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农商行累计发放贷款100多亿元,支持建造渔船、渔业仓储基地等渔业设施

金融服务助推荣成渔业华丽转型

2017-06-07 作者: 李铁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铁

  从春节后到4月末,山东蓝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蓝越)的20艘大型远洋捕捞船陆续出海,远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这是荣成转型远洋渔业的一个缩影,2016年全市专业远洋渔船达到307艘,完成远洋渔业产量30万吨、产值38.3亿元,远洋渔船数量、产量、收入均居全国县级首位。
  在2012年之前,无论是蓝越还是整个荣成市,都是以近海捕捞为主业。随着近海捕捞资源的枯竭,转型远洋捕捞势在必行,2012年11月,农业部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远洋渔业持续稳定发展,荣成也实施了“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远洋渔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荣成本地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荣成农商行立即响应政府号召,支持渔业转型发展。该行严格控制对540马力以下小渔船及近海捕捞业授信规模,通过信贷支持重点的转移引导大批客户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实力较强的,以远洋渔船作抵押,一次授信放贷,分期偿还本金,有效缓解其融资压力;实力较弱的,由渔船建造方提供担保,渔船建成投产后,转为渔船抵押分期还款的模式进行支持。
  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贷款100多亿元,支持建造960马力以上远洋渔船240余艘,远洋运输补给船10余艘,远洋渔业回运仓储基地5个。
  荣成市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是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38亿元。该项目获批后,荣成农商行瞅准时机,积极与企业沟通,为项目授信1.5亿元,有力推进了渔业基地的建设,助力其打造国际化大渔港,使得我国远洋渔业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了“南有舟山,北有沙窝岛”的战略格局。
  最让企业津津乐道的是在对具体企业的支持中,荣成农商行充分发挥了地方银行决策响应灵活、作业流程短的优势,该行董事长卢均平就提出要坚持“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思路。
  建造一艘大型远洋专业捕捞船的造价高达2000万元左右,前期融资规模较大,后期回款周期长,造成渔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总体偏高。“远洋船外出一趟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人工、折旧、财务等成本算下来,维持整个船队每年要5000万元。”蓝越的关联公司山东蓝润水产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蓝润)总经理慕全贵算了一笔账。
  4月底,由于前期给捕捞船加油、更换网具,同时成品库存量大,造成回款延迟,而5月初公司还有一笔贷款到期,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突然增加。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荣成农商行与公司协商,办理了3500万元的续贷,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避免了过桥成本。
  对比多家银行后,慕全贵总结,荣成农商行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扎根荣成本地,因为对渔业和企业特别了解,在办理贷款过程中,能够急企业之所急,高效率地审批贷款;在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方面,能够根据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灵活选择。
  除了贷款服务灵活,业务品种也是为企业量身打造。针对渔业企业缺乏抵质押物的情况,该行于2004年在全国首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经过多年的推广,该行鉴于海上物资与海域使用权联系紧密的特点,又创新开办“海域使用权及海上物资抵押贷款”业务,放大贷款额度。荣成寻山水产集团单纯以海域使用权抵押,仅能获得贷款2300万元,而使用新业务,贷款额度达5900万元,额度放大了2.6倍。
  在支持中型企业转型的同时,该行没有放弃“支农支小”的定位。荣成全市从事海产品养殖加工业户2万多户,在扶持涉海产业个体业户发展的同时,该行努力引导散户走集约化经营之路,逐步培育起了海带养殖、名优特产品开发、海干品加工等产业集群。针对涉海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实际,主动对接提供融资,先后创新推出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股权质押、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贸易融资等新产品服务,全面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去年以来已累计为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冷冻调理食品、冷链物流等行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