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创新驱动 周村篇

举目皆是景移步满眼新

美丽乡村建设的“周村路径”

2016-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美丽乡村建设让家园宛若画卷
  △李家村老人们在便民服务大厅领取生活补助
  △胜利社区村民在社区文化广场晨练
  △“五化”工程建设让农村旧貌换新颜
  △王村镇农民通过开展玫瑰种植及深加工脱贫致富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在农村蔚然成风
  △景色秀丽的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凤凰山美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二字,反倒越来越让人回味和怀念。人们眷恋乡村,是因为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曾经温暖我们的记忆,疗愈我们的心灵。
  “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字字句句,敲打着人们的心灵。近年来,周村区紧紧围绕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周村这一目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特色挖掘、示范带动,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新格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的文明乡村美丽画卷,已经扑面而来。

  □胡新广 蔡海燕
  
农村旱厕改造应改尽改
  “旱厕改造完成之后,咱农村也能跟城里人一样用上水冲的厕所了,干净又卫生。”南郊镇米山村村民李际生说起厕所改造的好处,不禁笑逐颜开。
  旱厕改造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为农村百姓找回了尊严和自信,让如厕这个“不雅之事”,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如今在周村区,一场“厕所革命”的攻坚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
  正是以改厕为切入点,将旱厕改造与促进农村工作、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群众满意度进行了有机结合,周村区扎扎实实把改厕工程办成了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显著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也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干净便捷的生活。
  “旱厕是农村的老传统,农民群众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有些老人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使用水厕。”周村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为了顺利推动旱厕改造,周村区努力克服困难,按照“打造一户示范户,带动改造一个村;打造一个示范村,带动改造一个镇”的思路,注重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直观的方式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旱厕改造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到旱厕改造中来,从而加快了农村旱厕改造进度,实现了应改尽改。如王村镇和家村,南郊镇孔家村、米山村,北郊镇小姜村,经济开发区南谢村、沈家村等,改厕率都达到了95%以上。
  周村区把农村旱厕改造作为改善村居环境、文明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整村实施,按照农村旱厕改造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把改造任务细化分解,分步骤、分批次认真落实,按照图纸对标施工,确保建成一个、农户受益一个。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作用,整合区、镇、村各方力量,帮助农户减轻经济负担,采取“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宣传发动”的方式,发放宣传材料30000余份,悬挂横幅250余条,全区累计完成114个村13512户旱厕改造任务,超额完成旱厕改造任务,农村卫生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精准扶贫项目成效显著
  “引入中天玫瑰一个项目,可辐射带动解家村、前坡村、上沙村等6个村种植玫瑰,每亩地年纯收入由原先1000元提升到5000元。”周村区王村镇党委书记耿峰说。
  偏远乡村扶贫如何攀上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这样“高大上”的亲戚?周村区王村镇做到了。该镇流转解家村、朱家村、上沙村、郭家村4个扶贫重点村的土地3000亩,结对由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参股成立的淄博中天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玫瑰种植及深加工,让150余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年可带动农户增收180万元。
  为了助力贫困村早日实现致富梦,周村区各镇因贫施策,一户一法,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做好特色文章,努力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和质量,扶贫工作实现了“拔穷根、管长远”。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来到南郊镇山旺村的董永山农产品产销合作社采访,村党支部书记鹿胜林介绍:“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流转土地420亩,建设63个蔬菜大棚。贫困户除每年每亩1180元的土地流转金收入外,来基地打工,每天收入70元左右。同时,针对3户贫困户,合作社自寿光请来的农艺师专门对其进行技术培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帮其实现小康梦。”现在,合作社正建设绿色蔬菜检测中心、农资配送中心、蔬菜配送中心、保鲜库等,推动农产品由无公害向绿色食品升级,传统种植业向观光旅游农业、校园科普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转型。
  目前,周村区已全面完成了2015年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共建成蔬菜大棚基地7个、苗木花卉基地3个、葡萄采摘园1个、种羊养殖基地1个、基础设施项目2个、资产分红项目1个,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整合省、市、区三级512万元扶贫资金,其中省27万元,市50万元,区配套373万元,一事一议扶贫资金62万元,全力打造凤凰山旅游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350余万元,瓜果采摘园、农家乐旅馆、饭店、垂钓中心、旅游厕所等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旅游道路、停车场已完成地面平整及回土工作,预计年底基本完成。政府投资435.2万元,按照项目投资的50%,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补贴,鼓励贫困农户积极发展光伏项目,帮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解决脱贫问题。抓好总投资7408.8万元的山东康硕485千瓦、中宣节能8兆瓦光伏太阳能扶贫项目建设,通过企业让利、贫困户受益的方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北郊镇韩家套村是个500多人的小村庄,从2015年起,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靠农业默默无闻的小村摇身变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村。走在村间的道路上,你会被这里墙面上一幅幅动人的3D彩绘吸引,中午游客还可以去体验一下村里的大食堂,好不惬意。据悉,韩家套村要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3D彩绘艺术村。
  韩家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袁涛一直致力于发展旅游业。今年春天他一手打造的齐田花赋凭借着万亩油菜花田在淄博以及周边地区着实火了一把,最高峰客流量万余人。看到旅游业为村里带来了人气和收入后,袁涛和村里百姓更加坚定了发展旅游业这条路。今年3月份开始,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的3D彩绘工作开始,并且覆盖了几乎韩家套村的每一面墙。
  韩家套村只是周村区加快乡村旅游建设的一角。2016年周村区乡村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以“三山两村”重点项目为载体,带动了乡村旅游实现新发展。该区充分开发利用王村镇的李家疃古村落、南郊镇的凤凰山等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开通了“周村一日游”免费直通车,线路包含孝妇河景观带、怡然花卉、淄博少儿科技馆、凤凰山、福王红木博物馆、董永山果蔬采摘园、周村古商城等7个景点,市民乘车费用全免。
  现在市民来到南郊镇凤凰山,可以欣赏到“省级旅游特色村”山头村的美景,再往山上走有一处采摘园,顺着山路还可以来到凤凰山锦鲤养殖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名贵锦鲤品种,还有憨态可掬的名贵金鱼游来游去。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中,凤凰山旅游度假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0万元,已完成规划,旅游观光路、登山步道已开工建设,PPP立项工作已完成。李家疃村为中心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已完成房屋维修三期工程,四期工程正在测绘,乡村记忆博物馆内外装修和展品布展基本完成。韩家套村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集油菜花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文化体验庄园。南郊镇山头村、韩家窝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为皇住村、西铺村、万家村、沈古村、韩家套村申报省级旅游特色村;周村植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开心农场;南郊镇姜家葡萄采摘园申报省级精品采摘园,等待省、市旅游局验收。
农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以前到处是垃圾,现在到处找垃圾。”丝绸路街道孟家堰村的一位保洁员这样说。一字之差,折射出的是农村环境的喜人变化。
  孟家堰村文化广场原来是一处垃圾场,各种垃圾都堆积在这里,散发出阵阵恶臭,严重影响附近村民的正常生活,2015年5月初,孟家堰村开始对这里堆积的垃圾进行清理,于6月初开始了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工程,并在6月底完工,完成建设任务后,村里又添置了健身器材,运动器具等设施,方便村民的娱乐和健身需求,并在广场周围种花种草,美化周边环境,为村民提供了一处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村环境不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可能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周村区严格按照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工作要求,集中对全区8个镇办194个村(居)所有积存垃圾全面清理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累计完成投入过亿元,出动机械1.82万台次,清理各类积存垃圾86.8万立方米,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8座,配备密闭生活垃圾转运车12辆,新购置大吨位密闭转运车6辆。农村按照每千人配备3名保洁员标准,配备保洁员1505人、卫生监督员202人,建立村级保洁队伍。配备2.4立方米密闭垃圾箱1384个、240升封闭垃圾桶4682个,配备专用勾臂车40余辆,电动侧装车7辆,餐厨垃圾收集车1辆,完善垃圾收集设施。配备保洁三轮车588辆,自带工具实行承揽作业的垃圾收集车48辆。环卫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达到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标准要求。
  垃圾清了,道路畅了。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周村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农村村内道路硬化提升工程,区政府给予每平方米20元补助。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村内主干道及背街小巷道路硬化114.4万平方米,农村村内道路硬化率得到明显提升。立面美化墙面67万平方米,加强绿化示范村与绿化示范镇建设,共完成绿化19万平方米,种植柿子树、海棠、国槐等苗木9万余株,在南郊镇九鼎莲花山、王村镇卧虎山、簸萁山等完成荒山造林1000亩,海棠、月季、扶芳藤、瓜子黄杨等灌木绿化面积16.7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055盏。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所有村庄的生活垃圾都能达到“日产日清”,日处理垃圾近6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惠民
  周村区全面实施以区、镇办和城乡村居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为主体的社区化建设工程。按照《淄博市城乡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导则》要求,对王村镇彭东社区、南郊镇小方村、北郊镇仇家村和经济开发区南谢村等6个村(社区)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规范提升,达到“八有”标准,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重点加强对王村镇彭东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设置综合服务大厅、党(团)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社区服务设施,配备文体活动器材、康复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总投资160万元,建筑面积850平方米,服务范围涵盖解家、姚家和陈家三个行政村,成为全区首个采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建设的农村社区。优化村级事务办理程序。按照村级事务“五代理”的要求,对村级财务、账目、公章、档案、资产进行委托管理,消除农村社会矛盾;积极推行社区事务干部代办制度,将涉及居民的证照办理、事务办理、情况反映、信访事件等由社区干部代为办理,实现“干部辛苦、居民幸福”的目标;变多门办公为“一站式”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多窗口的服务大厅,内容涉及党员管理、计生服务、农技指导、城镇建设、民政救助、老龄服务等,方便居民办事。
乡村文明行动新风劲吹
  文明新风吹遍乡野阡陌。周村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重点实施人居环境、四德建设、新农村新生活、移风易俗、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提升工程”。全区上下积极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宣传教育立体覆盖行动、道德实践全民自觉行动、善行义举四德榜普及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四德工程建设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努力争创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王村镇被省文明委确定为第二批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北郊镇南营村、南郊镇李家村等5个村(居)被省文明委确定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文化家园”建设示范村(居)。丝绸路街道胜利社区、开发区东塘村、北郊镇北旺村等5个村(居)被确定为首批市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居)。启动“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立家训,树家风”、“基层乡贤”评选展示、“最美家庭”评选等一系列相关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精神层面的“深入”,进化为具体行动的“浅出”。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主题法治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362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38人次,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次。不断加强“法律讲堂”阵地建设,在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积极开办“法律讲堂”,提升法治周村建设水平。
  举目皆是景,移步满眼新。美丽乡村建设,让周村区的大小村庄发生了“蝶变”,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
  (本版部分照片由周村区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