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体育娱乐

向科技要潜力向远洋要资源向业态创新要未来

蓝色创新激活威海经济新动能

2017-07-21 作者: 任松高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任松高 彭辉 
    本报通讯员 王治国 张军

  海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35%,威海是全国海洋对经济贡献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随着近海渔业资源日渐减少,海洋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整合不足、海洋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日益显现。
  海洋经济新动能来自何处?在全省“走在前列”的铿锵步伐中,“敢为天下先”的威海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全省站位,确立了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发展思路,向科技要潜力、向远洋要资源、向业态创新要未来。
  上个月,威海成功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将为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蓝色创新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把海产品吃深吃透
  4月份,荣成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袁隆平院士签订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的协议。鸿德科技凭借国际领先的海洋生物高纯度氨基酸提取技术,成为“国家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千公斤攻关”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以此赢得了袁隆平院士的青睐。
  海产品不再仅仅是人们餐桌上的食材,还将成为农作物的最佳“营养品”,这神奇的变化来自科技的力量。
  威海市着力将海洋渔业这一传统产业升级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海上粮仓”工程,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生态、高效、品牌渔业为方向,全面改变捕捞、养殖、生产加工领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推动旧动能转型升级。
  捕捞业完成了由小船变大船,从近海向远洋的转型。现已在斐济劳托卡、加纳阿克拉、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等地建立了综合性渔业远洋基地,为渔船提供综合性服务。并依托荣成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集远洋渔货回运、进出口渔货贸易集散、精深加工、渔船修造、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远洋渔业现代化专业基地。
  曾经“腌晒冻煮”是威海海产品加工的代名词,产量大、效益低。面对窘境,威海政府、企业、院校三方合力,先后建立起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涉海研发平台119个,省级以上涉海孵化器37家,其中国家级6家,成为渔业转型升级的坚强后盾。
  深耕细作,威海海产品换了“吃法”,从只吃肉,向吃整只、吃细胞转变,海洋生物产业风生水起。迪沙药业、好当家、百合生物、达因药业等企业研发的胶原蛋白、深海鱼油、海参多肽等海洋保健品及海洋生物药品,进入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威高骨科利用海洋贝类和海洋多糖研发生产人工骨,打破了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的国际垄断。
海洋装备敢向世界先进“叫板”
  长期以来,威海造船企业“小松散”,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乏力。为突破瓶颈,威海市与省科技厅、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方出资共建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现已跟国内外30个研发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正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造船企业的“公共智库”。该院的水下湿法焊接切割技术在珠港澳大桥和山东核电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海洋装备制造业地位不可替代,潜力巨大。威海瞄准产学研合作,共建共享科技平台,广纳四方英才。
  目前,威海创建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80个,其中国家级10个。建立院士工作站2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处,与40多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全国唯一的浅海综合试验场也落户威海。
  聚焦人才储备,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已建成招生。同时配套建立海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完善海洋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
  眼下,威海正在探索建立以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和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国家级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为主体,打通体制渠道障碍,创建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全方位服务蓝色创新产业发展。
  平台广、人才强、制度优,使威海海洋装备企业释放出强劲的创新活力。海洋资源勘探及环境监测、特种船舶制造及配套、海洋新能源装备、海洋休闲装备、海洋高端船舶等多个重点产业均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不少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双轮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水淡化泵,所有指标均超过了国外产品,使得海水淡化关键设备摆脱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威海中远科技开发的压载水管理系统,其处理速度、安全系数等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已成功打入德国、日本、希腊等国外市场;光威复材的海上风电碳梁产品击败日本东丽公司,成为世界风电巨头——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的供应商。
从“只卖风景”到全域旅游
  威海过去的滨海旅游业重点是“卖风景”,以观光游为主,游客深度参与的亲海项目少之又少。
  近年来,威海以全域旅游战略为引领,大力发展以滨海民宿、海洋平台为主打的体验式深度游,初步构建起集海上生产、休闲垂钓、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住宿餐饮等于一体的发展格局。
  在海上平台休闲垂钓、乘着游艇观光采摘、在体验馆和展示厅里了解体验耕海牧渔的情景、通过智慧监控室观察海底世界的动态变化……在寻山集团海洋牧场,这种立体式、体验式、互动式亲海休闲游,吸引游客络绎而来。
  威海坚持全产业链培育,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科普等深度融合,将优势企业和项目有机串联。已建成海洋牧场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出台鼓励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资金奖励办法,扶持社会力量创建4处“中国十大海钓基地”、17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休闲渔业产值连续三年增长超过20%,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渔业之都”。
  威海将优质的滨海资源与体育赛事有机结合,激发互促共赢的“乘法效应”。连续9年举办铁人三项赛、连续8年举办中韩帆船拉力赛,常年举办钓鱼文化周、国际路亚邀请赛、全国海钓锦标赛等大型钓鱼赛事活动,并引领各区市形成了山地自行车、国际马拉松、沙滩排球等多项特色赛事,体育竞赛成为威海拥抱世界的蓝色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