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济宁放大孔子文化节品牌效应◆“文化节”变成“文化月”

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2016-09-28 作者: 姜国乐 光社 德琬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光社 德琬
    本报通讯员 王磊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9月20日,在济宁市孔子国际学校五年级一班的晨读课上,同学们用稚嫩的声音诵读儒学经典《论语》。几乎在同时,从各个班级传出的诵读儒学经典的声音,响彻校园。
  “诵读儒学经典是全体学生每天的必修课。”校长沈建华告诉记者,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诵读弟子规和“三百千”,高年级的学生诵读“四书”。但这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部分,沈建华介绍,孔子国际学校如此命名就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再以学生为传播载体,让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
  而在这个月的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活动之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孔子国际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得以集中展现:书法课、茶艺课养生修德;国学舞蹈美化形体;马术课锻炼了胆识和气魄;古筝课、二胡课陶冶情操。此外,儒学经典名句、孔子及72贤图像遍布学校走廊、墙壁,学校沐浴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教科室主任巩学茂说,传统文化教育渗入孩子们的心灵。“我们举办郊游活动时,学生会带着食物在户外聚餐,临走时连一片指甲大小的垃圾都不会留下。”
  “孔子国际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醒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改变人。”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昌文说,借助孔子文化节的影响力,济宁将9月份定为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以“体验·传承”为主题,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变“文化节”为“文化月”,放大孔子文化节品牌效应,促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
  主题月期间,济宁市陆续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
开展文艺作品展演展示活动,推出《儒学经典300句》等系列图书,举办“孔孟知音”优秀传统文化原创歌曲演唱会,举办济宁市第七届邻居节,在全市农村、城市社区组织“百姓学儒学”系列活动,开展儒学经典讲座、百姓朝圣祭孔、论语咏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在全市营造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为这作了很好的注解。9月20日,在任城区阜桥街道菜市社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正吸引着社区居民驻足观看,传统戏剧融入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等主题,博得阵阵掌声。6位民间手工艺人带来的烙画、剪纸等作品也让来往的居民啧啧称赞。居民王贵芬带着小孙子早上8点来到这里,呆了一上午还不舍得走,“以往,传统文化记录在典籍里,而现在传统文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家伙特别是孩子能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