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抓就业就抓住了根本

2016-10-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孙秀岭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贫困人口来说,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抓就业就是抓住了扶贫根本。
  在基层调研,贫困户最关心的是就业,党员干部谈得最多的也是就业。不少地方出台专门政策,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一大批贫困人口有了活干,有了稳定收入。然而,扶贫到了攻坚阶段,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年龄偏大、缺少技能,即使有劳动能力的,也常因照顾重病患者无法外出干活。同时,不少地方位置偏僻,缺乏产业,就业渠道非常窄小。
  抓就业扶贫,啃下就业难度高的“硬骨头”是关键。致贫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归根到底是经济落后,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因此,要以贫困人口就业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一批投入少、见效快,可复制、易推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和“短平快”项目,把贫困人口纳入到产业发展中。对于年龄偏大、照顾病人的贫困户,可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灵活模式,鼓励分散式和家庭作坊式,鼓励把车间或岗位设在贫困户身边,让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足不出户就有活干。
  就业之难,难在技能。大多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最缺一技之长,有的想外出打工但不敢迈步,有的想发展家庭经济但缺技术,影响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贫困人口彻底脱贫,仅靠“输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扶智”。让贫困人口有出路,先要让他有本事。要根据具体情况,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和指导,既要抓好泥工、木工、服装、电器维修、养鸡、养鸭、养猪等传统技能培训,也要抓好新技术培训,如“创业+电商”、物流、家政、养老、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等,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使技能培训成为扶贫新优势。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各方参与,搭建就业平台,营造良好氛围,贫困人口一定能够靠自己的辛勤双手,摘掉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