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生

莒县库山乡解家河村“第一书记”许崇亮——

一心为民播撒致富火种

2017-06-20 作者:  罗从忠 通讯员 张文娟 整理 来源: 大众日报
  莒县库山乡解家河村是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村212户618人,贫困户78户158人。2016年6月,我作为日照市财政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到该村任职。一年来,解家河村的面貌正悄然发生变化。

  摸民情、探民意,谋定思路
  第一次来到解家河村,我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一心想着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可如何下手?这令我一筹莫展。
  为了解村情民情,尽快开展工作,我把铺盖卷搬进了村里,一住就是好几个星期。走访村民,我就带上一支笔、一个本儿,从党员户开始,每户必到。白天外出务工不在家的,我就晚上去,每户必访。当有一次敲开一户老人的门时,老人略显意外地说:“是许书记啊,咋这个时候来了?”在得知来意后,老人显得有些激动:“多少年没遇到这个点还在走访的村干部了!”回到宿舍,整理完一天的走访信息,已近午夜。通过几周不懈走访,我迅速掌握了村情民意,发展思路也在心中有了雏形。
  最遥远的距离,是与梦想之间的一桥之隔。如何把村民的思想统一到村庄的发展上来,如何将思路付诸实施,又是一个难题。关键时候党组织成为了我的坚强后盾。
  到村后,我认真落实党员、村民代表“议事·学习日”制度,让党员和村民代表真正参与到重大村务决策上来,把村里的工作置于党员和村民监督之下,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这让群众对村党组织有了信心,对村庄发展有了盼头。
  为统一思想,我从抓班子入手,与村干部一起对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反复商讨,最终确定了解家河村“产业扶贫帮扶、基础设施帮扶、村容村貌帮扶、孝德基金帮扶”的发展思路,并通过全体党员大会、“议事·学习日”等活动,逐步将发展思路呈现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面前,以共产党员和村民代表来带动全村百姓,凝聚起发展共识。
抓争引、促发展,阔步向前
  按照帮扶发展思路,我积极运作土地和山场整体流转模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收入,推行孝德基金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我带领全村积极引入工商资本,以企业运行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们招引了莒县志强石业有限公司对村内2800亩土地和山场进行整体流转,并分期实施。第一期流转土地山场1200亩,现已签订流转合同,目前已完成投资100多万元。第二期整体流转1600亩,计划今年实施。企业保底支付每亩500元的土地租赁费,另外,企业对每个未脱贫的贫困人口,每人每年提前支付1000元红利,全部发放到未脱贫户手中,以帮助他们解决未见效益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3年后再从分红资金中逐步扣减回来。
  我们还争引产业扶贫资金发展特色产业,折股量化分红。到现在,我们已经积极争引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作为入股基金,折股量化入股合作社,通过发展葡萄、桃、苹果等特色林果种植,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合作社将每年拿出入股资金不低于8%的比例,直接发放到贫困人口手中。争取县财政支持,投资3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8000元。
  另外,我们争引基础设施项目,提高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其中,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争引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60万元。利用这60万元,我们对村内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其中投资30万元对村内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新修潜流10道;投资30万元对村内水库进行扩容。2017年,我们还计划投资215万元新建蓄水池2座,新建扬水站1座,埋设地下管道10000米,硬化生产路两条2700米,建设看护房5间。
  争取爱心捐助,推行孝德基金,也让我付出了不少心血。按照乡党委的安排,我参与村贫困户档案整理规范、贫困户清退、制作精准扶贫“一表三案”及扶贫动态图、签订贫困户帮扶协议书等活动,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基础。我还争取了市财政局捐款1万元,包联企业莒县海汇集团捐款1万元,“第一书记”捐款1000元。目前,孝德基金已发放6个月,该项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支持。此外,我还争取市慈善总会为该村拨付救助金6万元,用于该村贫困人口的帮扶救助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一项项帮扶政策犹如致富的火种,点燃了这个偏远贫困村脱贫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解家河村一定会摆脱贫困的“帽子”,走上幸福的小康之路。

(记者 罗从忠 通讯员 张文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