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一体化解决热点问题

东昌府区:擦亮优质均衡教育品牌

2017-08-16 作者: 王兆锋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孟昭福 王金涛

  作为聊城市主城区,东昌府区教育发展改革任务非常繁重。东昌府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工程、全面改薄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的实施,使该区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办好头号民心工程
  通过强化学校管理,深化名校带动、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发挥名师作用,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同时,强化德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实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东昌府区先后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优质均衡的教育品牌影响日益扩大。  8月12日,记者在红旗小学改建项目施工现场看到,钢框架结构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红旗小学校长陈宗裕介绍:“项目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项目竣工后,教学面积新增2000平方米。大班额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拆占地8亩的学校家属院时,政府出面,没让学校作难。”
  由于历史原因,城区学校班额大,成为社会各界群众关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东昌府区决定实施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三年大会战,将其作为头号民生工程。
  5月10日,全区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建设项目全面推进会召开,区长刘培国表示:“实施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三年大会战,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区的头号民心工程,建设规模之大、资金投入之多、社会影响之广前所未有。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识再提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坚决按时完成学校建设任务。”
  据了解,本次项目共涉及中小学16处,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处,特殊教育中心学校1处,区属实验幼儿园3处,共21处学校幼儿园。新增用地607亩,教学班500多个,建筑总面积40.4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超过20亿元,所有建设项目将在今年8月31日前完成。
  学校改扩建,拆迁是一大难。“大会战”项目创新模式,实行政府“交钥匙”工程,区教育局作为政府购买主体,聊城东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承接和工作推进主体,有关部门和镇街(园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科学摆布、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坚决达到区委、区政府“三年建设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
  当前,兴华路小学、王卷帽小学等16个建设项目主体正在施工;民主小学、聊城四中等2个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规划;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已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正与招标资本方进行合同谈判阶段;工业学校改建为小学项目待工业学校搬出后实施;花园路小学、育红小学、奥森小学、聊城七中等4个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后期装饰。
3万多名农村娃家门口上好学
  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师资,下不去、留不住和教不好是三大核心问题。
  对农村学校,东昌府区采取“科学布局、适度整合”的原则,确保了每个镇办事处保留1处初中,1-2处中心小学,4-6处完全小学。对离学校距离偏远的村,尽量保留了教学点,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
  名校带动是东昌府区为缓解城区小学大班额、让农村学校留住学生,让农民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城区名校的优质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东昌府区深入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对城区新建学校全部作为城区名校的分校,新建学校因和名校处于同一办学水平,迅速得到社会认可。
  该区开展了城区名校兼并农村薄弱学校的试点,把侯营镇田庄小学整体并入聊城二中附属文苑小学,把岳庄小学整体并入实验小学,聊城九中整体并入聊城市实验中学。兼并完成后,被兼并学校的人、财、物由名校统一管理,使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迅速和名校拉平,让全区3万多名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接受城区名校的优质教育。
  侯营镇田庄小学,在并入文苑小学前,只剩下19名学生、6名教师。文苑小学兼并田庄小学后,投入11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升级改造,选派骨干教师到田庄小学任教。田庄在城里上学的孩子出现回流,学校学生很快达到100多名。
  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算了几笔账:从经济账看,一个农村的孩子在城里读书,租房费用等,每年至少1万元。该村有适龄儿童200人,每年就是200万元;这些孩子都回村读书,每年节省200万元。从亲情账看,孩子在父母身边,能更健康成长,也能促进家庭和谐。
  为进一步激发农村教师队伍的活力,东昌府区在教师招考、教师培训、职称评聘、评优评模等工作向农村教师倾斜,出台了东昌府区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办法,首批参与城乡学校“一对一”交流的154名教师为期一年的交流已经结束,出台了选调部分农村教师进城任教的实施办法,拓展了农村教师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区现有省级教学能手30人、市级教学能手343人、齐鲁名校长1人、齐鲁名师2人、水城名师14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成长较快,已经有30多人成长为省、市级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