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中国外贸国际竞争新优势渐显

2017-10-16 作者: 盛刚 来源: 大众日报
  □盛刚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形势明显好转。这得益于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大形势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2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出口11.16万亿元,增长12.4%,进口9.13万亿元,增长22.3%。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已创历史新高。四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速受基数影响可能仍会趋缓,但预计进出口总值将继续增加,全年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将是中国进出口自2013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而漂亮的数据背后更有贸易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这也对外贸继续回稳向好构成更为有力和持久的支撑。
  自2015年起,中国外贸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但今年以来,形势明显好转。这得益于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大形势。全球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回暖;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进口量持续增加。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促外贸稳增长的政策的落实,也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去年出口对GDP增速的贡献是负0.5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6.9%的GDP增速中,出口贡献了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外贸复苏对今年经济超预期增长起到了相当大作用。
  当然,从季度增速来看,走势并非一直向上。实际上,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速较前两个季度是有所回落的。具体来说,三季度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6.8%、14.5%,出口较二季度有所下降,进口则是持平。而9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虽均有所回升,但出口回升幅度要明显小于进口,也低于预期,表明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外贸因素对经济的贡献。尽管如此,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速仍属于较高的增长水平,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创下季度规模最高纪录更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三季度同比增速回落主要和基数抬高有关,因为这期间的基数较二季度提高了8.6%。
  比规模扩大更让人高兴的是,外贸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升,突出表现在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和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方面。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接近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56.6%,比2016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增速明显超过纺织服装等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另外,前三季度,中国除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回升外,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密切。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与拉美国家进出口增长23.4%,与非洲国家进出口增长19.7%。
  多年来,中国产品以“来料加工”“来样制造”为主,技术含量相对不高,靠拼劳动力成本优势赚取微薄利润和挤占国际市场,在此情况下,一般贸易占比提升,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势,表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背后的原因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近年来中国产品在质量、品质以及品种等多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可下海底采冰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到可上九天揽月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再到高铁、核电跨海越洋……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制造正在逐渐摘下“低端”“山寨”的招牌,经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向“高大上”转变。高品质让“中国造”走向世界,“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也日益成为现实。
  展望未来,四季度进出口增速虽因高基数因素仍有可能趋缓,但由于世界经济向好格局延续,国内需求旺盛依旧,总体来看今年我国外贸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且全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问题不大。当然,在出口恢复性增长之后随着基数效应提高,指望明年增速再大幅度提高也难。另外,由于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犹存,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制造业崛起对我国出口仍形成双重挤压,地缘政治风险也在升温,未来贸易很可能还会面临种种不确定性。但无论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还是将要应对的挑战来看,要实现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做好自己,强化内功仍是关键。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向“智造”和“质造”转变,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不断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贸易增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