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合”突破压煤村搬迁困境

2016-02-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左丰岐 
   实习生 张 林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今年,要确保完成搬迁村庄17个5517户17313人,解放煤炭资源7136万吨。”1月28日,省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说。
  近年来,我省创造性地把压煤村庄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区域化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脱贫搬迁相结合,实现了煤炭资源解放、农村土地整合和新农村建设等多方相互借力推动,突破了压煤炭村庄搬迁的困境,实现了多方互促和多赢。
  我省优质、厚煤层资源如巨野、济宁、滕州三地煤田,绝大部分储量属村庄压煤,由于煤层厚,无法进行充填、置换等方法开采,村庄不搬迁,煤矿企业生产接续困难,可采储量锐减,不仅对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亦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利。
  “压煤搬迁不单是解放煤炭资源的问题,还涉及到城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多方面的工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总经理满慎刚说。该集团始终坚持压煤搬迁与城镇建设合作共建、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利益共享,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2013年以来,该集团累计投入资金17.59亿元,启动了21个压煤搬迁项目,已经解放煤炭资源储量4000多万吨,搬迁规模、搬迁速度、搬迁成效创历年之最。截至目前,已完成搬迁新村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2.4万平方米,滕州、微山两地4675户1.4万余名村民进城变“市民”,真正实现了地企多赢。
  我省重点产煤市和煤炭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压煤村庄搬迁和采煤塌陷地治理方式。巨野县借鉴城中村改造经验,创新形成了“三坊搬迁”模式,目前这一方式在巨野、郓城、滕州、邹城的部分搬迁项目中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嘉祥县实行开发式搬迁,预留发展用地引进适合农村特点的项目,接纳搬迁居民进厂就业,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打工”。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坚持宜耕则耕、宜渔则渔、宜牧则牧的原则,形成了新巨龙公司“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枣矿集团塌陷地治理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潍坊坊子煤矿文化产业园区等方式,为全省采煤塌陷地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近几年来,我省已经完成了74个压煤村庄的搬迁,涉及24968户86545人,解放煤炭资源3.58亿吨,节约土地约60%,建成新型农村社区40多个,有效缓解了部分煤炭企业接续紧张的局面,有力助推了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城镇化工作。目前,已建成入住的巨野龙固中心社区、郓城六合苑社区、嘉祥老僧堂祥瑞社区等几十个农村新社区,均成为当地的亮点工程;通过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邹城市西故村新增水塘3000多亩,培育了村办企业“呱呱鸭”品牌,由曾经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乔乃琛表示,今后五年里,我省还将加快压煤村庄搬迁进度,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妥善协调好地、矿、群三者利益关系,稳步推进搬迁压煤村庄147个,解放煤炭资源4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