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安

延伸警务触角打通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梁山实现警务助理全域覆盖良性运转

2017-06-20 作者: 姜国乐 尹彤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尹彤
    本报通讯员 孔伟建 李兆虎

  梁山县警方根据上级关于推行农村“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部署,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部门参与”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城市社区“1+2+N”警务模式运转,在每个派出所扎实开展农村警务助理工作。
  截至5月31日,所有派出所完成本辖区30%行政村村警办公场所建设和所有警务助理“六个一”装备购置和配发。通过县乡两级培训和以战代训,警务助理在化解矛盾、提供线索、采集信息、入户走访、消防检查、三实一标、禁毒宣传、普法教育、治安要素管控、值班备勤等方面开始发挥作用,打通了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取得阶段性成效。
提供制度保障
  梁山县地理环境特殊。针对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县里多次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警务助理工作,决定农村“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各项经费由各乡镇(街区)予以保障,将警务助理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平安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全县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各乡镇(街区)平安建设暨综治工作考评体系。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力促城市社区“1+2+N”警务模式良性运转,将城市社区网格员纳入警务助理范畴。制订下发《梁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行农村“一村一警务助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乡镇(街区)保障责任和建设时间节点。
  各乡镇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招聘本乡本土熟悉村情民居、了解社情民意、熟悉当地治安情况的人员,采取公开、平等、择优原则,严格个人自荐,村(社区)委同意,乡(镇)分管政法领导、派出所审定,部门考察考核程序,圆满完成警务助理选聘。
  城区派出所完成网格员梳理整合,并将警务助理和网格员基本信息录入公安内网平台。先后从各派出所辖区行政村选派两批17人次参加济宁市村级警务助理业务骨干培训班。
实行四星考核
  截至5月底,梁山县646名警务助理、87名网格员“六个一”装备全部购置并发放到位,形成了派出所—社区(责任区)民警—警务助理—辖区群众四级管理机制。警务助理对上连接社区民警,对下服务辖区群众,使社区民警从管理十几个村庄几千人,变为警务助理管理一至两个村庄几百至千人,实现了“警务阵地”前移。从而使管理单元更加微型化,更容易掌控治安要素底数和变化情况,更加适应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要求。
  结合全县治安状况、警力现状和一村一警务助理建设进展情况,由马营派出所发起向各派出所推广,制定了《警务助理四星级考核办法》,对化解矛盾、提供线索、采集信息、入户走访、消防检查、三实一标、禁毒宣传、普法教育、治安要素管控、值班备勤等10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计分,确定红星(优秀)、绿星(良好)、黄星(合格)、黑星(不合格)四个档次,作为发放补贴、奖励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实行一事一奖,激发警务助理工作积极性。严格警务助理工作纪律,严禁单独实施执法行为,不得收取罚款,不得私自检查人员、车辆、场所。对不适合或严重违反相关纪律的警务助理,一律予以辞退。
拓展职责范畴
  在未配备村警通之前,指导警务助理安装市公安局开发的APP软件(村警平台),提前开展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关注人员、信息上报、信息签收、车辆采集、日常巡逻和零发案等模块科技应用。在市综治委要求的“八大员”基础上,由社区民警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积极发挥警务助理兼职司法助理员、民政助理员、环境监督员作用,提升社区基础防范、动态管控水平,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
  群众把警务助理看做“身边的派出所”,对需要到派出所办理的户籍、咨询等业务,警务助理可以协助咨询。对必须到所里办理的,可通过警务助理问清办理程序,一次性办结;对能捎办的警务助理可以捎办。警务助理既节省了警力资源,又方便了群众,打通了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赢得群众一致肯定。
  今年5月20日,梁山县韩垓镇后关村发生一起邻居纠纷案,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派出所调查后发现双方因宅基地发生纠纷,肢体冲突情节轻微,不宜对双方采取处罚,通过调解更有利于化解矛盾。民警联系到该村警务助理庄道雪,庄道雪去双方当事人家中询问调解数次,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截至目前,梁山县警务助理先后上门服务群众27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700份,化解矛盾纠纷503起,为群众办实事2177余件,警务助理提供线索破获的各类案件64起,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07%,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