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周末

5月21日晚,现代京剧《西安事变》登上了山东省会大剧院的舞台。老生名家于魁智在舞台上化身少帅张学良,他说:“非常有幸的是,我有两次和少帅亲密的接触。”1993年,于魁智随中国京剧院首次赴台湾演出,张学良一连看了6场,并盛情邀请主演到家中做客,席间他连声称赞于魁智这个“沈阳小老乡”:“真是唱得好!”

《西安事变》:展现国粹美 抒怀家国情

2017-06-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剧照。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剧照。
■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范婷婷 
  以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既有影视作品,也不乏舞台剧。中国国家京剧院启动创作排演了现代京剧的版本,集结了强大的主创阵容,更由梨园大家于魁智、李胜素、朱强等联袂主演,一经登台,便赢得了业内外一致好评。5月21日晚,现代京剧《西安事变》登上了山东省会大剧院的舞台。在艺术家们的带领下,现场观众透过这场气势磅礴壮丽、情节跌宕起伏的演出,完成了对那段荡气回肠抗日战争历史的重温和缅怀。
呈现历史,重在“真实”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没错,这是那首人们耳熟能详、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的《松花江上》,而今又在现代京剧《西安事变》中被多次奏响。该剧第一场“追劝”中,临潼古道旁,痛失家园的东北流亡学生为请愿停止内战,他们打起旗帜、挽起手臂,含泪唱起的正是这首歌,以道不尽的悲愤,痛陈国破家亡之苦。而赶来规劝的张学良由此被深深刺痛,扮演者于魁智目光炯炯,他昂首伫立,亮出高、宽、厚的嗓音,将一段“看他们,热血涌,激情昂扬”的西皮唱段演绎得激愤决绝——
  “一边是手足心同胞兄妹/一边是黑枪口闪出寒光/一声令,眼见得血肉飞溅/一声令,遭唾骂臭名远扬/我怎能枪口对准兄弟打/我怎能刺刀把姐妹胸膛穿!”
  这哪里是在“追劝”,这番陈述分明已将这位背负家仇国恨的“规劝者”触景生情、抑郁悲痛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声声皮黄中起伏的情绪,更不着痕迹地将台下观众内心的情感激荡起来,人们难以抑制地与台上产生着“别样的互动”——或是微微点头、轻声低吟,以附和着节奏,或是瞅准锣鼓点的“褃节儿”,适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与叫好,使得整场演出出现了第一个小高潮。
  由此,沿着“谋划”“惊疑”“酒会”“质蒋”“释惑”“放蒋”“宣判”的脉络,一段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再度被徐徐拉近到眼前——1936年12月12日,古都西安的一场“兵谏”震惊中外,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华清池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中国共产党主导下,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艺术是可以创作的,可以再加工的,但是我们肯定不会有戏说。”不久前,在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京举办期间,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西安事变》总监制陈樱就这样表示,“真实地反映这段历史”是该剧主创团队坚持的“最主要的要义”,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在“在各个环节上都会去反复地听取意见、反复地去考量”,并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党史专家,以及来自国防大学的军史专家担任顾问、全程把关,更前往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止园别墅、华清池五间厅、骊山兵谏亭、蒋介石藏身处等地进行考察,还请到了亲历西安事变的真实人物的后代讲述当年发生的事情,“这对青年演员刻画人物尤其有帮助”。
  而“真实感”也消解了作品在时空上的“距离感”。自201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轮演出后,《西安事变》陆续在江苏、内蒙古、甘肃等地登台,截至目前已演出30余场,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剧还两度赴西安演出,不仅在当地获得我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文华奖”,更于201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与西安观众见面,反响极为强烈。
  由于演出行程安排紧凑,无法抽出时间接受采访,在山东省会大剧院和国家京剧院的多次协调下,于魁智、李胜素等几位主演以及主创人员日前以书面的形式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讲到排演这出剧目的初衷,于魁智始终强调是希望通过此表达一种戏曲工作者的情怀,“在每次国家民族的重大节点上,我们戏曲演员都是有态度的;虽然没有经历战火硝烟,但应通过表演告诉后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而李胜素则表示,“我宗的是梅派,梅兰芳先生当年就有蓄须明志、拒为日寇登台的壮举。我们今天的戏曲人也要用表演塑造多姿的历史形象,振奋不屈的民族精神。”
讲述故事,巧现“精妙”
  讲述《西安事变》的文艺作品有很多——1981年上映的电影《西安事变》,由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等主演,在展现出那个风云变幻时代风貌的同时,也将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影响的事件处理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2007年版电视剧由胡军、刘交心、唐国强、刘劲等主演,这个“明星版”为不少年轻人熟知,也是全景式再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点刻画以张、杨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志士在民族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爱国热忱和舍小节取大义的民族情操;而舞台剧方面,早在30年前,陕西、甘肃等地的话剧院团就曾演出过不同版本的话剧《西安事变》,全国各地的戏曲院团更是有过不同剧种的十几个版本演出,其中,秦腔版《西安事变》,在当地已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剧中张汉卿那段“楚歌凄凄来四方/狼烟滚滚徒悲伤/当年誓言成泡影/山河破碎实惨伤……”,用高亢哀婉唱腔完成了一种对时局无奈又伤感的咏叹,成为一段经典。
  这样看来,再针对“西安事变”进行创作,似乎已无太多的新鲜感可言。现代京剧版《西安事变》的编剧孟冰就坦言,自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剧本截至目前,易稿足有18次。而在《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创作谈》一文中,孟冰也申明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一是不能把叙述事件的过程作为重点,而应该深入到事件中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探究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的心率和脉动;二是应该突现事件过程中人物关系、矛盾冲突、性格因素,使观众既能看到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大线索,又能看到重要人物的个人价值和历史作用;三是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事变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的历史作用,将我党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使今天的观众看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先,对国民党和蒋介石捐弃前嫌,联合抗日,由此而表现出一代共产党人博大的胸怀。
  在这样的立意引领下,“酒会” 一场就显得尤为出彩——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杨共商大计,欢迎酒会上,乡绅、名流、记者各界人士汇聚一堂,人人看似“一团和气”,实则各怀目的,双方唇枪舌剑,现场气氛紧张非常。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提问,周恩来或义正言辞,或机智风趣,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侃侃而谈,波澜不惊地化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阐明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立场,也将周恩来在历史风云变幻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伟人气概表现无遗。
  这很有些“舌战群儒”的感觉,也是符合当时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史实的。大量的历史文献反映,西安事变后,社会各界观点其实针锋相对,政局一时间诡谲难测。在国民党内部,东北军、西北军一些少壮军官坚持要杀蒋,亲日派何应钦虽积极部署“讨伐”,却藏着“借刀杀人”的“司马昭之心”,而宋美龄、宋子文等在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营救蒋介石,积极奔走。地方实力派中,韩复榘在当年12月21日以密码形式致电张学良,称赞张氏之非常行动为“英明壮举”;刘湘在致张学良的电文中认为张对蒋的行为“无非欲促成抗敌救国之伟业,以求我国家民族之生存”,指出“速求政治解决”;李宗仁等于当年12月16日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政府,举国一致对外,桂系军队北上抗日。此外,来自广大民众、社会团体的声音也各有不同,知识界、文化界、教育界诸多名人、专家、教授纷纷发表声明、集会演说,言辞激烈……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周恩来到西安之后的主要工作是和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宋子文及东北军、西北军将领谈判,同时斡旋于社会各界,说服各方人士,化解杀蒋矛盾,努力争取实现和平解决方案。但戏剧舞台上总不能一场接一场地写周恩来与各方人士的谈话吧?于是,除了正面写了周与蒋的见面之外,还设计了“酒会”一场……在想象里,这场‘酒会’的整体气氛应该是亦真亦幻,亦虚亦实。所谓真,即酒会可以是真实的;所谓幻,即酒会也可以是一种意会,一种象征;所谓虚,即是表现周恩来所面对的复杂局面;所谓实,即是表现周恩来在面对各色人等之时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孟冰说。
于魁智再续少帅情缘
  都说现代戏看故事,传统戏看角儿,但5月21日晚的这场现代戏演出现场,大批的观众也是奔着剧中于魁智、李胜素、朱强等名角儿而来。这其中,老生名家于魁智在舞台上化身少帅张学良,他既要说服蒋介石联共抗日,又要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是一条贯穿整出戏的人物主线。舞台上第一场,在大地烽烟的凝重音效中,于魁智一登台一亮相,便迎来了碰头彩。他身形挺拔、神采奕奕,气质干净、动作利落潇洒,一招一式尽展主人公的凛然大义、英朗洒脱,行腔韵味醇厚深远,也收放自如,听得人荡气回肠。
  在于魁智的刻画下,处于风暴中心的少帅是一个矛盾的集合——“追劝”中面对学生的诘问,他激愤决绝;“谋划”中,“哭谏”未果,他苦闷难言;“惊疑”中,他以“六项主张”再三劝说,怀揣赤子之心;“放蒋”中,他执意送蒋,又展现了一种果敢坚毅、粗犷率真的磅礴豪气……
  在最后一场“宣判”中,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却站在法庭被告席上,内心何等悲凉,那段苍劲隽永的独白,体现得尤为明显——“张学良,无怨无悔心坦荡/被责罚,一人做事一人当/苍天有眼,只为抗日施兵谏/大地有情,只为杀敌回家乡/半途人生空有报国志向/一腔热血无缘洒在疆场/晨光里,少年英姿虚少帅/斜阳下,江边止步学霸王/望长空,闲云野鹤烟波叟/看秋水,不计功过思故乡……”
  还有“惊疑”一场中,张学良兵谏后对蒋介石肺腑陈情的那段二黄,也尤为慷慨真切——“想当年,我拥你东北易帜/战中原,我助你退兵冯阎/九一八,我替你骂名背负/为“剿共”,我从命调兵江南/东三省,沦陷五载未雪耻/骨肉情,家乡父老愧无颜/睡梦里,一把大刀饮敌血/醒来时,两行热泪泪不干……”
  国家京剧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排练场上,于魁智的绝活是不光自己的台词唱腔烂熟,还能把全剧所有角色的台词唱腔熟记。为了创排该剧,他推掉所有日常事务和演出安排,每天排练12小时以上,清晨即赶到排练场与琴师鼓师对腔,半夜还与唱腔设计商讨细节。
  “人物与人物之间互有影响和感染,找人物感觉就得熟悉剧本,就算气口断了半秒也会让角色出戏,因此必须得记住别人的台词、戏份甚至舞台调度,要对台上所有人物、环境以及细节都心里有底。”于魁智这样解释。
  “这次在京剧舞台上塑造少帅这个形象,的确是难度不小。在整个《西安事变》这个戏的筹备、研讨以及实施排练,我可以说寸步不离。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的历史事件、重大的历史人物,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非常有幸的是,我有两次和少帅亲密的接触。”于魁智说。
  原来,早在1993年,于魁智随中国京剧院(国家京剧院前身)首次赴台湾演出,张学良一连看了6场,并盛情邀请主演到家中做客,席间他连声称赞于魁智这个“沈阳小老乡”:“真是唱得好!”1996年,张学良95岁大寿时,他的家人几经周折联系到于魁智,请他远赴美国为其寿宴献唱。在听完于魁智的演唱后,张学良十分欢畅,自己也唱了几段。那次寿宴后,张学良挽留于魁智等人在美国逗留了7天,而张学良每天都如约赶到亲友家听于魁智唱戏,与他畅谈京剧。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对于《失街亭》《斩马谡》《武家坡》等传统剧目中的唱段,不仅唱腔非常熟练,就连其中的念白都倒背如流,有板有眼,颇有韵味……
  “张将军是位传奇人物,是位平凡、真诚的长者。”于魁智回忆起一些交流的细节,依旧记忆犹新。他发现,这位长者行事“雷厉风行”,“他说几点到就准到,从来不迟到,每天晚上8点左右,都是赵四小姐打电话催回去,他才回去……有时候我说‘少帅你喝点水吧’,他说‘你放那,我自己拿’,用手颤颤巍巍拿起杯子自己喝一口水,再放在桌子上……特别要强。”而这段相处,让于魁智对塑造起剧中人物来多了几分独有的了解和感悟。
国粹展现“融合之美”
  李胜素这位梅派“大青衣”在《西安事变》中饰演宋美龄,一亮相惊艳了舞台,优雅的盘发、大方的旗袍,尽展端庄典雅的东方女性气韵。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的人物塑造,李胜素说她自接戏伊始,就搜集了许多相关的材料,包括宋美龄的服装、经历以及视频,还参观了宋美龄的故居。
  在剧中,李胜素虽出场在中场后,只有两场戏,但一举手一投足,都极为抓人。特别是“质蒋”一幕,在她的刻画下,这位蒋夫人的个性得以“起伏式”的呈现——见到被软禁的丈夫那一刻,她所饰演的宋美龄肩头微微一颤,顾不得黑色裘衣从肩头滑落,急切地跑上前去唱出一段“连日来,梦魂牵,寝食难安/盼只盼早一天与你团圆”的西皮,音色圆润优美,唱腔甘醇有味,眉梢眼角流露出几多妻子的幽怨温婉,多么情真意切;而细问短长间,见丈夫依旧不听劝诫,她又冷静坚定地分析局势,把“南京政府戏中戏”,“汪精卫要归国组织政权”等据实相告,那表演愈加洒脱,舒展自然的行腔里不乏铿锵之力,闪现一份女性“腹有机枢”独有的沉着;值得一提的还有,剧中的宋美龄用京腔京韵对蒋介石喊出的“darling”,着实为这出戏增添了一抹清新之感,此话一出口,观众席上瞬时有些活跃,会心微笑挂上了每个人的脸庞。坐在记者身后的一位姓沈的老年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还对这一“亮点”连称“有趣”——“有些意想不到,一个词能让人物更加立体”……
  还有周恩来的扮演者、来自北京京剧院的马派名家朱强。他所饰演的周恩来,从语言习惯到肢体动作,不仅形似,竟颇有几分神似。“北风吼,刺骨寒,长夜漫漫”的二黄唱段酣畅辽远;“抬头看,雁南飞,汉卿离去”的反二黄唱段高亢激昂。朱强坦言,在语言上,他运用“风搅雪”的表现手段,就是把京剧唱腔与周恩来的方言口音糅合穿插,让观众在听后既能感受到这位伟人的语言特征,又能体验到京剧的特有韵味。“要是观众说,还有那么点人物的影子,我就知足了。”
  京剧版的《西安事变》更体现了一种“融合之美”——该剧由话剧导演娄迺鸣和京剧导演孙桂元通力合作,全剧剧情紧凑集中,笔触轻盈快捷;传统京剧乐队加45人交响乐队,演奏中相得益彰,声势大气磅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当朱强扮演的周恩来登场时,引用自《太行山上》的主题音乐就会响起,庄重深沉,将一种“使命感”深化、凸显;不同于传统戏的垂帐做背景,也不同于话剧舞台那样搭建个纯实景的舞台,该剧在舞美方面走起“简洁”风,“追劝”一场中,一个大气的钟楼背景便提取出西安古城最具特点的元素,“酒会”一场,枯枝剪影做“外景”,大雪飘飘洒洒,映射了国难当头的时局,传递出纷乱冷峻的时代意蕴,还有闪现的霓虹、交错的追光,更营造出史诗般的视觉效果。
  “融合”当然还要落脚到展示国粹的魅力。对此,娄迺鸣有过解释,她认为京剧是一种浪漫的写意艺术,在还原历史的前提下做到现实主义与写意艺术相结合,要攻克极大的难关。“这是一出京剧现代戏,但依然是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除了表现思想性之外,还要考虑到戏曲独有的技术特长。京剧的音乐、京剧的锣鼓经,是京剧的法宝,无往而不胜。我们要细致地挖掘,大大地使用。”
  所以,《西安事变》便充分调动了唱腔、音乐特别是打击乐等京剧乐队的手段,用音乐的节奏来外化人物的内心;此外,虽然现代京剧中,传统京剧惯常的程式动作无法大量使用,但却在奔袭捉蒋等情节中,充分调度了武打、舞蹈、高难技巧等,丰富了看点。
  这也是娄迺鸣第一次完整地导演一部京剧作品,她说,为的是把京剧这门深厚的艺术带给更多新观众,所以“在排演时会有意识地让整部戏更贴近生活,让今天的孩子们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