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打破垄断,推动我国汽车工业迈进“8速时代”

盛瑞8AT:缩短与世界50年差距

2017-01-10 作者: 王亚楠 来源: 大众日报
  去年8月23日,本报头版刊发稿件《“三无”民企离国家大奖有多远》,报道了盛瑞传动的创新故事。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本报通讯员 林慧芳

  1月9日,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潍坊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瑞传动”)凭借其主持完成的“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捧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在通用项目中,我省2016年度惟一的一等奖,是全国除高校、科研院所外由地方企业主持完成的惟一一等奖,也是建国以来汽车零部件行业惟一的一等奖——获奖的难度、分量可见一斑。
  自动变速器是集机、电、液、控于一体,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复杂、产业化难度最大的汽车核心总成,此前我国长期严重依赖进口,是制约自主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8AT,即汽车8挡自动变速器,因为挡位多,所以提速快且省油。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评价说:“变速器技术是汽车核心技术之一,盛瑞8AT在这方面缩短了中国与世界50年的差距。”
  位于潍坊高新区的盛瑞传动,2003年从潍柴剥离出来,身份转换之初,这家民营企业一度不知往哪里走。2007年,几乎零基础的盛瑞传动全力投入8AT研发,历经10年,累计投入10亿元,终于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盛瑞8AT。
  盛瑞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书瀚说,盛瑞8AT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自动变速器领域的技术壁垒,通过原始创新推动了我国高档汽车变速器技术由跟跑跨向并行、领跑。此前,我国在液力式自动变速器这一领域基本处于空白。2007年,盛瑞传动拍板投身8AT项目时,国际上已是5AT时代,而国内连3AT都造不出来。大家都知道8AT是方向,然而,面对巨大的创新风险,国内鲜有企业能下决心踏出这一步。盛瑞传动的冒险,选择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经坚定探索,在系列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盛瑞传动先后突破并掌握了自动变速器方案寻优、机械、液压、电控、匹配标定和试验验证等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了先进的柔性装配生产线和基于SUBROM的下线测试系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和质量保障体系,突破了产业化关键技术。累计获得相关授权专利202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11篇;制定企业标准102项,在编行标2项。
  “我们不仅仅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上企业的创新,实现了整个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盛瑞传动副总经理陈鹏表示。盛瑞8AT的成功研发并产业化,成为继德国ZF、日本爱信、韩国派沃泰之后,世界第4款8AT,且成为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AT,迫使国外AT大幅降价,单台降价3000元以上,国内年降低整车成本上百亿元。使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由10年前的空白一举跃居世界前沿,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正式迈进“8速时代”。现已形成月产1.2万台的生产能力,截至2016年11月29日累计生产10万台。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实现了转型升级发展。2016年,盛瑞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目前,盛瑞8AT已与江铃、北汽银翔、力帆汽车、众泰汽车、奇瑞凯翼、枭龙汽车、华晨汽车等7家汽车厂签约,实现了在14款车型上的匹配;已与一汽大众进行了多次技术洽谈,现在开始为其定制化开发8AT样机,计划今年3月份完成。企业预计到2020年,逐步形成100万台自动变速器总成及相应配套零部件的产出能力,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自动变速器研发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