇为保障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健康关爱工程”,全镇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等贫困群众凭本人身份证到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就医,仅需交纳200元的起付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剩余费用全部减免,减免部分由镇财政统筹解决,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如需到县级以上医院就医,优先安排大病救助补助资金。同时,该镇中心卫生院定期开展全民健康查体等健康教育活动,为贫困群众建立健康档案,让贫困群众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获得科学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卫生、安全的生活习惯。另外每年3月,该镇均会对健康关爱人员进行复审、验证,卫生院、计生办、民政室、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统筹协作、严格把关,确保应纳尽纳,“健康关爱”公平、公正落到实处。
  “让贫困群众实现‘不愁吃、不愁穿、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东疏镇党委政府的首要职责,也是对贫困群众应有的担当,这样让贫困群众受益的事,镇财政再困难也要咬紧牙关拿出这个钱。”东疏镇党委书记范长征说。据统计,今年东疏镇共为4298户、16420人办理了《健康关爱手册》,健康关爱群体总人数已占到全镇人口的30%,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全覆盖,已累计为6531人次减免住院费用283万余元。
  (王玉军)
岱岳区:
“网上一站式服务”助推爱心扶贫救助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将全区贫困户基本信息在政府政务公开信息专栏网站上进行公示,向社会各界发出扶贫帮扶活动倡议书,同时在区广播电视台滚动播报,让爱心人士、爱心企业通过便捷渠道就能了解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和需求信息。二是实现“网上签约”。创建爱心扶贫救助微信群,明确专人负责做好管理协调工作。对有帮扶意愿的爱心人士,根据其从贫困户信息表中初步筛选出的意向帮扶对象,通过微信与贫困户本人或所在村取得联系,网上查看贫困户真实影像图片,实现爱心人士和贫困户的网上直接交流签约。三是保障帮扶到位。签约成功后,由区扶贫办统一接受帮扶捐赠,并按照爱心人士要求,及时将资金和物资送到救助贫困户手中。同时,做好对捐赠钱物的监管使用,及时将钱物捐赠使用情况在网上公示,将帮扶捐赠信息及时反馈给捐助爱心人士,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确保捐赠钱物全部用到贫困户身上。脱贫攻坚以来,全区吸纳社会帮扶资金物资共计2000余万元,帮助贫困村75个,贫困户4800余户。
  (牛军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