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院里翰墨飘香

汶上县刘楼镇小坝口村全村老少研习书法,塑造文化乡愁

2017-09-26 作者: 吕光社 王浩奇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吕光社 王浩奇 报道   9月6日午后,汶上县刘楼镇小坝口村农民书画社内,几位村民不约而同地凑在一起切磋书法。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刘长春 吕衍礼

  9月6日午后,汶上县刘楼镇小坝口村的村民徐西年、刘利学、宋连齐、刘太胜等人不约而同地凑到村里的农民书画社,折纸、研墨,你一笔、我一笔,相互切磋起来。
  小坝口村有着深厚的书法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书法村”。村内原建有文昌阁,清道光年间,闽浙总督刘韵珂居家10余年,致力于书法临摹和研究,他的书法作品刚健雄强,颇得力于柳公权和欧阳询,其代表作品是《汶上小坝口重修文昌阁记》。村里后人皆以此为荣,以此为帖,学习“刘体”书法并发扬光大。对优秀传统村居文化的传承,不仅陶冶了小坝口村的情操,还改善了村风民风,塑造了文化乡愁。
  村里上至八旬老翁,下至6岁顽童,纷纷争相习帖,舞墨丹青,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2013年,村里注册成立了汶上小坝口农民书画社,供广大书画爱好者交流。2016年11月5日,还举办了济宁市第二届电视书法篆刻大赛首场报名仪式。
  书法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使得一大批老中青书法爱好者不断涌现。眉清目秀,白衫青裤,口出文言,66岁的刘利学看起来一点都不像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他自幼受刘韵珂《汶上小坝口重修文昌阁记》碑刻的影响,爱习书法,用过的墨汁已超过500斤,用过的毛笔也是难以计数。字如其人,说话间,刘利学挥毫泼墨,“喜迎十九大”五个大字跃然纸上,清秀隽永、铁画银钩。刘利学虽身居乡野,却已是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和山东省老年书画协会终身会员。
  “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书法界自古流传着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二王”的佳话,传承传统书法,刘利学和儿子刘芳可算得上是小坝口村的“二刘”。“门里出身,不会懂三分”,何况刘芳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手好书法。1998年刘芳刚入伍时,在部队办了一次黑板报,班长发现他的字写得漂亮,随即推荐他为文书。
  退伍后,刘芳从事挖掘机销售工作。为了订单,他登门客户家中,想请客户吃饭。偶然看到客户家孩子写的书法,不由“之焉者也”地评价起来,并现场指点,客户听后大惊,佩服至极:“比孩子的书法老师讲得都好!”不光当即签下订单,还反过来请刘芳吃了一顿大餐。
  今年83岁的徐西年早年上过私塾,闯过新疆,经历大病折磨,还曾当过民办教师,教书育人,一路走来,尽管生活清苦,但他一直没有丢掉对书法的爱好。徐西年说,他知道在农村练习书法没什么直接用处,但这就和吃饭一样,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影响下,5个儿子有两个考上了大学,孙辈们也多大学毕业后在外闯出了名堂。小侄女徐嘉琪从六七岁就跟着他学书法,现在年仅11岁就已经写得一手好字,从市里、县里抱回好几个大奖。
  陈培春出身在书香门第,自6岁始得其父严督习书,三十年心手不闲,其书法端庄劲秀,在乡间享有盛誉,尤其书写的小楷更显深厚的书法功底,跟他学习的书法爱好者达上百人;陈书生初学柳公权、颜鲁公等名人法帖,广涉隶篆草诸体,吸取各名家章法营养,风格自成一家,曾吸引日本书法爱好者前来进行书法交流……
  小坝口村党支部书记徐恩成告诉记者,村里类似的书法传承十分常见,研习书法的氛围非常浓厚,村子不大,能拿起笔的有一百五六十人。每年春节前,从大年二十五开始,村里在农民书画社前就拉开桌子,书法爱好者们纷纷拿着笔墨前来小试身手,将写好的春联免费赠送给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
  练习书法的氛围浓厚了,挤走了大家沾染喝酒、赌博等恶习的时间,生气、吵架的现象也没了踪影,村风、民风大为改善。现在村里人才辈出,每年都能考出四五名大学生,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中有20多名是小坝口人。凭借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这个优势,村里还经常组织“农民书法家”到附近中小学开展“书法进课堂”活动,学生们写字的平均水平要明显优于其他学校学生。
  近年来,小坝口村主打传统文化品牌,在传统书法方面有继承有创新,展现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留存特色。现在小坝口农民书画社,吸收会员60余名,举办书画展15次,邀请知名书法家举办培训班6次,参加学员200多人,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得到保护和传承,翰墨书香在乡间浓浓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