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定位城市工业综合体,项目变政府主导为企业主导——

寒亭:首个PPP产业园如何实现共赢

2017-09-23 作者: 杨国胜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于志君 报道   嘉实科技孵化产业园进驻项目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杨国胜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崔德文 于志君

  9月12日下午,记者见到潍坊嘉实科技孵化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强时,他刚送走一拨前来参观的客人。“这段时间,来参观的人太多了,最近一个月就来了40多拨。有潍坊的,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李晓强说。
  这个引来众人关注的嘉实科技孵化产业园,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工业片区的核心位置,占地300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引进企业50余家,增加就业5000人,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
  “产业园定位是融合产业、商务、科研、金融、生活等于一体的城市工业综合体,是继工业园、工贸园、科技园之后的第四代产品。”寒亭区委书记李兰祥说,作为寒亭区首个PPP产业园项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变政府主导为企业主导,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行政干预。
  众所周知,传统工业园由政府投资,政府招商,政府运营。由于政府投资数额较大,急于回笼资金,往往盲目招商引资,引入的项目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部分企业打着投资的幌子,趁机购置厂房,待升值后转手卖出,造成园区大量优质资源闲置浪费。
  这一次,寒亭区没有重走老路。区政府旗下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象征性地出了2400万元注册资金,作为政府股东,与山东圣柏林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SPV(特殊功能公司)性质的潍坊嘉实科技孵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后者作为开发方,全权负责产业园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我们与政府签订了长达12.5年的合作协议,前两年半为开发期,后10年为运营、管理期。”李晓强说,公司前期从中国银行贷款3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项目总建设资金约需要7.2亿元,后续将引入基金或其他社会资本。
  据了解,政府与开发方约定:前5年,进园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将全部返还产业园;第6年至第10年,返还一半;10年之后,返还10%。
  “与社会资本长期合作,将短利摊为长利,进园企业的经营状况将直接关系开发方的收益。若进园企业经营不善,开发方甚至有血本无归的风险。这一风险,将开发方和进园企业紧紧捆绑在一起,倒逼开发方提高进园门槛。”寒亭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增明说。
  作为开发方,压力巨大,迫使他们把好两道关口。
  一是严把准入关。进园企业必须达到三个条件:税收一年不能低于300万元;必须无污染;属于国家倡导的新兴产业,技术领先。二是严把退出关。进园企业可以按市场价格购置厂房,也可按一定期限租赁厂房。凡购置厂房的,当企业因种种原因退出时,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动,园区或政府有权按原价回购。
  “这一模式,既能有效引进优质企业,又能从源头避免圈地炒作,可以实现政府、开发方和进园企业的多方共赢。”李兰祥说。
  嘉实科技孵化产业园一期7.6万平方米12座多层厂房,已于今年4月28日交付使用。龙晟光电、宏瑞智造、德道鑫新能源等9家低能耗、零污染企业已经进驻,已回笼资金1.2亿元。
  据了解,产业园对进园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首先,厂房可买可租,直接“拎包入住”,省去了土地手续、厂房建设、区域性环评等工作。而且,厂房分为标准厂房和定制厂房两种。其次,建立服务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收费的“双零”服务机制,所有进园企业的各项报批手续由专人全程代办。另外,针对进园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从企业进驻,到购置设备、原材料,再到生产、销售,园区提供全方位精准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