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恪守“三性”回归本色

2017-08-16 作者: 宁晓明 来源: 大众日报
  □宁晓明

  自觉抵制围绕权力产生的诱惑,必须恪守党性、理性和德性。
  今天,追求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无可厚非,然而,倘若“三观”扭曲、变形,负面、非分欲望就一定会撞击人性伦理,“馅饼”砸出“陷阱”也会成为必然。当今社会,围绕权力的诱惑太多,“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这些诱惑,重在恪守党、理、德“三性”,以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恪守党性,与时代同心同向。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价值追求、时代责任,在于带领群众筑梦、追梦、圆梦,共享改革成果和“红利”,“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现实中,挥挥手、背背手、甩甩手干部虽属少数或个别,但却折射出一些人“主仆关系”本末倒置,“鸵鸟”思维、“路人”心理较为严重。对于这些错误思想,我们要在“三较”上下功夫:较量“老好人”,把党性原则作为做人“脊梁骨”、处世“定盘星”、为官“基准点”,不“打酱油”、不躲猫猫,真枪实弹、见筋见骨叫板,压缩、铲除老好人生存空间,用担当实干引领时代潮流;较劲“守摊人”,时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剪除守摊人搭“船”、乘“车”习性,带领党员干部闯前人“禁区”、工作“盲区”、问题“灾区”,成为基层“服务员”、企业“护卫舰”、群众“贴心人”;较真“稻草人”,走出换挡焦虑、改革疲劳的“不在状态”,把职与责无罅对接、无隙链接、无缝“绑定”,在问题面前不当“聋子”、不装“瞎子”、不做“拐子”,牵住“牛鼻子”、细耕“责任田”,做能落实、善落实的“大国工匠”。
  恪守理性,与百姓同磁共频。新时期领导干部须炼就见人所未见、察人所未察的理性思维,在复杂局势中把握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间的差异,接续发力、久久为功,不给后任留下补不完的“烂尾”“败笔”决策。要把好大势与大局,不管身处何地、位居何职,都把“全视角”“弹钢琴”作为重要方法和工作标准,对表“北京时间”、张挂“时局地图”,校坐标、正方位,实现全局与一域的双赢。要把好规律与规划,改革不是“N次方文件”,而是脑装大目标、心铺大路数,用创新理论“拨云见日”“妙手回春”,让决策上架“天线”、下接“地气”,为治有体、施治有序,杜绝“一个师公一道法”,收获“纲目举张”效果。要把好民情与民生,用双脚丈量责任,住农户、访农友、问农事,记下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和堵点,把自己标注在民生地图的正中央,精心治理地图的每一个角落,用一日三餐就是“添双筷子”的亲力亲为拉近群众情感。把好一子与一棋,“微民生”大文章,切口虽小但产生互动共鸣,把微视角作为执政“反光镜”“试金石”,一笔一笔描绘发展蓝图。
  恪守德性,与新风同伴相随。老子曰“见欲而止为德”,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现实的“官帽”有限,个人仕途有“尽头”,如总不知足,就会沉湎于当官路线的设计,就会为每一次的进退去留而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甚至因不如意、不如愿而无法释怀、失落失衡。须把官德培育与心理矫正结合,实现从“道德应然”向“道德实然”的转进。习近平总书记“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精准把握正风反腐的逻辑起点和时空概念,由“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每个党员干部都须不断淬炼。应清醒认识玩弄、凌驾、游离规则总有“兜不住”的时候,懂得“害怕”,知道底线在哪里、边界是什么,明白出界等于出局、越线等于越轨,砍去“小道上山”风险,把好权力“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人定闹钟是信不过自己,怕脑子欲醒却抵不住身体贪睡,需要外力唤醒,《准则》《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是外力,当把制度“捆身索”摆在案头常“敲钟”,带头参加党内生活,接受组织“三昧真火”磨砺,在“辣味”中强“党味”,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扶正育强“政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