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党史专家详细解答——

为何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

2017-07-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新华社发   7月6日,观众在南京观看《坚壁清野》(左)等反映抗战历史的珍贵油画作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这片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近日为记者进行了详细解答。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树林表示,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坚决抗战的政治核心。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在处理国共关系问题上,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实际上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坚强政治核心。”王树林说。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抗日战争正确方略的制定者和引领者。人民战争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实施,将全国军民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武装起来。
  中国共产党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领导敌后战场广泛地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从而陷日本侵略者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并在持久战中逐步实现战争力量的强弱转化,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策应,是中国抗战的特点。王树林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58%至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揭开局部反攻序幕,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
  王树林表示,中国共产党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一整套抗日民主的方针政策,开展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建设,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坚强阵地和全国抗战的重要堡垒,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基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王树林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战中伤亡60余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伤亡巨大。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深刻内涵。
  他表示,历史证明,抗日战争赢得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关键。


相关新闻
我国专家发现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新罪证
  在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前夕,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美日俄四国保存的七三一档案调查研究及综合利用”课题组,6日向新华社记者独家披露了最新发现的24份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总务部兵要地志班的调查报告。
  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彦君说,这24份调查报告是从日本民间和防卫省图书馆收集而来,档案封面标识有档案形成的时间,以及“石井部队”“石井部队兵要地志班”字样。
  石井四郎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创办者,首任部队长。“七三一部队”曾以石井部队的名义进行细菌研究。
  报告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七三一部队在伪满洲国境内的调查报告。这部分报告以扩大细菌研究基地、考察细菌培养基、细菌传染媒介和细菌攻击方法为主要内容,并对伪满洲国境内的湿地、地质、山川和水源地开展了全面系统调查,拍摄了照片并绘制了图纸,其目的是进行细菌战准备,以及为日本本土武装移民我国东北提供参考。
  另一部分是“七三一部队”以苏联为对象进行的防疫、地质、山川、水源、交通等情报的搜集,甚至对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军事机密保护法》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目的是为准备对苏战争的细菌战和部队卫生防疫服务。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从事细菌战研究和人体实验等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总部基地建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其旧址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
“李顿调查团”档案资料国内首展 指出伪满洲国“不能被认定为是通过真正的自发的独立运动所建立的”
  “几曾识干戈——联合国图书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展”6日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开幕。展览从联合国图书馆所藏的近3万件“李顿调查团”档案中选出450件档案图片,并与相关历史图片组成展览,再现国难当头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所作的努力。据悉,这是“李顿调查团”档案资料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据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展览策划人宋陵宇介绍,“李顿调查团”是国际联盟于1931年底通过决议向远东派出的调查组织,除调查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形成的“满洲问题”外,也调查中国的一般形势。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等5个国家派出的委员组成,团长是英国人李顿伯爵,故亦称“李顿调查团”。
  据介绍,“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否定了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是自卫行为的辩解,指出伪满洲国“不能被认定为是通过真正的自发的独立运动所建立的”,这对于当时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具有积极意义。但报告书提出对中国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建议,有损于中国主权。目前,国际国内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书仍存争议,但其形成的部分档案资料对当今反击日本右翼言行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展出的档案图片包括中国民众、团体的抗议书、请愿书、通电和各种证据,其中包括《河南确山县诸机构给李顿调查团快邮代电》《清华大学学生自治委员会呈交给李顿调查团的信笺》等资料,是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