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题

矗立在文学高原上的一座高峰

——追忆著名诗人、作家苗得雨同志

2017-09-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苗得雨与“沂蒙红嫂”王换于在一起亲切交谈
  △1980年10月在沂蒙山地区采访
  △2007年4月在沂蒙山地区采风
  △2016年5月出院间隙在家中写作
  编者按
  2017年7月12日,著名诗人、作家、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苗得雨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5岁。9月1日,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在山东省文化艺术大厦举办“苗得雨文艺创作座谈会”,以追思和缅怀苗得雨同志的革命情怀和文艺成就。现将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同志在会上的发言刊发,以飨读者。
  □于钦彦
  
  心为纸,情为墨,把生命抒写成不朽的诗歌。
  一位走过85载风雨春秋的老人,却用了70多年的时光倾心创作,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我相信,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注定成为一个人生的传奇。
  这位令我们肃然起敬的老文艺家、老前辈,正是我省著名诗人、作家、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苗得雨同志。
  苗得雨同志是一位从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成长起来的少年诗人,是我省乃至我国诗坛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诗人和作家。70多年来,他创作了400多万字的文章,2000多首诗歌。结集出版有《苗得雨60年诗选》(上、下卷)、《苗得雨散文集》(一、二、三、四集)、《旱苗得雨》、《庄家歌》、《山东歌谣》、《沂蒙春》、《闪亮的心愿》以及《文谈诗话》、《赏诗谈艺》等50余部专著。作品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卷》、《解放区文学系·诗歌卷》、《中国四十年代诗选》等选编著作和教材。诗歌与散文作品30余次荣获省级及国家级文艺大奖。
  辽阔博大、文脉兴盛的沂蒙山养育起来的苗得雨同志,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坚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形成的民族大众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他的诗歌及散文以本色与真情见长,具有明朗和率直的特点,展现出朴素的自然美和清新气,带有泥土的芬芳,闪耀着璞玉的光泽;他的诗歌及散文没有矫情和张扬,乍一看明白如话,清澈如水,骨子里却透着深沉,充满了辩证的意味,闪烁着哲学的睿智和光辉;他的文风虽多有变化,但文字语言的通俗性、曲艺味、形象化、生活感却始终未变。苗得
雨的文学作品承载着历史的重托,留下了时代的烙印,肩负着厚重的责任意识,散发着深重的人文情怀,诠释着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
解放区有个“孩子诗人”
  苗得雨同志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苗家庄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幼时只读过私塾,酷爱学习,勤于思考,少年时代就开始对诗歌创作产生兴趣,这时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战争年代。所以他从小就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革命队伍中的少年战士。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我们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高扬民族解放的旗帜,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包括大批满怀理想和激情的作家、诗人、演员等文艺家冲破重重阻拦,从祖国四面八方奔向延安。作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受沂蒙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的熏陶,年龄幼小的苗得雨也可以说受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影响,逐步走上了革命文学创作道路。
  苗得雨12岁时,正值抗战艰苦卓绝的最后阶段,他在沂南县苗家庄村当儿童团团长,主编黑板报,创作了不少优秀诗歌作品。他的成名作《旱苗得雨》即为当时的代表作,直到今天很多五六十岁的人都还记得《旱苗得雨》中的诗句:“今年二月晴了天,/炮声一响人心恣。/八路军解放了俺家乡,/全家烧香又烧纸。/苗得雨,心欢喜,/旱苗得雨旺嗤嗤。/有朝一日苗长成,/棵棵庄稼黄金米,/军粮送到前方去,/慰劳辛苦的好同志。”这首诗歌写得自由、流畅、传神、有味,既生动写出了一个孩子的真实心态,又形象写出了他对现实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的满怀希望。这首诗歌,后来被纳入1995年《文艺报》公布的全国《抗战文学名作百篇》。
  14岁时,苗得雨当上了沂南县东平区通讯站副站长,在撰写通讯稿之余,利用空闲时间勤奋学习,努力磨炼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他投稿采用编办黑板报的手法,外观形式非常漂亮,内容含义十分深刻。最早关注其诗歌创作的是《鲁中大众》的社长兼总编辑、后来成为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宫达非,他对苗得雨的诗歌创作才华颇为欣赏,并经常在报纸上推出他的诗作。1946年,苗得雨是一个“孩子诗人”的美名,就在沂蒙解放区传播开来。
  苗得雨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文化活动,办墙报、办剧团、给报社当通讯员写稿……他还从自己热衷阅读的《国文》、《国语》中,细心感受揣摩“五四”以来的新体诗和具有古风味的格律诗,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和工作斗争经验的积累,使得他的诗歌创作水平逐步提升。与同龄人相比,苗得雨当时在写作方面展示了明显的才华和优势,这为他以后能在诗歌领域及其他文学领域的创作取得卓越成就,无疑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6月,苗得雨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这个火热的大熔炉里锤炼成长。由于他不断推出优秀的诗歌作品,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赞赏。1949年7月,他被调到《鲁中南报》、山东《农村大众》报担任通联、编辑、记者等职,对于自幼酷爱文学创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来说,新的工作岗位为他的创作生涯展开了崭新的一页。
老百姓的“好朋友”
  如果说抗战时期是苗得雨同志诗歌创作的发端期,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20年间,可算是他诗歌创作的积聚成长期。
  1951年5月,在文学创作领域尤其是诗歌创作领域屡获赞誉的苗得雨被正式调入山东省文联工作,历任山东省文联编创员,华东文联创作员,山东省文联《前哨》、《山东文学》副主编,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等职。
  对苗得雨来说,不管是从农村走进城市,还是从报社走进机关,他始终没有忘记沂蒙山,始终没有忘记沂蒙山区的老百姓,因为他是沂蒙山的儿子,对沂蒙山情有独钟。沂蒙山的老百姓很多人认识苗得雨,一提起苗得雨,大家都伸出大拇指:“老苗是俺们农民的好朋友!”用苗得雨自己的话说,“横着跑了竖着跑,采用‘梳篦战术’”,他跑遍了沂蒙山区的每一个村庄,包括那些当地作家都没到过的地方。为了寻访当年掩护战士的红嫂,他先后跑了5个村庄,最终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成了《沂蒙山妈妈的诉说》、《巍巍孟良崮》等文章,他在文中深情地写道:“几个中年媳妇专门当向导。她们从没走过远路,这些日子走的路,比得上几十年走的路,他们虽说是向导,其实许多地方也是边走边问。”苗得雨感慨地说:“巍巍沂蒙山,军民鱼水情,淳朴善良的‘沂蒙红嫂’用大爱谱写的一曲曲血乳交融的时代颂歌,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苗得雨几十年来在沂蒙山摸爬滚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最喜欢倾听群众的心里话,最爱与老百姓交朋友。一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群众中,他就会心潮澎湃,诗兴大发:“你去开荒我来种田,/你播种子我去种棉,/封山造林砌石穿井,/打水浇地不靠天。/鸟语花香好风光,/变工小组大生产,/你呀帮我我帮你,/大家小户忙得欢。”这首《生产曲——二月里来好风光调》画面感极强,就是他看到沂蒙山农民群众热火朝天、喜气洋洋建设家园的繁忙景象后即兴创作的。
  苗得雨曾说:“都说我的诗歌‘土得掉渣’,我这种土其实是‘土得纯粹’,‘土得有味道’!”在描写沂蒙山的作品中,苗得雨创作了《家乡歌》、《沂蒙春》、《醉人的泥土气息》等一系列诗歌,他把目光聚焦于家乡的山水风光,优良传统,百写不厌,广留诗篇。
  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而又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火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苗得雨曾在《青春辞》这首诗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啊!/生得最美丽,/因为是英雄的儿女;/我们这一代啊,/生得最结实,/因为吮吸的是党的乳汁。/我们这一代啊!/担子也最重,/因为是革命的后继。”毋庸置疑,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字里行间都充盈着对伟大的党、对新中国真挚的赞美之情,流露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时期,1962年国民经济一度好转之时,苗得雨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轻松活泼、脍炙人口的诗歌《柳哨》:“柳哨,拧自柳条,/是孩子的巧手制造。/它是朴实的艺术,/是真挚性格的光彩闪耀。/生活中,有悲壮,也有美妙;/有号角,也有柳哨。/孩子们不懂乐理,/柳哨没有一定曲调,/但它的声音自由、活泼,/只有春天才能听到。/吱唔唔,吹柳哨,/把小燕儿吹来了,/把田野吹绿了,/把春意吹浓了。把童年的记忆吹醒了,/苦的记忆,甜的记忆,/都与春天一起醒来了……”
  这首诗歌写得节奏明快又饱含深情,一句“都与春天一起醒来了”既包含了当时形势的好转,也包含了生活的可喜变化,既描写了自然生态、生活场景,也刻画了人们情绪和心理上的崭新风貌,意蕴深厚,实为文学佳作。
全国闻名的“抗战作家”
  历史的车轮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涤荡神州,苗得雨同志喜逢盛世,心潮激荡,以他的独特视角创作出了诗歌《燕》:“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小燕儿,/衔着春光飞来。”诗文短短四句话,却充分描写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那种拿捏不准、左观右看、驻足等待的心态,给了人们一次温暖的规劝和提醒。这首佳作成为他新时期的代表作,被收入《中学生课外读本》、《中国当代文学教材读本》和《中外名诗三百首》等书籍。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后苗得雨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不仅数量上非常可观,而且创作视野、题材和艺术水平大大提升。这一时期的作品有讴歌也有鞭挞,有抒情也有议论,最引人注目的是添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批判,充满了辩证的哲理,读后耐人寻味、感触良多。
  如他在《以往,不全是丢失》这首诗里就曾这样反思:“不要老是惋惜、懊恼,/不要总把往日絮叨,/那些遭难与吃亏的岁月,/不光向我们提供一种思考。……世上凡甜都自苦中来,/天下没有悲痛,/便没有欢笑……”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为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贡献的15位著名诗人授予“抗战功勋诗家”的荣誉称号,已故著名诗人艾青、臧克家名列其中。作为山东人的骄傲,苗得雨同志亦获此殊荣。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荣誉头衔!
  为迎接和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苗得雨铆足劲头,呕心沥血,持续奋战,集中创作了《抗战歌声的回响》、《通向孟良崮的李桂芳“人桥”》、《战时的国语课本》、《我的抗战》、《沂蒙山妈妈的述说》等多部优秀作品。其中,《欢送哥哥上战场》是抗战名作之一,描写的是送亲人参军的热闹场面:“小包袱,背身上/哥哥起身往前方/你在前方莫愁家/家里的活儿俺担当/等到胜利回家时/咱再欢乐闹场。”许多这样情真意切的诗歌给人留下深刻的历史记忆。
  2015年,苗得雨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抗战作家”。这又是一个国家级的荣誉头衔,是对苗得雨文学创作的高度评价和褒奖!
  当时,对苗得雨同志获得全国“抗战作家”荣誉称号,许多媒体给予高度关注,有的媒体评论称:“读苗得雨先生的诗文,都会时不时地、有意无意地浸洇出一种民族性、时代性、现实性、历史性、传奇性和预见性,让人读着不是热血沸腾,就是浸透灵窍,给人一种彻悟之感。”创立我国诗歌研究体系的著名诗论家周良沛也曾高度评价:“我相信郭沫若的《女神》绝不能顶垮刘大白的《卖布谣》;艾青的创作成就再大,也不可能取代苗得雨。”这不得不说是对苗得雨先生一生创作、硕果累累、屡获殊荣的至高赞誉。
沂蒙精神的忠诚歌者
  苗得雨同志是沂蒙山的优秀儿子,始终热恋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故乡沂蒙山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讴歌沂蒙山、赞美沂蒙精神的大量诗歌,可以说许多都是精品力作。比如,在《沂蒙山颂》里热情地赞美沂蒙山精神:“人们说它矿藏多,/它最多的矿藏是铁与钢;/人们说它出产多,/它最多的出产是坚硬和刚强。/它是朴实人的母亲,/它的子女心地透亮;/它和宝塔山相连,/它是可爱的革命山乡;/对敌人,它和许多高山一起站立,/是不屈的碑碣,是真正的泰山,/它标志着——/人民是真正的铁壁铜墙!”这些优美雄浑的诗句深切表达了苗得雨对沂蒙山这片红色热土的无限热爱和崇拜之情。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人民与党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最生动写照。这响彻在蒙山沂水、飘向神州大地的钢铁誓言,让无数中华儿女在重温那段近百万民工踊跃支前的光辉历史时不禁潸然泪下。苗得雨曾在1963年10月创作的诗歌《铁肩》中写道:“胶轮车,停在山前,/山路,竖在云端。/登山似登天,/肩头,换上飞舞的扁担。/……当年,这铁肩,/担的是复仇的子弹。/运送着杀敌的力量,/肩负着必胜的信念。/……今天,战天斗地肩更硬,/肩头上,有烈火,有清泉,/肩头上,大路长,/肩头上,红花艳。”这震撼人心、荡气回肠的诗句,见证了老百姓对共产党军队的拥护,见证了民心所向和胜利希望,传递着对沂蒙山这片英雄的土地、对沂蒙山人民群众、对伟大的沂蒙精神发自内心的崇敬、赞美之意。
  苗得雨是诗坛里的一位辛勤耕耘者,是文学漫漫征程中不懈的跋涉者,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才华横溢,触类旁通。70多年来,苗得雨同志足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及世界多地,所到之处皆留诗篇,他曾在德国、奥地利访问一个月零6天,竟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内,就写出了百余首诗歌和十几万字的散文。他不仅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极高成就,退休之后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其中涉及音乐、戏剧、美术甚至经济等领域,题材非常广泛,同样收获了很多忠实的读者。苗得雨后期的作品更加成熟,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随笔,都更加老辣,自成一格,各领风骚。可以说,苗得雨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的楷模,80多岁高龄依然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文思泉涌,真可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家国天下事,万言诗文中。作为一位从战争年代农村苦孩子成长起来的著名诗人、作家,苗得雨同志始终对党和人民充满了无限爱戴,他用一颗赤子之心真情地眷恋着家乡,赤诚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文艺工作第一线,紧密地贴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火热生活,热情地拥抱变化万千的沂蒙山区和齐鲁大地,深入地扎根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创作和推出了这么多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佳作,这不就是践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提出的坚持“二为”方向结出的硕果?这不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文艺家向老一代文艺家学习的楷模?是的,苗得雨的文艺人生,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和回答。
  伟大的沂蒙精神,是沂蒙山地区及齐鲁大地广大军民创造的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爱党爱国、拥军爱民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她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苗得雨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亲身见证、经历和参与了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所以,他的作品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反映和生动写照,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为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注入了生动多彩的内涵,为山东乃至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苗得雨同志是沂蒙精神的忠实歌者,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诗人、作家,是一位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文艺大家,是我国文学高原上的一座令人崇敬的高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光荣传统,像苗得雨同志那样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扎根生活,创新创造,努力创作生产更多反映时代精神、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佳作,为推进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加快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孟良崮战役胜利歌
——苗得雨为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而作

  沂蒙山,英雄的山,
  七十二崮美名传,
  解放大军身手显,
  孟良崮上歼敌顽。
  孟良崮,好地点,
  最佳地点敌人选,
  全面进攻变重点,
  重点看好沂蒙山。
  美械装备几十万,
  一条长蛇横着窜,
  七十四师在中间,
  抻不开也扯不断。
  ……
  一场激战打得欢,
  老蒋气焰变云烟,
  王牌都能砸个烂,
  还能谁能保我险?
  毛主席说我也没想,
  好个中间对中间,
  孟良崮战役震天下,
  天下都知沂蒙山。
  当年全民齐参战,
  沂蒙支前人百万,
  英雄精神心中的歌,
  唱来今天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