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海陆统筹产城融合

潍坊滨海--环渤海经济新增长极

2016-10-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徐强 王莲 赵健雄
  
  潍坊滨海,“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蓝黄”等国家战略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级战略在这里融汇叠加,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踏着蓝色经济发展的“鼓点”,滨海吹响了加速迈向“深蓝时代”的号角。突出海洋特色,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临港物流、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海洋特色产业,努力培育一批能够立区的产业,形成海洋产业聚集区,使滨海成为潍坊乃至全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龙头以及战略布局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区。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近年来,滨海区持之以恒抓项目,聚焦海洋动力装备、绿色化工、生物医药、临港物流、滨海旅游等主导产业,为加快转型发展、促进产城融合装上“提速器”。
  滨海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建设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以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产业立区、产城一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聚集,为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能源项目、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发挥重要支撑拉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生态项目和民生项目;以园区为依托的整体开发建设项目;单个产业龙头骨干项目……近年来,聚集在滨海的重大项目涉及港口建设、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大学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渔业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对推动滨海区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产业擎起发展高地
  潍坊港是海洋经济新区建设的牛鼻子,是海洋经济的龙头。2014年,潍坊市政府与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山东高速三方共同出资组建潍坊港务有限公司,多元建港的优势便显现出来;2015年,潍坊港集团组建,使“潍坊港”由规划概念转变为企业概念,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潍坊港长远建设发展的主体问题,潍坊港开发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约80亿元,新增码头岸线约4500米,5万吨级航道、19个5万吨级客货泊位正在强力推进,疏港铁路开工建设,鲁辽大通道“营满欧”海铁联运甩挂集装箱实现首航。201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集装箱26万标箱。潍坊港实现了建港速度和航运能力三年“双倍增”,加快向综合性亿吨大港迈进。
  潍坊渔港与潍坊港“双轮驱动”。2015年9月1日,潍坊渔港正式开港运营,中心渔港和海恒威渔港开工建设,结束了潍坊无外海渔港的历史,该项目是山东省和国家农业部“十二五重点渔港建设项目”之一,渔港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规模、容量最大的现代化渔港之一。
  滨海立足海洋特色,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形成了以海洋动力装备、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港经济为强大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潍柴重机、瑞易新能源汽车、天维膜、海纳水下机器人、联兴科技、中碳能源、新和成蛋氨酸、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优势项目加快聚集,打造海洋优势产业高地。
  海洋应用型人才是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滨海区抓住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规划建设了21平方公里的海洋科技大学园,全力推进山东海洋科技大学、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院校院所聚集,打造面向“蓝黄”两区乃至全国应用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创业大学、潍坊技师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潍坊体育运动学校等10余家高校、职业院校和科技机构建成投用,目前在校师生、科研人员达8万多人。
缔造美丽幸福海洋城
  滨海以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目标,按照现代化海洋城市的理念规划建设新区,围绕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态,推动优质要素资源向新区聚集,着力打造“海洋风貌、循环经济、低碳建筑、健康生活、绿色生态”的新市区。滨海推进重点片区建设,科教创新区、中央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功能片区渐成规模、蓬勃发展,公共实训基地、城市艺术中心、未来大厦、金融中心等一批功能建筑基本建成,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央子片区、大家洼片区两大组团改造提升步伐明显加快,生态小镇规划建设有序推进,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海洋城市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的“血脉”,是新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滨海打通“血脉”,加快推进港口、公路、铁路等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实施了疏港公路、潍县路、进港路改造等数十条道路新建、改造;德大铁路建成通车,与大莱龙铁路衔接,疏港铁路、东潍城铁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未来将有6条铁路在滨海交会;白浪河大桥、潍日高速滨海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潍坊港客运枢纽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滨海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开放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区,真正让绿色成为滨海的亮丽名片。实施三年绿化全覆盖工程,大规模开展沿河、沿海、沿路和重点片区绿化,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5%。重点实施了山海湖河生态改造工程,工程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全长25公里,配套建设了白浪河综合整治、第二平原水库建设、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项目,成为贯穿滨海全境的城市绿色廊道。
  潍坊市首个海水浴场、游客服务中心、上海世博会马来西亚馆等景观工程及配套设施相继建成投用,轮盘直径125米的世界上最大的无轴式摩天轮主体已合龙,北海渔村、海上游艇码头、海洋主题公园、旅游度假酒店等10多个项目正全速推进。得益于日臻完善的旅游设施配套和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滨海成功举办了国际风筝冲浪赛、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中国汽车漂移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山东省环海自行车赛(潍坊站)、潍坊市风筝大赛、潍坊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培育独具特色的海洋旅游品牌,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成为一流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滨海以改革创新总揽全局,敢于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全面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等7大领域17项改革,让政府从不该管的领域抽出手,让市场主体依法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创造出了改革创新的“滨海模式”。
  全面实行“无费区”,一次性取消了16类共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预计可让利于企业和群众2亿元。率先在全国推出“三张清单”服务模式,负面清单最大限度放宽产业发展限制;权力清单最大限度压缩政府权力,将原有15类1648项行政权力压缩为4大类216项;服务清单由原来的237项服务项目增加到499项,实现小政府大服务。
  推行“三制三零三全”服务机制,“三制”,开展“备案登记制、专管员联评制、限时办结制”;“三零”,实行“零首付注册、零收费管理、零距离服务”;“三全”,实施对企业、对群众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
  在潍坊率先实行“四证合一”审批模式,将原来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公章分别由相关部门审批办理,变为“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次审核、一证发放”,服务效率提高80%。
发展与共享齐头并进
  为民发展,发展为民。滨海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系列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注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群众“幸福指数”直线攀升。翻开滨海民生账单,满是沉甸甸的幸福果实。免费教育、免费公交、免费直饮水、高龄老人补贴、三甲医院全覆盖、全力推进全域城市化。
  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还有很多:滨海区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将农村居民纳入城市保障范围;区内医院实现了“三甲”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补贴36000元,医疗免费;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滨海区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在广大群众的心中深深打下了“家”的烙印。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海洋新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