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优化提升民生综合保险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

“小”保险里“大”民生

2017-11-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张 蓓 
    本报通讯员 樊东辉
  
  想起今年7月份的那场火灾,昌乐县宝都街道夏家庄村民郭焕民仍心有余悸。“屋里的电器、顶棚、墙面都烧得一塌糊涂,进去一看一地灰。”郭焕民告诉记者,由于线路老化,承担不了家里的用电负荷,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幸运的是,房屋主体没有受损。很快,郭焕民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关怀和帮助,得到了5500元的救助金。“救助的钱对装修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般电器都够了。”真金白银到手,犹如雪中送炭,让郭焕民感动不已。
  这份感动的背后,来自一份“小”保险。潍坊市2014—2016年连续三年将实施民生综合保险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重点落实。2017年,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民生综合保险制度。自2015年6月起,潍坊民生综合保险试点项目在全国首开先河,试点在昌乐县全县及寿光市羊口镇、古城街道进行,2016年7月全市全面实施。通过政府购买民生服务的形式,将保险业引入服务民生领域,发挥保险的风险损失补偿机制作用,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协助政府及时妥善处理各种重大灾害事故。
  “根据测算,每年潍坊市支出约2400万元,即可对全市282万余户920多万人提供保险保障,实现了‘小投入,保障大民生’。”潍坊市民政局救灾科科长张森介绍说,潍坊市民生综合保险由政府出资为全体居民统一购买,人身险保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元、家庭财产险每户每年2元,以后根据每年实际赔付及风险保障变动情况,科学合理调整。
  昌乐、寿光试点期间,共投入财政资金189万元,累计赔付受灾群众救助款金额500万元。2016年民生综合保险全市推开,累计处理案件2252起,已赔付1502万元,待赔付约400万元,预计年度赔款约1900万元。
  临朐县辛寨镇林学群怎么也没有想到,8月2日一场大雨过后,自己居住的房屋倒塌了两间。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房子倒塌了,自己没有花一分钱,民生综合保险就赔付了救助金4000元。尤其是当林学群了解到最新的民生综合保险政策后,连说自己是赶上好时候了。
  他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因为在一个月以前,保险中对这块自然灾害的理赔认定还限于暴风、暴雨。7月1日,经进一步优化提升,潍坊市新的民生综合保险条款正式生效,保障范围更广,保障程度更高,理赔服务更优。其中,将原来的暴风、暴雨门槛降低到大风、大雨,扩大保障范围。经查勘人员现场查勘,林学群家损失房屋属于居民居住的房屋,根据辛寨镇气象监测,当日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32.3毫米,达到大雨级别,属于民生综合保险理赔范围。
  除此之外,今年还新增了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意外落井、二氧化碳中毒、农药中毒等保险,为倡导社会正能量,还新增了对见义勇为和抢险救灾人员予以救助补偿。赔偿金额也提高了,“居民人身伤亡赔偿金额最高每人12万元”“家庭住房损失,根据损失程度进行救助性赔付,最高每户12万元”都比以前翻了番,“特殊对象每户保险金额在普通群众基础上上浮50%”,上浮比例比以前提高,并新增了“未达到责任限额的给付救助费用,数额为所支付赔款金额的50%”。
  “为贯彻落实潍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潍坊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一三四七’目标任务,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统领,以民生保障项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四种精神’,以扎实的作风,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坚持高起点寻标对标定标,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譬如说民生综合保险工作,在2015年试点和2016年全市实施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我们主动作为、创新发展,持续完善各项政策,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张森说,从保障范围来看,不但对因大风、大雨等潍坊可能发生的17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居民人身伤亡及家庭财产损失给予救助,而且对常见且危害大的意外事故,如居家期间发生的火灾、爆炸、煤气等也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发生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拥挤踩踏等重大意外事故,政府需要启动的紧急救助,也予以保障。
  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潍坊市的做法在全省属首次尝试,保障范围全国最广。相对传统的灾害救助模式,民生综合保险救助更精准、救助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力度更大,受灾群众满意度更高、获得感更强。2017年7月1日民生综合保险新政策实施以来,截至10月8日,共计发生案件1425件,同比上升203.2%;赔付受灾群众救助款6808454元,同比上升341.1%。
  “通过民生综合保险,帮助人民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形成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全新自然灾害救助机制。”张森介绍,下一步,潍坊市将突出大民生、普惠型、综合性、开放式理念,进一步发挥民生综合保险在救灾救急、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整合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社会关注热点等领域民生救助工作。通过进一步拓宽保障领域,进一步提高保障程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质量,为建设活力城市、品质城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