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61岁的家庭主妇,照顾三个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至亲,60多平方米的家里其乐融融——

杨桂芹和她的“仨宝”

2016-07-20 作者: 杨淑栋 来源: 大众日报
  杨桂芹与婆婆。(资料片)
  阅读提示
  杨桂芹,61岁,周村区王村中学退休教师。她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是孝心爆棚的“养老院长”,是一个亲朋近邻嘴里的好媳妇、好闺女。三个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至亲同住一个屋檐下,过得其乐融融。二十多年来,她身体力行坚守孝道,以实际行动传承发扬孝乡传统。

  □ 本报记者  杨淑栋

60平方米住了5个老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杨桂芹家却有“仨宝”——父亲杨孟秀,87岁;母亲邵永芳,90岁;婆婆王淑珍,94岁。同在一个屋檐下,不见婆媳间的相互埋怨,不闻两亲家间的相互指责,看到的是一个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和睦家庭,听到的是亲友邻居对杨桂芹的称赞。
  1979年结婚的时候,杨桂芹和丈夫牛蒙华还都是周村区王村镇的民办教师。1990年,78岁的公公因病去世,为了照顾婆婆的生活,杨桂芹把婆婆接到当时居住的两间平房里。由于空间狭小,她就用衣橱隔出来一个仅能安下一张床的空间,让婆婆睡在里面。
  当时,杨桂芹上着4个班的地理课,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每天回来还要照顾一家人起居生活,特别累人。
  后来儿子结婚了,儿媳妇在周村城里工作。为了照看小孙女,退休后的杨桂芹和牛蒙华进了城,自然也把婆婆接到城里住在一起。婆婆住上了楼房,却因为是四楼,当时80多岁的老人上了楼却下不来,一天到晚只能在屋里打转。杨桂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能多抽些时间和婆婆聊天,让老人开心。
  很快,杨桂芹的娘家父母也步入了耄耋之年,特别是老母亲因患脊椎病生活离不了人。亲生父母和多年相伴的婆婆都需要照顾,这可如何是好?2011年,杨桂芹买了一处60多平方米的一楼两居室把父母也接了过来。虽然住得局促,但看到三位老人各有所居,杨桂芹心里也就踏实了。
  虽然杨桂芹夫妇也已年过六十,但跟三个平均年龄90岁以上的老人比起来,杨桂芹觉得自己就算是青壮年,能尽力就尽力。事实上,杨桂芹夫妇都不是独生子,只不过家里的条件稍好一些罢了。“兄弟姐妹之间没必要去攀比,各人尽好自己的心意,老人过得舒坦就足够了。”杨桂芹说。
家里的“养老院长”
  两家老人在一个屋檐下,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如何处理好两亲家和婆媳、翁婿之间的关系和各种琐事,杨桂芹忙起来堪比养老院长。
  杨桂芹自有办法,她的原则就是先婆婆后爹娘,来亲去客一视同仁。吃、穿、用无论哪个方面,她都坚持这一原则。
  照顾三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单单一天三顿饭,就让杨桂芹费尽了心思。三个老人像老小孩一样,吃的饭嫌硬了、嫌软了,喝的粥嫌热了、嫌凉了。一日三餐样不重,隔三差五改善生活,成了她这个“炊事班长”的必备本领。比如早饭,婆婆习惯喝开水冲鸡蛋,点点儿香油,还要外加点桃酥点心;老父亲喜欢吃热馒头,就点小咸菜;老母亲牙口不好,嘴最“刁”,这不吃那不吃的,杨桂芹每天换着花样给老人做。老人喜欢吃煎饼,没有摊煎饼的鏊子,杨桂芹就用电饼铛,加上南瓜摊煎饼;想吃油条了,怕外面买的油条不健康,就自己在家炸;蒸包子、包饺子、捏馄饨,每次都是根据老人的口味准备好几种馅儿。
  三个老人的卫生也是个耐心活儿,洗头发、擦身子、剪指甲、换衣裤、晒被褥……杨桂芹还学着给老人剪头发,每次剪完她都逗老人说:“瞧瞧,今儿咱又省了好几块钱哩!”
  小区里,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杨桂芹忙忙碌碌的身影,有时邻居们都替她愁得慌。但杨桂芹说:“赡养老人是义务,看到老人的笑容,什么都值了。”
孝道代代传
  “百善孝为先”,是杨桂芹从母亲身上继承下来的优秀品德。小时候,母亲孝敬奶奶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先把饭端给奶奶;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怕奶奶孤单而让杨桂芹陪奶奶一起睡觉……一幕幕的情景,母亲都用她的实际行动把一个“孝”字刻在了幼小的杨桂芹心里。
  杨桂芹结婚后,每当回娘家,母亲也总是在她耳边絮絮叨叨:“要孝顺婆婆,在家多抢着干活……”虽然母亲没有文化,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的行动让杨桂芹明白了什么叫做“百善孝为先”。
  孝是代代相传的。杨桂芹一家,除了他们两口和三个老人,还有她儿子、儿媳和孙女。每天晚上,一家8口人都要聚在一起吃饭,共享天伦。杨桂芹更是教育她的儿媳妇要孝顺三位老人,儿媳妇吃饭的时候总是先把饭菜端给奶奶,再端给姥姥、姥爷。杨桂芹的小孙女更是一放学就跑去和老奶奶亲近,有好吃的都是先让给老奶奶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要真正做到孝顺,更需要的还是坚守。想想老人一生为儿女操劳,才成就了儿女的事业和小家庭。如今我们做晚辈的应该为他们尽孝,能使老人安度晚年,颐养天年,我已足矣,也谓孝矣!”杨桂芹说。
  如今,杨桂芹也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成为了被赡养的对象。在杨桂芹的家里,孝道早已融入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