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民间投资不振,菏泽PPP却逆势而上,民资占比超50%

PPP项目如何点燃民资热情

2016-12-10 作者: 吴宝书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在菏泽,PPP项目正在成为民营资本争相投资的热点:目前全市87个已签约、总投资额391亿元的PPP项目中,民营资本占比超过50%。在当前民间投资热情不振的大背景下,菏泽的这一现象引人关注。
整合政府资源是关键
  菏泽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李超认为,PPP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政府多个部门齐心协力,因此整合政府资源是做好PPP工作的关键。
  构建责任分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才能汇集起推进PPP工作的强大合力。菏泽市把推广运用PPP模式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缓解政府投资压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全市推进PPP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区也都建立了相应机构,全市形成了协同联动、多方合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PPP是一件新生事物,专业性又很强,一个投资额2亿元的中等项目,从规划开始到签约共需至少46份文件及合同文件,全部资料加起来至少6套3000多页,包括建设、环保、土地、安监等多领域配合。”菏泽市财政局庄爱敏科长介绍说。针对这一特点,该市成立了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这一专门机构,主要承担部门协调、政策研究、项目策划、业务指导、信息沟通、评审评估等职责,为PPP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
不做伪PPP、低效PPP
  虽然在不断壮大PPP项目库,但菏泽一直坚持“两个不做”:不做伪PPP项目,不做低效PPP项目,严格规范项目库管理。
  菏泽有个齐鲁工大菏泽校区项目,规模较大、政府急需、百姓期盼,有关方面曾竭力想把项目纳入PPP项目库。但菏泽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在审核中发现该项目实施主体不明确,没有按照PPP模式规范运作,尽管保留该项目的呼声很高,但最终还是做出退库处理。
  “我们坚决掌握PPP项目运营这个核心,严把项目入库关,严禁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或将项目包装成PPP项目,对伪PPP项目,严格退库管理,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害。”李超说。
  菏泽还对每个PPP项目都进行严谨调查分析,确保项目符合实际、高效可行,低效项目一律不做PPP。有个地下管廊项目,计划总投资35.7亿元。经分析,管廊项目使用者付费较少,如采用PPP模式,政府将承担几乎所有运营费用,远远超出财政承受能力,为此决定停止该项目。
  通过严格把关、规范管理,菏泽全市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性高、示范作用的示范项目。近日,财政部等20个部委联合发布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菏泽市8个项目成功入选,总投资94.6亿元,入选个数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在全国参选地级市中位列第一。
打破“玻璃门”“弹簧门”
  PPP项目质量如何,在于能否赢得投资者认可。去年10月份以来,菏泽市先后在济南、北京等地推介了6批198个项目,现场签约54个项目,总投资536.59亿元。
  为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到PPP项目中来,菏泽市在政策引导、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方面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我们到菏泽来投资,就是看重当地政府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和市场前景。未来,我们还将参与当地其他养老项目的建设经营。”承建鄄城县爱民养老公寓PPP项目的海达养老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为加快项目落地实施,菏泽市建立“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制定PPP项目奖补政策,重点对基础好、落地率高的县区以及示范项目给予奖补,着力解决前期费用高等问题。财政、发改、住建、规划、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项目规划、土地、环评、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落地打开“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