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默克尔第四次胜选“喜忧参半”

2017-09-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刘明礼

■提要
  德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默克尔领导联盟党如期赢得大选,自己也将迎来第四任总理任期,有望追上前总理科尔连续执政16年的记录。
  但是,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得票率排名第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首次有极右翼政党进入联邦议院。社民党在主席舒尔茨认为,极右势力抬头的现象不仅“堪忧”,还构成德国社会的“转折点”。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初步计票结果25日凌晨出炉,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得33.0%的选票,保持联邦议院第一大党地位。
  据德新社报道,联邦选举计票机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联盟党本次得票率比上次大选减少8.5个百分点,为历史第二差战绩。
  至此,德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默克尔领导联盟党如期赢得大选,自己也将迎来第四任总理任期,有望追上前总理科尔连续执政16年的记录。近年来,在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盛行、主流政党备受冲击的形势下,默克尔的执政地位却“稳如泰山”,显示出她卓越的领导才能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也有理由对她下一届任期有所期待。进入第四任期的默克尔,预计会放开手脚,力求有所作为,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因此,此次胜选对默克尔而言可谓“喜忧参半”。
  首先是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德国近年优异的经济表现是默克尔连任的最大保障。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7月,德国的失业率只有3.7%,这几乎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充分就业”水平。同时,德国的贸易、财政状况,也都达到了两德统一以来的最好水平。面对这样的经济表现,默克尔的连任并无意外。但展望未来,我们似乎还不能乐观地认为,德国经济这种发展势头能够“理所应当地”保持下去。近年德国经济表现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总理施罗德执政期间的结构性改革措施,很多评论也都认为默克尔其实是在享受施罗德的“改革红利”,而在继续推进改革的问题上,实际做的并不多,德国企业也出现了“排放门”这样的丑闻,显示出未来德国在继续保持全球竞争力方面,也还有值得担忧的地方。同时,德国的人口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老龄化问题将愈加突出。从2017年起,德国的劳动力人口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将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经济活力。默克尔采取开放的难民政策,一个考虑就是希望能够顺势引入年轻劳动力,但难民问题太过复杂,不仅引发的安全和国内政治分歧超出预期,而且难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能把多少人吸收为劳动力还是未知数。
  其次是如何面对德国政局的新变化。联盟党虽然赢得大选,但议会席位比上届有所下滑,组阁面临较大难度。本届大选期间,社民党深刻思考了自己的未来,许多党员和支持者都对本党长期生存在联盟党的阴影下颇有怨言,思变的愿望强烈。今年初,欧洲议会前议长舒尔茨回归国内政坛出任社民党主席,曾一度提振了社民党的支持率,但这种“新人效应”并不持久,没有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也没能扭转大选劣势。在这种局面下,社民党已经不再与联盟党搞大联合政府,而是专心做反对党,以图将来东山再起。默克尔选择自民党、绿党作为执政伙伴虽然更加突出自己在政府的领导地位,但三党之间分歧也不少。而且,在默克尔选择有限的情况下,自民党、绿党可能趁机抬高要价,也将令默克尔头疼。同时,默克尔还不得不关注2013年才成立的“另类选择党”,这不仅是二战后德国首次有极右翼政党进入议会,而且得到了12.9%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三大党。移民难民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仍是民众的一大关切,“另类选择党”的一些极端和排外主张仍有市场,这将给德国政坛带来怎样的变化还不得而知,也是摆在默克尔面前的一个挑战。
  第三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给德国定位。虽然大选中国际问题不是重点话题,但确是默克尔未来任期难以回避的议题。战后几十年来,德国在国际事务中并没有扮演积极角色的强烈意愿。但近年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欧债危机爆发后,德国力主的紧缩政策在欧盟得到了普遍执行。在英国脱欧谈判中,默克尔“不许英国拣樱桃”的主张也基本代表了欧盟的立场。在特朗普上台大搞保护主义和“美国优先”后,西方媒体呼吁默克尔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在今年举行的G20汉堡峰会上,德国的协调作用也得到了各方认可。展望未来,德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一定程度“领导作用”,似乎不是想不想、而是如何做的问题。比如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任后提出了多项雄心勃勃的主张,比如成立欧元区财政部、发行欧元区债券,正等默克尔大选后“拍板”。在国际舞台上成为“领导”一直是德国谨慎的话题,但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得不把德国牵涉其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默克尔在新任期内发挥创造力。
  总之,此次大选为默克尔继续执政铺平道路,但未来要延续此前的辉煌政绩,也仍然有不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