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美丽乡村展示

河口:新时代小渔村实现美丽蜕变

2017-12-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这里是胶东半岛的最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拥海抱
  这里有浓郁的渔家风情,赶海、垂钓、篝火,素有“世外桃源”之称
  这里的故事被拍成影片,《美丽小渔村》登上了央视电影频道
  □刘英
  
  河口村隶属山东荣成市成山镇,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村落呈方形,区域面积2.27平方公里,现有村民310户。区域经济雄厚,设有渔船码头、渔粉场、制冰厂、冷藏厂、水产养殖场、旅游公司等经营实体。2016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9500万元。
  河口是传统渔村,祖祖辈辈以海洋捕捞、养殖为生。随着近年渔业资源的匮乏,小渔村的转型迫在眉睫。依托村庄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口人正在努力探索一种能够循环永续、泽被后代的活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2年,河口“胶东渔村”正式对外营业,成为我省最早以注册品牌经营乡村旅游的村。
  为使乡村旅游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有序发展,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由村里统一管理,业主抱团发展,推出了“吃住在渔家,游乐在海上,拥抱碧海蓝天,体验渔家风情”为特色的渔家民俗游。旅游公司负责统一宣传推介、统一接受订单登记安排游客入户、统一采购海产品原料、统一制订菜单、统一结算,开创了“统分结合、集体管理、居民接待、利益分成”的“河口模式”。同时建立信用体系,设A、B、C三个考核档次,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以诚信经营擦亮河口“胶东渔村”品牌。
  为方便游客,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村里开设了旅游咨询公司、接待中心和旅游便民中心,负责旅游日常事务管理和宣传,为乡村旅游长足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因为发展乡村旅游一直走在前列,河口村相继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等荣誉称号。 
  时代变了,河口人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河口村搞乡村旅游的十多年间,各地的乡村旅游都有了跨越式发展,在互相学习交流中,河口村人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想把旅游当做代代相传的事业去做,就需要寻找胶东民俗的文化基因,立足区域文化资源,挖掘自身文化底蕴,把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之中。
  为此,旅游公司在产品塑造上注重文化味的设计:推出特色海洋文化游,游客可赶海拾贝、出海垂钓、力拔蟹笼,晚餐后,还可围着篝火,欢歌劲舞,体验海上耕夫的乐趣、感受渔家文化的风采;推出魅力书画游,邀请知名书画家到河口开展书画培训、展销等,策划赏名家书画等主题活动,延展旅游产品以及节庆旅游,挖掘游客的文化艺术消费潜力,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宣传营销带来的效果很快显现,小渔村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不但引来了游客,也成为文艺创作者钟情的港湾。2017年11月3日,由著名剧作家、经典电影《咱们的牛百岁》的编剧袁学强创作的以河口为原型的电影《美丽小渔村》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后,反响强烈。
  电影播出当晚,村民们忍不住相约凑在一起观看。“当时海英就住我家,这电影一播呀,我家渔家乐又有招牌了。”看着自己家出现在电视中,村民王晓蓉兴奋不已。《美丽小渔村》以河口村发展渔家乐为题材,反映了小渔村在新时代面临的转型发展等现实问题。农村的新变化、新面貌,渔村人的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影片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美丽小渔村》的播映,为河口带来一次影视营销的好机会。时下虽是冬季,仍有很多游客被影片优美的自然场景和故事情节所吸引,慕名赶到河口体验渔家风情。
  原本封闭的小渔村借助发展旅游打出了知名度和外向度,优质的人文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开发商前来投资。几经论证筛选,“金石湾文化产业园”“巴厘林海汽车营地”“艺术海湾”等文创旅游项目相继扎根在河口,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带动旅游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众多工作岗位,村民除了经营渔家乐,还有了就地当工人拿工资的选择。“进入新时代,让居民生活得更美好,更有质量,让游客把小渔村当自己的家”正成为河口人努力实现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