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精竭虑不惧难,只为百姓笑开颜

——省教育厅驻郓城县张鲁集乡第一书记工作组帮包工作纪实

2017-03-09 作者: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依盟

  “这是于垓村吗?”
  “我是继民,你不认得我啊?”
  “认识啊!你咋在这儿?”
  “这就是咱庄!”
  今年春节,长期在外地打工的于存起回到老家,但进村后他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土生土长的于垓村吗?整洁的小广场,户户通的水泥地面,路边还有监控和路灯,大队部旁建了服装厂、藤编厂……得到村主任赵继民的肯定答案后,他俩一起笑了。
  2015年2月,省教育厅王夫海、林乙楠、郭智深、王坤、杨大伟组成工作组赶赴郓城县张鲁集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第一书记”挂职工作,帮包大潭、四合、聂厂、侯垓和于垓5个省定贫困村。两年来,工作组紧扣精准扶贫主题,逐步探索出了“资金跟着农户走,农户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张鲁集模式”,赢得了帮包村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村庄换新貌,百姓笑开颜”。这一模式得到了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修路打井惠民生,
美丽乡村暖人心

  于垓村地处郓城与鄄城交界处,距张鲁集乡驻地1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原来的各项基础设施很落后。“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水洼一个连着一个,走起路来甩一身泥。”于垓村支书杜凤云说,“也没有吃水井,村里人用水不方便;没有灌溉,更说不上旱涝保收田了!”
  工作组调查走访村里的情况后,开始争取财政支持和单位帮扶,协调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为村内修建道路、打井、安装路灯、修建文化活动场所。“调研走访时,老百姓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修路。”杨大伟介绍,最后通过筹措的近300万元资金,完成了7.8公里的4米宽标准化道路,实现了于垓与周边5个村的完全连通;硬化胡同6785平方米,“户户通”让老百姓出家门就走上了水泥路。
  这一条条连接每家每户的水泥路,也牵着每家每户的心。道路修建、饮水灌溉、美化亮化等村庄公共设施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事关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愿望,更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所在。
  “这两年村里亮了,绿了,干净了,一下子前进了十几年!”村民感叹道。
教育扶贫,
助力贫困孩子求学梦

  “欣蕊、邦友,回家喽!”3月1日傍晚,因家中有事耽搁,放学半小时后,付照华才到四合幼儿园接两个孩子回家。但他很放心,现在的幼儿园里有老师细心的照顾,还有各式各样的娱乐设施。与两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孩子们都喜欢这里。
  王夫海是“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2015年初,他第一次进村时发现,四合村仅有一所私人幼儿园,无正规手续,在两间平房里,没有基本的玩具和娱乐设施。孩子们每天在泥地上爬来爬去,很是可怜。
  “办学条件较差,学校师资力量跟不上,村里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贫穷,上学面临很大困难。”王夫海说,“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两年来,工作组帮扶新建标准化农村幼儿园3所,利用改薄计划新建教学楼3栋,平房32间,彻底改善办学条件;协调单位捐赠图书60000册和价值20万元的书包文具等,为贫困村孩子就学提供帮助;协调山东省教育基金会为帮包村困难学生提供助学基金5万元,资助贫困孩子50名;联系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职业学院等高校学生利用暑假到帮包村送教下乡,开展结对帮扶,帮助村里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郓城县委挂职副书记仲红波认为,工作组发挥自身单位优势,多次到帮包村学校调研走访,积极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在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图书设备援助、幼儿园建设、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展现了教育部门选派第一书记的独特优势。
“小信贷”撬动“大项目”,
开创脱贫致富新模式

  “事实上,这5个村不仅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而且村内生产生活比较落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郭智深说,“同时,村党组织建设滞后,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党建工作是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抓不好党建,就抓不好脱贫。工作组入村后,逐步完善“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帮助村内制定了财务公开制度、重大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制度等一系列规章。经过两年细心培养,5个帮包村发展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为村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党旗飘起来了,正气树起来了,支部强起来了”。杜凤云深有感触地说。
  “精准扶贫是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新要求,也是本轮第一书记的重点任务。”林乙楠介绍,经过调研,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是开展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工作组利用争取来的5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先后发展了肉鸡养殖、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电子加工、农村超市等14个致富产业项目,为贫困户特别是留守妇女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参与项目的贫困户每年可增收15000元以上,能够顺利实现脱贫,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6.45万元。
  2016年,工作组带领5个帮包村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建设冬暖式高标准蔬菜大棚61个,每年可增收320万元左右。寿光蔬菜集团负责提供大棚建设、技术指导、菜苗培育、蔬菜包销,参与项目的农户只负责投资和劳动,风险极低。这些工作带给王坤启示,要充分借助大型企业、致富带头人等外力,抵抗市场风险,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该项目还首次为贫困户申请到了小额扶贫信用贷款215万元,开创了郓城县小额金融扶贫的先例,真正实现了“小信贷”撬动“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