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筑基精准施策政策集成责任包干

精准发力,聊城决胜脱贫攻坚

2017-10-12 作者: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张伟
  
  实现24.9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聊城市来说并不轻松。
  截至2015年底,聊城市共有省定重点贫困村466个,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万户24.9万人。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聊城市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实现了253个贫困村退出、16.9万人脱贫,超额完成省下达减贫计划的12.7%。
  2017年,聊城市尚有213个省定重点贫困村,8.01万贫困人口脱贫是刚性目标,占全省剩余贫困人口的8.9%,仅次于菏泽、临沂,是省内脱贫任务最重的三个市之一。脱贫攻坚以来,聊城市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党建筑基、精准施策、政策集成、责任包干”的指导思想,以“千企下乡、万户养驴、片区大突破、光伏全覆盖”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精准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形成整体合力
  据了解,聊城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高规格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全市各级逐级完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已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齐上、部门全参与的扶贫开发格局。同时,聊城市还制订了“1+4+27”扶贫方案,即一个《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四大贫困连片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27个行业部门扶贫工作方案,制定了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扶贫工作汇报,市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包市直部门抓督导,每月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检查通报排名等16项工作制度,形成脱贫攻坚整体合力。
  通过精准识别系统内贫困户的地理分布,结合扶贫工作人员的实地调研,聊城市金堤河片区,黄河故道西片区和北片区、黄河滩区四大片区内的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36%。为此,聊城市召开了片区攻坚工作会议,出台了《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着力破除片区基础设施瓶颈,增强产业支撑能力。
多举措推进扶贫
  近年来,聊城市一大批扶贫特色产业相继落地。其中,聊城市依托阿胶特色传统产业,采取代养驴驹、差价送驴和规模养殖等运作模式,与东阿阿胶集团合作大力开展养驴扶贫行动,全市新建规模养驴场100家,总数达到207家,存栏总量10万头,签约帮扶贫困户近万户;推广的光伏扶贫“以城带乡”新模式,规模已达到33兆瓦,帮扶贫困户1.2万户;依托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现已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发展服务体系,并在全市152个村开展电商项目;扶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开心农场等特色产品,打造“一村一品”,投入旅游扶贫专项资金2500万元,在25个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项目。
  资金活水浇灌是扶贫开发的基本保障。近年来,聊城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在2016年投入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4亿元的基础上,2017年投入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亿元也已全部拨付到位,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同时,聊城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以加快整合涉农资金;研究出台了《加快推进全市金融扶贫工作的意见》,并在全省率先建立注册资金1亿元的市级扶贫融资性担保公司并投入运行。
  此外,聊城市还积极开展“富民企业贷”,创新实施毛驴“活体质押”贷款模式,充分发挥聊城市财金扶贫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扶贫担保平台作用,切实解决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贷款58.78亿元,担保总额度达2.9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5.36万人。
广开思路增投入
  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聊城市还加大了行业扶贫力度,并研究制定了《聊城市2017年医疗精准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万名医生进家庭·签约服务送健康”等活动,同时,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体系,2017年低保线提升至3600元,超过国家扶贫线标准。
  为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聊城市投资3.11亿元,在全市推广统一建房、集中供养的农村危房集中改造模式,2016年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5934户,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记者了解到,聊城市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地探索创新出诸如建设爱心众筹平台、“邻里互助护理”健康扶贫模式、集中供养模式等,在破解贫困难题的同时,也赢得了贫困户的赞誉。据统计,聊城市各县(市、区)目前已经实现爱心众筹平台全覆盖并投入运营;在“邻里互助护理”健康扶贫模式的帮助下,2811名老弱病残贫困群众得到护理,解放劳动力654名,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针对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护理困难、占用劳动力照顾的实际情况,实行贫困人口集中供养模式,聊城市已先后投资3.5亿多元新建41处中心敬老院,总数达到52处,按照每人每年6200元供养标准,集中供养农村贫困孤寡老人66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