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土耳其加入欧盟道阻且长

2017-05-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提要
  设法加入欧盟一直是土耳其梦寐以求的核心目标之一。现如今,许多比土耳其申请晚得多的东欧国家,都已加入欧盟,但土耳其依然徘徊在欧盟大门之外。土耳其入盟为何如此艰难?经济欠发达、穆斯林国家身份等都是重要因素。

  近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和土耳其的紧张关系引发世界关注。土耳其长期奉行“西向战略”,这里的“西向”,既包括政治制度和文化领域效仿西方,也包括外交上倚重西方或亲西方,还包括经济上与欧洲国家的紧密绑定。其中,设法加入欧盟一直是土耳其梦寐以求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近百年过去,土耳其在文化上已经高度西方化,军事上也加入北约,但入盟进程却始终步履维艰。现如今,许多比土耳其申请晚得多的东欧国家,都已加入欧盟,但土耳其依然徘徊在欧盟大门之外。土耳其入盟为何如此艰难?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早在1963年,土耳其就在创建欧盟协议上签字,并确定为潜在成员国,但直到1999年才获入盟候选国资格,2005年启动入盟谈判,但一直进展缓慢,35个“谈判章节”中只开启了13个。法国和德国都强烈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仅主张接受土耳其为二等“享有特权的伙伴国”。由此使土耳其入盟之路更加遥遥无期。土耳其人对此怨愤日增,他们认为,土耳其对北约所作贡献有目共睹,但西方在回报土耳其时却极其小气和势利。
  经济欠发达显然是阻碍土耳其加入欧盟的主要原因。土耳其经济总量只有欧盟的2%,人均GDP只及欧盟平均水平的28.5%。而如果土耳其成为欧盟成员国,意味着其他欧盟国家将背负沉重的负担。据欧盟委员会估计,即使土耳其2025年入盟,欧盟也将为之花费170亿—280亿欧元。此外,土耳其经济以农业为主,33%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远低于欧盟不到5%的水平。土入盟后有资格享受欧盟最高水平的地区援助,欧盟还要为土提供高达82亿欧元的农业支持资金。
  进一步看,土耳其之所以在西方经济体系中处于半边缘地位,恰恰与其同西方靠得太紧直接相关。土耳其工业落后,理应高树关税壁垒,悉心保护民族工业。事实上,凯末尔在1927年曾颁布《奖励工业》法,保护民族工业,禁止利润汇往国外。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资本汹涌而来,并要求土耳其政府降低关税,放宽输入限制,允许将企业所获利润汇往国外。土耳其政府接受了西方资本的种种要求,由此严重冲击了土耳其民族产业,由此使其始终在产业链中下游徘徊,无缘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由此出现一个悖论:欧盟以土耳其经济不够发达为借口拒绝其入盟,而土耳其之所以不发达,正是由于其按照西方标准行事,与西方靠得太紧。这种互为因果的逻辑循环,使土耳其入盟面临难以突破的“玻璃屋顶”,而且土耳其越是想融入西方社会,这种政治紧张就越明显。
  土耳其迟迟不被欧洲国家接受,还与土耳其的穆斯林国家身份直接相关。目前,尽管土耳其自认为已高度世俗化,但在欧洲国家眼里,土耳其毕竟是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历史上,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曾经在欧洲攻城略地,给欧洲人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时至今日,不少欧洲国家仍存在强烈的“伊斯兰恐惧症”。因此,这些西方国家对待土耳其始终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冷战时期,土耳其正好处在西方抵御苏联扩张的前线位置,土耳其地缘位置的重要性,使其成为西方人眼中有价值的战略盟友。因此,土耳其早在1953年就被拉入北约。换言之,西方重视土耳其,不过是将其当作遏制苏联扩张的马前卒。但冷战刚结束,西方便有人认为土耳其没用了,对它的责难接踵而至。到1991年海湾战争时,土耳其又变得有用,西方大国又忙用一批淘汰下来的旧武器鼓励它卖命;海湾战争打完后,土耳其再次“贬值”,于是又有人要追查那批旧武器是否用于镇压库尔德人。相比之下,在加入欧盟这种经济互惠问题上,欧洲国家显得极为吝啬,始终不肯与这个穆斯林国家深度融合。
  这些年来,土耳其西向战略屡屡受挫,始终是“一把辛酸泪”,使土耳其人日渐明白一个道理:西方不过是将土耳其当作廉价工具使用,与西方“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公众对加入欧盟的支持率日渐下降。再加上近年来欧洲经济危机频现,使部分亲欧人士失去了对欧洲的敬畏。在此背景下,土耳其开始改弦易辙,转向东方寻求自我救赎之路。当前,埃尔多安政府已不再把“入盟”当成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