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从“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

2017-08-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马继敦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但是另一方面却是无法阻止的乡村衰败。乡村衰败的原因是什么,新农村建设应该走什么道路?近日,读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写的《信仰人民》一书,犹如在迷雾中看到了一道通向光明的曙光。潘维在《信仰人民》一书中就农村发展进行了专章论述,就如何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给予了诸多启示和教益。
  截至2016年末,我国乡村常住人口达5.89亿。尽管农业技术在飞速进步,耕地总量却是固定的。近6亿乡村常住人口只拥有18亿亩耕地,人均只有3亩耕地。农民人均3亩地,每年在地里从事三四个月的简单劳动,八九个月失业在家赋闲,造成了农民的贫穷。3亩土地是每个农民安身立命的保障,但不是农民致富的手段,在市场和资本力量的冲击下,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非常脆弱,养小送老日渐艰难。
  建设新农村首要要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我们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发展的规律。潘维对我国农村贫困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和系统总结,提出了五点原因:一是制造的产品取代种养的产品成为了人类财富的主要源泉;二是我国农民太多,人均耕地面积太少,一半农产品不能进入市场,而是供农民自己消费,农业不能成为产业,甚至倒退回自然经济;三是我国农民自由独立,不善合作,难以组织起来闯入非农领域,甚至无力组织起社区劳动来改善自身的社区生活环境,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四是不合作的家庭小农正在被国内和国际的规模农业市场无情地挤压和淘汰,小规模的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变动不居的成本和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五是破败的农村在精神和文化上趋向衰弱,更难组织起来从事改善生活的劳动,许多农村人在精神和文化上消极,甚至堕落到求助传统迷信。
  找到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建设新农村的途径也就清楚了,潘维给出的答案就是减少农民,长远目标是把农村人口降低到总人口的10%以下,降低到1亿人以下。如此,我国将逐渐呈现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一个古老的“乡村中国”,将会变成一个年轻的“城市中国”。
  书中提出,国家四处散财的“转移支付”难以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也解决不了社区衰落破败问题。建设新农村需要认识市场时代农村社会和经济的运行规律,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是政府,只能是我国农村人民,是农民的“自助”。帮助农村人组织起来,找到非农业的生存方式,促进“城市中国”尽快诞生。这个方向是农村发展规律决定的。潘维指出,国家不是散财童子式的慈善家,而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农民才是主体,是主力军。劳动创造财富,新农村建设的资源投入主要不是国家财政,而是农民的劳动。
  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就出现了“土地流转”的问题,土地流转给资本还是村集体,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按照潘维的思路,应该按照《宪法》和《土地法》的规定流转给村集体,分配给留在乡村的越来越少的劳动者,把耕地适度集中到种田能手那里,让他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耕地。
  潘维认为,恢复农村集体的功能,把农村抛荒的耕地和空置的宅基地“流转集中”到现有的农村集体手里,使农村社区集体成为对接城市援助的桥梁,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依托,逐步解决土地抛荒问题,解决乡村垃圾问题,恢复乡村道德风貌。
  要通过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将古老的“乡村中国”变成一个年轻的“城市中国”。
  《信仰人民》
  潘维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