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接地气 脱贫有底气

槐树沟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2017-04-26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本报通讯员 李路

旱地里挣大钱
  4月中旬的午后,春风和煦。槐树沟村村北,白色拱棚下,一垄垄土豆长势喜人,绽放新绿。
  “我这是第二年种土豆了,七八十亩,3月1日下的种,到5月底就可收获。”4月20日下午,即墨市段泊岚镇槐树沟村村民王如柏,正带着儿子给土豆灌第一茬水。
  王如柏家以前种着十多亩地,一茬麦子,一茬玉米。“去年我试着种了6亩土豆,乍种没个数,田间管理不太懂,每亩产量也就五六千斤,亩收入3600多元,还凑和。”他说,“倒是秋季种大头菜发了财,4亩地,批发价7角一斤,菜贩直接到地里收,卖了2.7万元,可以说是旱地里挣了大钱。”
  王如柏坦言,土豆之所以从6亩地增加到七八十亩,信心源于“第一书记”的精准扶贫。
  槐树沟村地处即墨市西北部,是省定贫困村,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的村。2015年6月23日,青岛市委政法委选派的“第一书记”王人栋进村时,恰逢大旱,村里已经断水3天。
  王人栋当即找到即墨市水利等部门,解决了机井指标,为村里打了5口深水机井,又带领村里老少爷们挖沟铺管道,装上净水设备。月底,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放心水,旱得冒烟的庄稼也浇上了水。
  有了机井,旱田变为水浇地。王人栋和村“两委”因势利导,带领党员、村民代表到胶州、平度等区市的高效蔬菜种植区取经,于当年10月挂牌成立了以土豆、洋葱、芋头等高效农作物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青岛市槐树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如今,入社农户的土地已由以前每亩年产值不足1000元,达到现在的6000元以上。
  “以前种小麦和玉米,浇不上水。现在有了机井,浇上5茬水,土豆大丰收,一般没问题。”专业合作社社员、63岁的村民王昌海说,“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土豆种来源,还创办农家讲堂,邀请农业专家讲课,教大伙儿科学种植,科技致富,想得很周到。”
打造团结奋进的好支部
  “道路硬化了、绿化了,村头建起了小花园;安上了路灯和监控,安全有了保障;打了机井,吃上了净化水;建起了恒温库和光伏发电……”70岁的党员江志友说,“王书记话语不多,办事很扎实,说到做到,党员和群众都佩服。”
  “抓党建、重民生、促脱贫”,是青岛市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肩负的三项重大任务。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王人栋入村后通过深入走访,针对槐树沟村班子涣散、党员队伍模范作用弱的现状,坚持党建扶贫,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紧抓不放,打造团结奋进的好支部,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槐树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如松说,王书记一心抓党建,抓党员思想和作风建设,领着党员们开大会、讲党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支部又有了支部的样子,党员们也鼓起了劲儿。
  村里还开展了“我是党员,看我的,跟我来”和“美丽乡村建设,我当先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带动党员积极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全村党员亮身份,开展“我在党旗下承诺”活动,为乡村建设奉献力量。
  村党支部委员黄正旭、村委委员于贞湖说,村里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党员们扛着铁锹、扫帚走出家门,把以前四处是荒草和杂物的街道清理一新。村民们看了不好意思,也把自家门前和院子里扫个干净,玻璃擦净,炕头上拾掇清爽。
  村里还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组织经济条件较好的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进行点对点地帮扶、手把手地扶持,把党组织的关爱送到贫困家庭的心坎上。
  贫困户江志环一家四口人,三个人患有残疾,生活重担全部压在56岁的江志环身上。通过结对帮扶和办理低保,他家的境遇得到改善。4月20日,提起对自家的帮扶,江志环言语不多,噙着泪水,一个劲地向王人栋、王如松等人直竖大拇指。
扶贫项目“长流水”
  摸村情,问民需,王人栋走访发现,槐树沟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即墨市和镇上经商务工,白天上班,晚上归来。村里留守的劳动力,年龄在60岁左右,55岁就算年轻的。
  民生为重,就业为先。“扶贫先扶志,增强造血功能很重要。”王人栋结合近两年的驻村经历感受到,只有因地制宜形成产业支撑,才能真正让脱贫成效可持续;只有激活了农村的内生动力,才能为贫困村留下“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除了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增加村民收入外,还借助各方资源和力量,引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旅游农业+家庭光伏”项目,在村庄建设“光伏农业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177个现代农业大棚,进行无土立体栽培,忙时用工达到200余人,务工村民每人每月收入近3000元;引进12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11万元;运用“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建成“槐树沟村电商服务站”,每年为村集体提成返利6到8万元;争取资金70万元,为村庄建设了容量300吨的蔬菜储存恒温库,根据市场波动储存或销售,既解决了“菜贱伤农”问题,还增加了村集体和菜农收入。
  据介绍,通过引进的“光伏农业产业园”和现有的青岛康柏庄园项目,可让60岁左右的村民,通过蔬菜种植、田园护理等方式,就近就便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下绣花的功夫精准扶贫,也使得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实现“长流水”。
  扶贫接地气,脱贫有底气。在内生动力催化下,槐树沟村变了,由之前的省定贫困落后村,一跃成为脱贫致富的“明星村”“示范村”,在段泊岚镇2016年年度考核中,位居全镇70个村庄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