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十九大特别报道

脱贫要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2017-10-20 作者: 代玲玲 张春晓 赵洪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代玲玲 张春晓 赵洪杰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回忆起开幕式时的情景,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千佛崖村党支部书记李晨代表激动地说:“习总书记作报告时讲的这些话,掷地有声!现场一次次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此,山东代表团代表有着深切共鸣。
  千佛崖村位于丘陵山区,是省级重点贫困村。近几年的扶贫工作使李晨深深感到,扶贫也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即经过前几轮帮扶,稍有条件的村集体和个人都陆续脱贫解困,而越到后来剩下的“骨头”越难“啃”。
  “报告明确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时限,我们更得自我加压,在‘造血’‘输血’的同时,把贫困群众扶上马送一程,保证精准脱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不仅要‘脱真贫’,还要保证贫困群众‘真脱贫’。”
  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汲斌昌代表说,总书记在谈到脱贫攻坚时强调要“脱真贫、真脱贫”,“我认为,‘真脱贫’这三个字至关重要,脱贫之后不能返贫,不能光靠政策脱贫,要真正脱贫,长期脱贫,必须有一整套长效的帮扶机制和措施,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企业脱贫,产业是抓手。”汲斌昌介绍,从2012年开始,鲁信集团“第一书记”工作组结合帮包村实际,围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即发展“第六产业”的模式开展精准扶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租赁分红+务工收入”的扶贫新模式,先后帮扶了巨野县田庄镇10个村、曹县孙老家镇3个村和苏集镇3个村。
  脱贫攻坚既要动员社会力量,更需政府做好“兜底保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党组书记韩金峰代表告诉记者,近年来,人社部门全面发挥职能作用,构建了就业扶贫与技能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人才扶贫“四位一体”的扶贫工作大格局,做到贫困劳动力“愿培尽培”。其中,就业扶贫是山东的一大亮点。2015年底以来,山东在全国首创就业扶贫三元方式——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就业扶贫车间”方式、跨地区转移就业的“劳务合作社”方式、托底安置就业的“互助扶贫公益岗位”方式,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因年龄偏大、就业能力弱、身体或家庭因素制约等客观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现实“瓶颈”。
  目前,就业扶贫已经成为我省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长效脱贫的重要途径。韩金峰透露,下一步,我省还将推动实施“技能脱贫百校千村行动计划”,组织全省技工院校定向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子女,研究建立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衔接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降低返贫风险。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山东有信心!”韩金峰说。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