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打造行业名校 成就出彩人生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巡礼

2016-08-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14年6月23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强调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着力重点和前进方向。
  □彭辉
  
  日前,喜报传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名单的通知》,公布的76个“示范专业点”中,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赫然在列,成功入选。这是继中药学专业获批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在全国药品食品类高职院校中又一次“出彩”!
  多年来,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药品食品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终秉承“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学宗旨,确立了“立足山东,服务民生,为药品食品行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健康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的办学定位。自2013年11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学院主管部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所在地威海市对学院发展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学院按照“整体设计、重点建设、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建设方针,紧紧围绕高水平药品食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这一目标,以名校建设为统领,抓住特色促发展,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有力地支持了我省药品食品行业发展,成就了成千上万毕业生的“出彩”人生。
  6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毕业生校园供需见面会上,经过严格审核,有249家省内外企业获招聘资格,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见面会时间原计划一天,但从上午8:30开始至11:10就全部结束,仅仅2个多小时,2400多名毕业生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其中齐鲁制药、新华制药、新华医疗器械、威高集团、鲁南制药、罗欣制药、辰欣制药、瑞阳制药、黄海制药、国风药业、绿叶制药、扬子江药业、万生药业、华测检测、丹香集团、欣和食品、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等60多家上市公司、知名企业、医院招聘毕业生数占到参会毕业生总数的60.3%,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9.17%……
  “5个岗位抢一个学生”,既体现了我国药品食品行业整体快速发展,又展现了人民群众对药品食品安全的热切期盼,更加证明了社会各界对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品牌的高度认可。
  人们不禁要问,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是什么让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毕业生有机会挑选工作单位,而不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是什么让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毕业生能够越来越占得先机,铺就了他们走上更好工作岗位的道路,创造了他们“出彩”人生的机会?
  随着笔者在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的深入走访,答案越来越清晰起来——
出彩,源于党和政府的重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药品食品安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提到考验执政能力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我省是药品食品产业大省,近年来努力打造“食安山东”整体品牌,促进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切实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些,都为食品药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作为学院的主管部门,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大局出发,从为食品药品行业培育人才、提供智力支撑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始终关心学院的建设发展。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局党组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支持学院工作,局领导组织行业专家到学院实地调研、考察、指导工作,积极为学院争取实验实训条件改善等专项资金……特别是在学院创建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期间,支持学院2230万元专项资金,极大地支持了学院名校创建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院自2004年到碧海青山、风景如画的威海建设新校区以来,始终得到了威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威海市更是在土地手续办理、配套费用减免、校企合作共建等诸多方面给予学院强有力的帮助。
出彩,源于名校创建机遇的抢抓
  200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这所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行业学校,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建为高等院校,同年在国家教育部备案,威海校区也迎来了它第一批学生。
  这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由于主要是靠自身积累,异地建设,办学资金存在瓶颈,办学条件受到局限。全院师生员工在困境中搞建设,在竞争中求发展……
  时间来到2011年,省教育厅站在发展我省高等教育的高度,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鲁教高字(2011)14号〕,明确指出,加快实施名校建设工程,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建设一批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校,形成层次类别清晰、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意见》提出,要重点建设20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
  然而,在第一批13所高职高专院校名校建设名单中,限于当时条件,学院没有入选。此时,学院领导一班人坐不住了,如果挤不进“名校建设名单”,学院将失去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创建“名校”不是全部的目的,但以创建“名校”全过程为契机,以创建标准为引领,可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可以改变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凝聚起整个学院的“精气神”,成就建校50多年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种认识得到了主管部门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肯定,局领导积极帮助协调,争取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支持。
  打铁要靠自身硬,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学院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作——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成立了名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名校创建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扎实开展申报工作,全体人员“5+2”“白+黑”“寒(假)+暑(假)”,忘我工作,拿出了一整套站得住、过得硬的申报和建设方案,也终于赢得了省教育厅专家的认可。2013年12月2日,捷报传来,在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高职高专院校名校建设名单中,学院榜上有名!
  申报的成功,仅仅是名校建设的开始。自此,全体教职工在院党委的带领下,踏上了名校建设的征程。
  ——省食药监管局专门成立了名校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推进名校建设,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资金超额到位。学院专门成立了名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名校建设办公室,定期召开例会调度,实行倒排工期和销号管理,重大事项院党委专项研究。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到位资金6439万元(原预算4700万元),到位率137%。其中省食药监管局投入2230万元(原承诺2000万元),到位率111.5%;学院自筹3024万元(原预算1725万元),到位率175.3%;另通过多渠道筹集和争取资金1185万元。
  ——内涵显著提升,名校建设期间,出台了《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性意见》等文件,指导各专业课程体系加快改革,形成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两大平台,9个重点建设专业在两大平台上科学设计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实训和公共必修课程,形成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同时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仅在名校建设期间,就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10门,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3个,课程资源库35个,同时在教学成果、教材编写、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如,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药品批发企业GSP实务》为引领,带动5门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校企合作开发“医药市场营销flash动画”,获我省著作权专利。医械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均在实训中心授课,成功进行了“教学做评”一体化改革。
  ——加大技能培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新,将大赛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重点建设专业都设立了企业冠名资助的校内技能大赛,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级各类大赛,学生获国家级大赛金奖、银奖3项,二等奖3项,省级大赛一等奖9项。
  ……
  正如学院在名校建设验收报告中所言,“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院敢于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做出申创名校的决定是正确的,努力是值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更重要的是,在名校建设中形成的“团结协作、勇挑重担、积极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已经成为学院一笔无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出彩,源于鲜明行业特色的坚守
  是“求多求大”还是“求精求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一道选题。多年来,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始终秉承着“为药品食品行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学宗旨,以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为“指挥棒”,紧紧围绕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这“四品一械”,坚守行业特色,做精做强做实做大特色专业。
  作为我省唯一独立设置的药品食品类国办院校,面对全省药品食品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2012年,院党委就提出了“解放思想,开门办学,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指导思想,突出行业特色,满足行业需求,致力于为我省、乃至全国医药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医院药房、药物研究、药品食品检测、监督管理等领域,为药品食品生产和管理一线岗位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建立了专业调研常态机制。通过座谈会、问卷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调研了省内外30多所开设制药技术类、食品类、药学类、食品药品管理类、医疗器械类的高职院校和80多家知名药品食品企业。根据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全面优化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
  ——做“精”药品类专业。根据医药产业链中的药品生产、检验、流通、服务四大岗位群的岗位工作任务,组建了包括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及中药5个专业的药品类品牌专业群。
  ——做“强”食品类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大力加强实训室、生产性车间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实习阶段管理,严格毕业生毕业制度,培养了大批受社会高度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做“实”医疗器械类专业。本着“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订单培养”为主模式,与威高集团、新华医疗两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深度合作。
  ——做“大”中药类专业。在校内营造中药鉴定、中药制药、中药检验、中药药学服务的学习、实训环境。建设老药工工作室、中药虚拟仿真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室、中药养生保健馆,扩建中药标本馆、中药调剂实训室和中药文化体验区,为培养学生掌握中药核心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中药学专业获批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通过完善专业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仅名校建设期间,就新建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院级特色专业,药剂、食品营养与检测两个央财支持专业顺利通过验收。获批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新专业。今年,学院还拟增设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等3个新专业,专业布局不断优化。
出彩,源于人才队伍水平的提升
  王华丽,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学院最早引进的首批博士之一,相对于其同班同学出国深造或留在大城市科研院所,2007年刚来到学院时,王华丽还是有着不小的心理落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学院为王华丽发挥才华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一入校,学校就安排她担任化学教研室主任;2010年,王华丽被任命为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2014年,王华丽担任医疗器械系主任;今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她又担任了学院常务副院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王华丽只是学院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典型,学院为每一名教师都量身定制了个人发展规划,搭建起个人成长的阶梯。学院成立了“教师能力发展中心”,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提升、青年教师成长、兼职教师管理”四大工程,建立了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和学院发展实际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坚持内培外引,优化师资队伍,双师结构及专兼结构更趋合理,整体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名校建设期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900余人次,承担课题118项,发表论文162篇,出版规划教材34部,7人成为我省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员、GMP核查员。“四大工程”为学院培养出了一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笔者还见到了药剂专业带头人景大为,这位曾经的药企高管,来到学校10年后,已经成为世行贷款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制药专家、我省GMP认证专家、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评审专家,所带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所带团队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这些,都是近年来学院实施“四大工程”结出的硕果。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累积培养27名专业带头人和81名骨干教师、外聘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9人,有13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被聘为企业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横向课题20项,在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
  ——“双师素质提升工程”。着眼于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层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省培、国培、企业顶岗等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5%。
  ——“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从师德教育、新教师入职培训、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全面落实。
  ——“兼职教师管理工程”。规范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让兼职教师逐步融入到学院群体之中。实施兼职教师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其教学行为,推进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目前兼职教师资源库已达350人。
  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学院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先后修订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重点引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博士和创新团队,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选派48名教师赴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培训,不断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和渠道,积极加强与境外知名大学联系,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与合作研究。
出彩,源于学生管理的严格有序
  制药工程系2015级药剂专业的甄业昊,在报考志愿之前,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暗访”。当时学校已放假,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父母跟教学楼的一位保安大叔闲聊,保安大叔说,“这学校管理可严了,早上跑操,晚上还上自习,每天睡觉前点名……”坚信“严师出高徒”的父母,已经在心里对学院投了赞成票,待到填报志愿时,一家人在志愿书上郑重地写下“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走进学院学生公寓,笔者发现这里和一般高校好像有点不一样:门窗、地面纤尘不染,没有一丝异味,学生宿舍里被褥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整齐,物品摆放井井有条,连卫生间里的马桶都洗刷得洁白如新。这样的要求和标准,可以说“用心良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寓GMP、GSP、HACCP等专业规范要求于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之中,使同学们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药品食品行业的特殊要求。
  孩子来到学校,家长除了希望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之外,人身安全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让家长放心”,学校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时刻绷紧安全弦。进一步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了学院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学院安全委员会。投入近300万元,引进物业保安,实行保安人员社会化管理;投入150余万元,加强物防,技防初具规模,全院主要部位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建立和完善学院突发事故处理的长效机制,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引发人身伤害等事故情况,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相结合,全员普及和重点关注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原有心理咨询室升级为13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包括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和团体活动室,配备心理剧舞台、多媒体设备和种类齐全的专业心理测评软件。仅2015年,中心接待个体咨询40余人,团辅活动100余场。学院现已建成四级心理防护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学院心理社团负责组织专题活动,系心理工作站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和评价,班级由心理委员组织常规活动,宿舍长负责心理动态监察,形成了无缝隙心理关怀防护体系。
出彩,源于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
  “以前学哥学姐毕业留影,大家都为在哪里拍照发愁,如今我们可选择的地方太多了,遗憾的是我们要离开校园了……”正值毕业季,毕业生们在学校一个个新景点前,留下最美的大学记忆,笔者在校园里遇到的几位正在拍毕业照的毕业生发自内心地感慨。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映衬着美丽的校园,百草园、鹿鸣湖、玫瑰园、时珍广场……
  这些,都是名校建设以来学院不断加大环境文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结出硕果的一部分。
  ——投入近7000万元,新建设了1栋教学楼,2栋实验实训楼,1栋宿舍楼,合计新增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硬件条件设施明显改善。6000平方米的新餐厅、体育馆综合改造提升等工程正在有序施工。
  ——投入2994万元,新建扩建实训室53个,建成10个综合性实训中心(车间),新增仪器设备1694台套,新增实训工位1702个。装备总体水平,特别是与行业企业一致的成套设备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其中,药剂专业的总体装备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本科高校,是我省唯一能够开展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制剂生产实训,融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制剂生产训练基地”。医械专业实训装备水平领先全省同类高校,药分专业80%以上的仪器设备水平与先进企业同步。先进的食品检测中心的创建,将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及承担社会食品检测、培训、研发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学生实训活动贴近企业实际,适应岗位、胜任岗位周期自然缩短。随着实验实训条件的提高,“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被颠覆性地打破,很多专业的课程全部在实训室完成,形成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全新教学模式。
  ——全面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引入并二次开发CRP系统,搭建数据中心,消除信息孤岛;部署了教学资源平台、校园监控等平台,完成文献服务、宿舍管理等系统改造;网络带宽升级至13G,扩容60倍;建成了校园全覆盖无线网络,全院任何位置都可以顺畅高效无线上网,2014年,学院被遴选为我省教育信息化首批试点单位。
  ——住宿生活条件也在不断完善,每个宿舍都配有独立卫生间,每个楼层24小时供应冷热直饮水;发挥学院食品专业特长,对餐厅实行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出彩,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食品药品安全是天大的事,面对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大局,面对食品药品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责无旁贷!”学院党委书记张立敏庄严地说。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药品食品类高等职业院校,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始终坚持“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学宗旨,始终牢记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培育更好更多药品食品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学院最大的社会责任。办学50多年来,学院已经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万余名。大部分毕业生已走上药品、食品企业各级领导岗位或已成为管理、生产、技术岗位的骨干,成为支撑我省药品食品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中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有知名民营企业的管理、技术负责人,有市县监管部门的局长和业务骨干。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毅新和公司总经理许尚峰,淄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安烈忠,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家晴等,都是学院毕业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和学院其他毕业生一起,为我省乃至全国药品食品事业的发展,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恪守法规,不生产、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损害人民的利益”,这是每一届毕业生的铮铮誓言,更是学院德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毕业生带不走学校的一草一木,唯一能够带走的就是专业知识武装的头脑和校园文化浸润的思想,学院强化以“文化引领学生成长”的育人理念,围绕“责任·进取·诚信·为民”的文化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学院文化、深入课堂。同时,各专业凝炼出各具特色的专业文化主题,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此外,学院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仅名校建设以来,就开展执业药师、技能鉴定等培训63.3万人·时,承办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安全用药指导”等培训30余次;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传药品食品安全知识,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多种形式社区服务。药学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连续两年为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提供医疗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等志愿服务,在国际赛事中,展示出学院品牌风采。
  ——承办产教融合对话活动,23个省、市、自治区的63所职业院校、21家企业共200余人出席,活动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职教同行的高度评价。
  ——牵头成立省食药专指委,提升职教影响力。牵头组织四个大类培养方案开发的调研工作,负责两个大类4个专业;完成两个专业大类的“负面清单”和“对口贯通适合专业”调研工作;负责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品生产技术两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
  ——承担行业高端业务培训,扩大行业知名度。承担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执业药师注册培训、省食药监管系统干部等培训工作,得到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及各省参训人员的充分肯定。
结 语
  “出彩”,是党和国家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是学生家长的深情厚望,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追求方向。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汇集了“出彩”的条件,付出了“出彩”的努力,奠定了“出彩”的基础,拓宽了“出彩”的途径。
  ——形成招生就业良性循环,彰显社会影响力。2015年高职招生数比2013年提高21.7%,文理科录取最低分分别提高了50分和63分。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9.16%,平均专业对口率83.51%,毕业生起薪值提高约20%。进口旺,出口畅,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联动的良性循环。
  ——构建职教体系,贯通培养实现突破。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进行“3+2”对口贯通本科联合培养;与青岛经济职业学校联合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
  ——实行“试点本科”,学历教育实现突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入学新生在校学习期间均可进行试点本科专业学习,毕业后国家颁发本科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书,在考研、考公务员方面与国家统招本科生享受同等待遇。
  ——搭建服务平台,双创教育实现突破。与山东科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已吸引百余名学生入营训练。在今年的省“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学院选送4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一二等奖项目被推荐参加国赛。
  ——深化校企合作,学徒制试点实现突破。学院现与16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其中深度合作企业达55家。与漱玉平民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采用“1.5+1+0.5”人才培养模式,今年将招生50人,在执行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共育人才。
  ——先进理念引领,国际化办学实现突破。与新华融睿签署共建国际学院框架协议。先后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布里斯班TAFE技术学院、新西兰奥拉克技术学院、日本京都西山短期大学、韩国清州大学校等12所境外大学签订交流协议,每年定期选派在校生赴协议签署学校学习,期间所修相关课程,实行学分互认。
  清晨的校园,当霞光映满天际,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不禁让人对这样一所学校充满希望,对山东药品食品行业充满希望。同时,我们也坚信,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一定能打造成行业名校,成就莘莘学子的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