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都市扫描

胶州:标准化食堂让学生吃上“放心餐”

2017-09-13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刘伟 董淑舟

农村小学有了标准化食堂
  8月29日11:30,胶州市胶西镇大村小学放学铃声响起,五年级一班的杜佼汝收拾好书桌,跟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穿过20米的院落,来到位于教学楼南侧的餐厅。
  180平方米的餐厅窗明几净,每周食谱简洁明了。“以前没有餐厅,午饭只能在教室里吃。部分离家近的同学虽然中午可以回家,但好多父母白天外出打工,中午回去也就是凑合几口。”杜佼汝说。
  大村小学校长高玉贝说,以前学校没有餐厅,孩子们只能回家或者在教室吃饭,很不方便,“去年9月,学校建起了自己的餐厅,孩子们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从2014年开始,胶州市开始在全市推广青岛市标准化食堂,工作人员均经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健康证,食药部门定期前来检查,每天的饭菜都要留样待检,食品安全等级达到A级。全市中小学餐厅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铺集镇黔陬小学,食堂里的更衣间、消毒间和面食、蔬菜、鱼肉加工间一应俱全。校长安振强则像往常一样,在午饭前来到餐厅,询问卫生情况,检查饭菜质量。
  “在我们这儿,孩子是分批用餐,每两个年级一个时间段。”安振强介绍,通过建设标准化食堂,保证了孩子们既有良好的用餐环境,又能吃上放心饭、营养餐。
  对于学生统一就餐的好处,安振强说,同学们一起就餐,可以相互督促养成良好的习惯,饭菜保证了营养均衡,饭后专人管理、统一午休,在保证孩子们精力充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自律性。
家长定期督察
  在食堂管理上,胶州市中小学还特别注重家校互动,除了定期组织家委会成员进食堂之外,还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
  每个学期,黔陬小学王艺容的家长王聪明,都会应邀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委会成员进食堂”活动,在这里他和其他家委会成员就变成了“督察员”的身份,一起督察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食材新鲜度、操作规范度等。
  “娃儿在学校吃午饭,俺很放心,孩子也开心。”王聪明说,“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饭菜,对饭菜的品种、质量、口味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汇总后都会进行相应的整改,食堂的饭菜也越做越好。”
  目前,胶州市各中小学纷纷成立了由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每周具体制订出下一周食谱,根据就餐人数确定各种食材的采购量,并监督落实情况,在膳食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下,胶州市学校食堂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既保证了学生的饮食安全,也提高了学校工作的社会满意度。
把好食材源头
  2014年以来,胶州市共计新建、重建中小学食堂27处,改扩建食堂50处,各级政府及学校累计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学校食堂设备配备、功能间设置、操作流程、规章制度、从业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质的提升。
  今年以来,胶州市还进一步加强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键节点的管控,构建起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采购平台,制订了学校食堂大宗物品采购的具体品种及企业的准入标准,通过公开招标或政府采购方式选定若干家有资质的企业、供应商或相关机构,确定为采购平台的成员,从源头上严把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进货关,实现了食堂管理(质量、数量、价格)的规范化,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以前,各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都是独立的,没有统一要求,难以管控进货源头关口。规模小、范围广、渠道杂、资质缺这些特点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胶州市教体局后勤管理中心负责人刘宗璋说,食堂大宗物品统一采购从源头上把好食堂食材进货关,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质优价廉的食品。
  “孩子们每天5元钱左右,就可以享受一顿高标准的午餐。”高玉贝说,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还会减免午餐费用。所有菜品都是由中标单位统一配送,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和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