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自建文化大院、整理传播乡土文化,融注了老人十几年心血。白怀孔——

甘当乡土文化传播者

2016-12-25 作者: 马景阳 来源: 大众日报
◆寻找齐鲁新乡贤(13)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闫盛霆 郗文娇
  
  9月15日,农历中秋节。蓼坞村西的通济桥上,有一位老人正站在桥头,向往来的父老乡亲讲解这座千年古桥的来历和故事。“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来到这里,讲讲这座桥的来历,讲讲村里的风土乡情。”这位老人名叫白怀孔。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蓼坞村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村重镇,这里文物众多,有着诸多历史文化遗迹。而现在,村里76岁的白怀孔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义务充当文化志愿者,推介当地民风民俗,讲解民俗文化,孜孜以求做一名文化传播者。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村子的文化气息深厚浓郁。
  白怀孔生在蓼坞,长在蓼坞,对故土充满了感情。1998年,退休后的他潜心挖掘蓼坞历史文化,陆续出版了《家庭文化漫谈》、《爱情文化漫谈》、《蓼坞风情》、《蓼河风云》等80多万字的书籍1万多册,免费发放给村民。他挖掘整理乡土文化,为后人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历史资料;以身边的真人真事为楷模,教人向善,传递正能量。
  2001年,白怀孔明显感觉到村里传统文化淡薄,农村家庭不和谐、不和睦的现象越来越多。他认为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于是想到编写一本家庭文化书籍来引导街坊四邻崇德向善。一年时间,他从婚姻家庭文化、生育抚养文化、和睦团结文化等十个方面讲解家庭文化,免费向庄里乡亲、亲朋好友赠送,书中显露出的是当时年逾六十的老人一颗呼唤传统文明与现代意识完美结合的拳拳之心。
  后来,老人又陆续写出了为中小学生提供作文参考的《作文三字经》。还利用20余年来对蓼坞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农耕商贸、文化教育、名人轶事、革命历程、风俗礼仪等知识的积累,进行了挖掘整理,编撰成一部《蓼坞风情》,成为全面反映东部山区传统生产生活的经典文献。
  他还在村里成立社会文化研究会,专门研究蓼坞社会文化,历时八个月走遍了蓼坞村的角角落落,与村里的当事人交流、记录,试图保留蓼坞的历史风貌,并自费请专业人士前来录像,刻成光盘,免费分发。
  在蓼坞村,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思圣文化大院。走近它,远远就看到门口的石碾、小戏台。村民们在这儿打牌、看书、读报、听戏,各有所乐,生产、娱乐两不误。这是2011年白怀孔自掏腰包建立的。当多数村庄的老人们只能在村口大树下说闲话度日时,白怀孔已经为村民提供了一个集中的文化活动场所,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4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白怀孔自掏腰包,一点点把桌椅板凳、棋牌、音响等设施购置齐全,供人们玩耍娱乐,还将蓼坞村的历史文化制成展板,悬挂在书屋内,《蓼坞的名称由来》《通济石桥》《“笔架山”得赐大禹王》《革命纪念地——双山沟与大白山》等知识一应俱全,只要有参观者,白怀孔都会不遗余力地讲解。
  几年来,在这个小院里举办过的象棋、扑克牌比赛、文艺演出达百余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吸引了附近村庄的村民特意赶来观看。热闹时,戏台下站满了人,连院墙边的铁栏杆上也趴满了看戏的人。
  在思圣文化大院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石桥通济桥,当地人为了保护它,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水泥桥供村民通行。石桥的保护与白怀孔数十年如一日的文化讲解密不可分。
  这座建于康熙56年(1717年)的石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白怀孔的记忆中,他小时候,这座桥上骑马、骑驴、挑担子走亲访友的人络绎不绝,桥上每根石柱的顶部刻着四升、四斗、四和尚、四莲花图案,雕工精细、寓意深远。在他刚刚退休回家的时候,这座桥已由繁华转向没落,成为危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抓住每一个机会向社会宣传通济桥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通济桥的知名度。他先后接待过十几家部门、单位及报刊、电视台等媒体的考察采访,讲解通济桥在内的历史文物上百次。终于,2007年,通济石桥被淄川区政府列入“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又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在古石桥旁建造了一座水泥桥,古老的通济石桥得以保护。
  2011年,白怀孔获得“淄川区艺术之星”称号,2013年获得“感动淄川”年度人物提名奖,2014年获得市区两级“最美家庭”和“寨里好人”等荣誉称号。如今,满头银发的白怀孔老人仍笔耕不辍,有感于身边经历而写的《竞选风云》、反映蓼坞村革命故事的纪实长篇小说《铁色群英》等作品已经完成。“我的目标是要活100岁,出版10本书,做好文化宣传,当好文化使者!”老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