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择友要慎重

2016-07-20 作者: 刘余莉 来源: 大众日报
  □刘余莉

  权力的运用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领导干部掌握着公共权力,择友交友尤需慎重。
  人的一生,离不开交朋友,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他们掌握着公共权力,交友不是纯粹个人的事,事关用权是否公正,从政能否廉洁。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干部广交朋友,尤其是到基层交朋友。但是他同时也强调广大干部交友要慎重:“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应该心中有杆秤。”《群书治要》是贞观初年魏征、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贤臣受命于唐太宗编辑的一部匡政著作,这本书撷取了前代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奠定了“贞观之治”的思想理论基础。在如何交友问题上,《群书治要》为领导干部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群书治要·吕氏春秋》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是怎样的。如果这个人是平民百姓,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淳厚善良、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他的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如果这个人是侍奉君主的臣子,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诚实守信、喜好品行和善德,这样的人,他侍奉君主会一天比一天侍奉得好,官职也会一天比一天高升,被称为‘吉臣’。如果这个人是君主,他的朝臣都是贤德之士,左右侍奉的人也都很忠诚,他一旦犯有过失,群臣能犯颜直谏,为他指正,这样的君主,他的国家会一天比一天安定,他自己会一天比一天受人尊敬,天下百姓更会一天比一天心悦诚服,这就是‘吉主’。我不是会给人看相,只不过是会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而已。”看相人只是通过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能够判断出他的前途命运。由此可见,择友对领导干部而言不是一个小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前程命运,因而不能不重视。
  近年来,一些落马贪官的忏悔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交友不慎”。事实一再证明,有些官员就是因为择友不慎,在人生之路上付出了惨重代价,由此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权力的运用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对于掌握着大小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一旦拥有权力之后,有些人是把权力当成“资源”来开发的。如果掌权者迷恋“资源”开发,追求权力寻租,早晚会出事。行贿的人人都是垂钓者,受贿的个个死在鱼钩上。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醒领导干部:“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所以,即使是清官,在交友方面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朋友的影响潜移默化、至为深远。《群书治要·墨子》记载的一则故事,说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墨子见了染丝的人之后感叹地说:“洁白的丝放进青色的颜料里进行洗染就变成青色,放进黄色的颜料里进行洗染就变成黄色。如果投入的颜料变化,那么所洗染成的丝的颜色也跟着发生变化;丝放进五种不同颜色的颜料里,它就变成五种不同的颜色。所以,对于所浸染的(人、事、物),不能不谨慎啊!”《群书治要·孙卿子》中进一步阐述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一个人虽然禀性质朴美善,心智聪慧,还是必须求得贤师学习、选择贤友交往。如果你得到的是真正贤明的老师,并向他学习,那么你每天听到的就都是尧舜禹汤的道理;如果得到好的朋友,并和他交往,那么你所见到的就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你每天在仁义道德方面不知不觉地不断进步,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如果现在结交的都是不善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群书治要》中记载着齐桓公一生的发展轨迹及其悲惨结局,正说明这个道理。齐桓公发展初期,因重用管仲、鲍叔牙等忠贤之人,使得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身为五霸之首、国为七雄之一。但是,当管仲、鲍叔牙过世后,齐桓公忘记了管仲的提醒,任用结交了竖刁、易牙、开方等奸佞之人,结果权被窃取、国遭祸乱,自己死后尸体生蛆都无人掩埋。一代霸主,前后的遭遇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就在于他所结交和重用之人有本质的不同。
  古人云:“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亲近善良的、有德行的朋友,就像在雾水、露水中行走,虽然打湿不了衣服,但时时蒙受其德风的滋润,不知不觉受到好的熏陶。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记载着孔子的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说:“我过世后,子夏的德行会与日俱增,而子贡的德行却会与日俱减。”曾子问其故。孔子回答:“因为子夏喜欢和比自己贤德的人相处;而子贡恰恰相反,他喜欢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这就是古人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道理,意思是说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相互感召,成为朋友。最后,孔子强调说,与善良之人交往,就像进入种着芝兰的房屋,久而久之,你闻不到它的香味,因为你已经被它同化了。和不善之人交往,就如同进卖鲍鱼的店铺,刚开始还觉得腥臭难闻,在里面待久了,就闻不到这种腥臭味了,因为你也已经被它同化了。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结交朋友。
  一位职务犯罪人员在狱中这样告白:“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人际关系、朋友交往看似小事,实为关键。好的朋友不会带你步入误区,甚至在你迷途时当头棒喝,促你清醒;而不好的朋友从一开始就注定在坏的方面影响你,诱发你人性中罪恶的一面,使你意志消沉,甚至沦为罪犯。”他这段迟来的忏悔,道出了人生交友的真谛。领导干部对财色名利的贪欲,一旦遇到恶友的引诱,很容易利令智昏、情令智迷,结果陷入欲望的泥沼而不能自拔,使得人生走上不归路。
  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讲的就是交友的重要性。鉴于此,领导干部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