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游·资讯

◆研学旅行不得开展营利创收◆每学年集体旅行不少于2次

研学旅行让学生“第二课堂”更多彩

2017-08-21 作者: 刘兵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兵

  日前,省教育厅、省旅游发展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聚焦建立研学旅行发展体系,推动我省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研学旅行。
  为让学生走出校园认知社会、接触自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方案》确定,将坚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的原则,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一系列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打造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多方共担研学旅行经费
  以往,研学旅行大部分由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旅行社报团参加,缺乏统一性、安全性。本次出台的《方案》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的组织机制、经费机制和安全机制,这为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据了解,我省将探索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全省成立由教育厅牵头,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林业、旅游、食品药品监管、保监、共青团和济南铁路局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对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办事机构设在省教育厅。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方案》明确,对于中小学研学旅行通过公路、水路、铁路出行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并鼓励保险企业开发针对研学旅行的个性化服务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政策。而且,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此外,针对出行安全,《方案》提出,学校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同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教育,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指导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相关部门落实用车单位管理主体责任,强化研学旅行用车交通安全管理,杜绝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和驾驶人接送研学旅行学生。
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发达国家已将研学旅游纳入学校教育必修课程。数据显示,在日本,2008年实施研学旅行的比率,高中达到了94.1%、初中达到了97.0%、小学达到了93.6%。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初、高中学生的修学旅行开始涉足美国夏威夷、意大利、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与之对比,国内的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情况不容乐观,这与未建立完善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有关。
  “设计开发富有山东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指导各地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明确,将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此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和帮助中小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科学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内容。
  在开展研学旅行的时间安排上,文件要求,学校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要不少于2次,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
非旅游景点也能成为研学旅行基地
  今年初,“三孔”景区成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20个“中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之一,曲阜也成为首批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由此,有不少人认为,研学旅行目的地应当是旅游城市或旅游景点。其实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他们将研学旅行看成了简单的旅游。
  为此,《方案》提出,符合研学旅行育人目标和域情、校情、生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都可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据了解,我省将依托好客山东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各类资源,建设一批知识科普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自然观赏型、文化康乐型研学旅行基地。针对参差不齐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建设现状,还将开展研学旅行先行示范区和研学旅行基地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
  据了解,目前“再现稷下学宫”已经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办大学堂,如模拟展示馆落成,很有可能成为淄博乃至全省的研学旅行核心吸引物。还有建设中的孔子博物馆、保护利用齐长城计划,也为丰富研学旅行内涵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