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周末

■周末人物创新人

李淑勤:惟创新才有尊严

2016-03-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康有为与梁启超》剧照。
  《康有为与梁启超》制作人李淑勤。
  3月15日晚,大型历史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第三轮巡演济南站在省会大剧院首演。该剧从1890年秋“康梁”在广州万木草堂初识讲起,一直到1927年早春康有为在青岛病逝,时间跨度37年,国运与师徒命运交相辉映。来自广东的艺术家将“康梁”的师生情谊、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渲染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为之震撼。演出前,该剧的制作人李淑勤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披露了制作《康梁》的台前幕后,讲述了佛山粤剧院的整合与创新,并表达自己对传统艺术的信心。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逄春阶 实习生 卢丽洁
  坐在我们面前的李淑勤感冒了,车机劳顿让这个文弱女子吃不消。让我们惊讶的是,清秀灵动的她居然能主持制作《康有为与梁启超》这部“男人戏”,而且制作得如此精良,在全国巡演达80多场。她哪来的能量?
  我们了解到,李淑勤12岁进入粤剧学校,六年勤奋学艺,初出茅庐便名噪一时。扮相俊俏端庄,嗓音细润清丽,台上一亮相,芳姿天成。一招一式,演出了小周后的妩媚多情;一唱一咏,唱出了董鄂妃的温柔和顺。当年的李淑勤,小荷初露,一双清纯的大眼睛望向外面的世界,笑靥如花,成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如今步入盛年,小花旦变身大青衣,过去的“台柱子”变成佛山粤剧院的掌门人。
  李淑勤说,她没有多大能量,是持续不断的创新理念,让大家的能量释放出来。创新才能做出精品,才有话语权,才有分量,你的团队才有尊严。换句话说,尊严来自不倦地创新。

《康梁》具有独特气质
  《康有为与梁启超》(以下简称《康梁》)以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角,刻画了他们师徒37年相随相伴、相疑相离的故事。康梁二人本是同根,也曾倾心报国,最后却因政治信仰的不同而走向殊途。口诛笔伐,字字泣心。这一对亦师亦友的才俊,观之令人扼腕。
  《康梁》自2014年7月首演以来,至今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2省(市)的20座城市巡演80多场,并入选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精品。而《康梁》的成功,却也历经了磨难。
  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佛山青年粤剧团与佛山话剧团整合为佛山粤剧院,身兼院长之职的李淑勤,开始探索话剧的出路。“刚好当时省里有这么一个题材,是省里重点扶持的项目,我觉得不错,就把它接了下来。”李淑勤透露,《康梁》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立项时,也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在专家论证环节,“专家里面也有反对意见,但最后是大比数通过的。”
  改革题材在尺度上有时不好把握。李淑勤表示,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用艺术性淡化政治敏感度,“《康梁》这个剧本当时确实有很多剧团没有接,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在前期筹备的时候,想的是政治上的一些问题还是留待后人评价,弱化‘保皇’和‘改良’,把侧重点放在‘情感’上,浓墨重彩地去呈现康梁的师生情感,从时代环境下去看人生的悲欢离合。政治背景只是这部剧的大环境。”
  据李淑勤介绍,剧名原本叫《梁启超传》。“这样的话就变成有所侧重,否定了另一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目的都是救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理解。康有为的君主立宪,也是种对国家前途的设计,他忧心家国的情怀不亚于梁启超。因此,在创作中李淑勤和导演、编剧等不断讨论,把主线由集中一人变成两方演进,把康有为这个角色写得更立体。《康梁》上演,果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戏剧创作需要很大的艺术把握力,必须明白无误地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观众,不能给他们留下误解的空间,在这个层面来说,写戏不只是艺术的,也是技术的。”《康梁》编剧李新华说。
  筹备时的不断磨合为《康梁》的不断进步打下了基础,也为该剧的顺利通关创造了条件。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省文化厅的领导观看彩排演出后,对《康梁》给予了高度评价,觉得这部剧风格醇和,其中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既是广东人的特点,又是那一代中国文人志士的写照。因此由广东省文化厅挂名,将这部历史大剧推向全国。
  《康梁》也成功获得了佛山市政府12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而后通过跟全国的剧场联盟,将成本逐渐压缩。通过精品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成良好的口碑,从而达到票房的的积累。
2小时浓缩37年师生情
  身处粤剧发源地,佛山粤剧院多年来一直主推粤剧。《康梁》是佛山粤剧院的第一部大型话剧作品。唱得好粤剧的李淑勤,制作起话剧来,眼光也是同样的精准、独到。
  《康梁》的编剧李新华曾说,“想写点能代表本地域历史、文化的东西,想对外界有关广东人的既定看法,作出力所能及的校正。”这与李淑勤的想法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外界对广东人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广东人只重金钱,却无经世济民之心,缺少情怀与抱负。但实际上,每当国家经历生死存亡,广东人总是挺身而出,敢为天下先,像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等。“康有为看到了帝国主义统治下的香港,打开了眼界。开始思考国家出现的问题,发动了公车上书。”
  2013年底,李淑勤拿到了《康梁》的剧本,“我觉得这个题材比较好,既能代表广东,也有很强的普遍性,康有为、梁启超是大知识分子、大思想家,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大家所知道的康梁,大部分都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像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对他们师徒之间的故事历来关注很少。所以,我们在舞台上呈现的,就是康梁师徒37年的情感故事。”
  将37年的故事浓缩为2个小时并不容易,李淑勤做了大量功课,在排练过程中,剧本前后修改了12次。“最初的戏比较分散,剧中人物很多,每个人物都有一定戏份,包括梁启超太太李惠仙和蔡锷。”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李淑勤和导演龙俊杰多次讨论后,去掉了很多支线剧情。“一个戏一开始一定是有很多枝节,我们把它砍掉,让它更集中一点。”
  除了结构上的调整,改动最大的还有结尾。“原来的剧本到康有为去世后就结束了,后来我们觉得这样表现人物是有缺失的,就在后面加了一场戏。”现在这个版本的结尾,康梁二人隔着生死进行了一场对话,是他们思想上的碰撞和灵魂上的沟通。“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声声发自肺腑,最终解开了康梁二人长达十年的心结。
  巡演开始后,《康梁》依然在修改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演出结束后,专门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我们叫作‘把脉会’。各地的专家会有一些肯定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提意见,有人说是来‘挑刺儿’。我们觉得这不是‘挑刺儿’,是给你‘把脉’,是为了让你这个戏走得更好。所有人的意见我们都会认真思考,有道理的就加进去。”
  李淑勤说,北京、上海都是戏剧因子很活跃的地方,经典话剧、实验话剧等多种风格并存,戏剧批评的学术界讨论也十分活跃。北京的话剧“关注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而上海的话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文化化人,以艺术养心”。听八方之声,剧本也日趋完善。

不设B角,艺术质量不打折
  虽然接下了这部剧,可是以粤剧见长的佛山粤剧院并没有能撑得起这部大戏的演员。于是,李淑勤启动了演员项目制,从全省范围内挑选最适合的演员,签约3年。经过精心挑选,来自广东省话剧院、广州市话剧院、佛山话剧院等院团的30多位专业话剧演员加盟《康梁》。
  对于一部话剧而言,演员的表演是演出成功的关键。为了保证剧作的质量,李淑勤没有为《康梁》中的角色设置A、B角。“如果考虑成本的话,B角是更经济的。但这样做艺术质量就要打折扣。”而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演员绝对不能生病,否则巡演就无法完成。考虑到这一点,李淑勤的团队在后勤方面作了充分准备,最大限度地保证演员的饮食和休息,整个团队空前团结,特有精气神。
  《康梁》在全国巡演近80场,李淑勤几乎场场都在剧场,找一个空位置坐下,拿着小本子记录当天演出情况。“这一场演员怎么样,灯光怎么样,我都会记下来。”跟的场次多了,李淑勤对于这部戏已经滚瓜烂熟,“演员今天情绪上有什么不对我都能看出来”。
  圆满结束两轮巡演的《康梁》,如今的剧团运作模式已经十分成熟,舞台表现也更有张力。3月15日演出当天下午整个剧组才到济南,短短几个小时舞美灯光就已到位,演员直接上阵,表演游刃有余。
  “这一轮的巡演我们把灯光和布景简化了很多。当初在广州表演的时候是有两种版本,一种道具舞台比较复杂,另一种就比较简单。”有人称之为简易版,其实不然。纵观当天的舞台,青烟袅袅,狂草书绢,一股清新旷远之气息弥漫开来。“之前的历史剧往往是超写实的,连舞台的置景都很实,我们设计了一版比较抽象的、写意的,希望能配合《康梁》整体的气质。”李淑勤说,“其实两种风格都很棒,会出现两种味道。但是简单的舞美相对来说更唯美,也更适合全国巡演。在艺术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我们也希望能把两版风格都呈现给大家。”
  相比华美繁复的写实风格,简约大气的“清新风”似乎更受年轻群体的欢迎。《康梁》首轮巡演的收官之场定在了清华大学,连演两场,座无虚席。在广州中山大学等高校演出时更是场场爆满。这让李淑勤倍感惊喜,“知识分子喜欢它我们不意外,但大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也能很快接受,说明我们还是很有时尚感的。”《康梁》的舞美团队来自上海,和李淑勤已经搭档了十几年,在美学风格上很有默契。“戏本身的气质决定了它的美学品貌,观众的品味是很高的,他们会有自己的评价。”这也让她坚定了信心,尊重历史,做风格醇正、审美崇高的戏剧。

全力以赴造精品
  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以演出立身的李淑勤担子重了,同时管理粤剧和话剧两个团体,除了在话剧方面大放异彩之外,对传统的粤剧也并没有忽视。
  “现在粤剧院分两拨,一部分人在演粤剧,一部分人在做话剧。《康梁》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的大型话剧,之后还会创作一部《詹天佑》。在粤剧方面,我们每年都有一部大型粤剧,逢周末的‘周末大戏台’还会上演经典折子戏,一年超过100场,很受当地观众的欢迎。另外,我们每年还会演30多场小剧场话剧。”
  李淑勤十分注重两个剧种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说现在粤剧没有好题材,那我就先排话剧,有好的题材的话我会去排,没有的话我不会硬上戏的。”
  在她心里,戏比天大。“我们剧院团风淳朴,做事纯粹,专心做一门艺术,所以质量大家都很满意,看得到我们的诚意和进步。观众和口碑都是这么慢慢积累的。”在起初的几年中,佛山粤剧院也有一段艰难的时光。“以前我们没钱的情况下,每一次演出就把演出费的30%存下来,存三年就可以去排练一部新剧。整个团队也很拼很辛苦。” 
  李淑勤说,回头看,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非常重要,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下一步将要启动的话剧《詹天佑》,詹天佑也是广东南海人。这个剧也是广东省里的项目,“一开始并没有说交给我们,但是领导看完《康梁》之后说,交给佛山,放心吧。这就是一种品牌的积淀。”
  作为剧团的核心人物,李淑勤坦言,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现在佛山粤剧院正式在编人员是58人,虽然通过签约的形式将粤剧院演职人员扩大到90余人,但仍然是人才难求。“排一部戏,在全省去找适合的演员的话,首先在经济上就不具备吸引力。很多演员拍一个影视剧赚很多钱,现在要跟着剧团全国巡演,既辛苦收入又不高。”因此李淑勤的团队致力于将佛山粤剧院打造成一个代表着“精品”的品牌,以艺术性吸引人才。“要找在舞台上志同道合的、愿意为话剧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的人才。”李淑勤表示。 
  剧团的发展步步艰难,“但是艰难之中你不断出作品,有了作品你就有话语权,说通俗一点就是有了自己的筹码去争取一下艺术上的支持。”
  当初的含辛茹苦如今得到了回报。“现在我们的品牌打出去了,有很多出品方会来联系我们,但我始终坚持精品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题材我没想法,就不做。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必须抓好一个题材全力以赴,我们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现在的文化市场大都以经济效益为重,用项目来带动剧团发展,但李淑勤并不想走这条路。“一部戏必须用两到三年来推广,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种做法是要消耗时间和金钱的。走市场化道路每年都会有项目,但是留不下来精品,排一个扔一个。变成不断地出剧目但是没有好的留下来。这样非常不利于精品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一戏一格,一戏一招
  自幼学习粤剧的李淑勤,对粤剧有着极深的情感,也将粤剧的传承发展视为己任。她感慨,“现在不仅佛山,整个粤剧行当都存在新人‘断层’的现象。”因此,她在收取粤剧新徒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培养新的制作人,将粤剧和话剧发扬光大。
  在李淑勤看来,佛山粤剧要传承,关键是要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加入新的元素,新的创意,以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传统的也可以很时尚,越民族就越世界。要传承粤剧,就要在粤剧的发展中加入时代因素,加入现代生活元素,一边传承一边创新,吸引新的年轻的受众。”
  为了打响品牌,李淑勤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开拓创新,对一些传统的粤剧剧情进行二度创作,并尝试用Cosplay和戏曲电影的形式,推出了《小周后》《蝴蝶公主》等剧目。
  李淑勤回忆,2009年8月她和团队将首部Cosplay粤剧《蝴蝶公主》拍摄成戏曲电视艺术片,并在广州大学城巡演,现场的过道都坐满了观众,不少大学生还自己带小凳子来看,“这就表示,传统文化还是有群众基础的,你要把传统与现代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一个粤剧创新时代拉开了序幕——加入了动漫和管弦乐等西方乐器,舞台清新了,故事新颖了,年轻的群众参与其中了。
  现代形式为传统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创新不能无度。每个戏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品貌,创新要与剧作本身契合,不能盲目开发。李淑勤说,“不是每个戏都能Cosplay,只能看题材,看那个戏本身的样貌再量身定做。比如定制粤剧剧目,因为粤剧里女演员的戏比较强,就会根据演员的特点来专门定制一部戏。我们崇尚一戏一格,一戏一招,风格上招式上从不重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在佛山粤剧院已经在艺术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并在粤剧和话剧上均有所长。这一切显然离不开李淑勤这个掌舵人。
  李淑勤的思路很简单,就是抓大放小,用人不疑。“大项目都是从小项目慢慢发展起来的,我会把一些项目交给年轻人去办。很多年轻制作人也是有资历的演员,对戏剧风格和美学品位都有了解,很多地方做得比我好。”
  用人不疑,李淑勤的制作人培养体系现在已经初见成效,整个剧团的运作已经初具规模,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像钟表的齿轮一样精准运行。
  如今传统文化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不少商家也把目光投向文化市场,一些企业和影视传媒联合开发周边资源,将不少影视资源的文化价值变成经济效益。而李淑勤表示,她对这一切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