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电商平台是“重灾区”真假难辨成难题

寒潮来袭,你买到的羽绒服暖和吗?

2016-0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愫   近期,“霸王级”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多地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寒的冬季,羽绒服想必已经成为了每个市民出行的必需品。可是,你穿的羽绒服如果是在网店购买的,那得重新考虑它的质量问题了。
  近期,“霸王级”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多地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寒的冬季,羽绒服想必已经成为了每个市民出行的必需品。可是,你穿的羽绒服如果是在网店购买的,那得重新考虑它的质量问题了。

  羽绒服抽检合格率仅为55%
  1月15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公布了2015年期间针对羽绒服、羽绒被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结果显示,两次分别抽检羽绒服40件、羽绒被20条,羽绒服抽检合格率均为55%,羽绒被抽检合格率分别为5%和10%。
  两次抽检主要针对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抽检产品主要来自天猫、淘宝和京东三大电商,以消费者在平台上最容易买到的产品为抽样原则,就活动主推、热搜以及平台推荐的羽绒制品进行抽样,所有产品都由该协会在“双11”、“双12”期间匿名购买。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检测人员表示,选择这两个节点,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商品的折扣最大,销量最多,消费者关注度也是最高的。
  “被检测的产品都是以匿名方式购买的。我们收到这些产品之后,首先会对产品信息进行拍照留档,然后把这些产品进行编号,寄发给我们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介绍说:“检测的结果也是以编号的形式首先发给我们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我们才会把品牌信息和吊牌信息补充到检测报告进行最终判定。”
“正规军”抽检合格率高
  国家质检总局在羽绒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中,2009年和2010年的合格率均为93.3%;2013年的合格率为91.7%;2014年的合格率为79.5%,以上数据显示,2014年的合格率陡降了12.2%。然而,2014年中国羽绒工业协会针对羽绒服进行的两次质量抽检,合格率仅为23.7%和36.7%。
  据了解,2009年、2010年、2013年三次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的羽绒服,抽查对象都来自正规的生产企业,所以合格率均在90%以上。然而,2014年和2015年的几次抽查,产品均来自电商平台,最终合格率分别仅为79.5%、23.7%、36.7%和55%。
  同样是抽查电商,为什么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合格率要高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抽查呢?笔者了解到,主要原因是抽查的时间不同,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抽查都是在“双11”、“双12”电商大力促销期间进行的,合格率相对国家质检总局日常抽查结果更低。
填充物是检测的重中之重
  判断羽绒制品品质好坏主要看填充物的含绒量,也就是羽绒产品中绒子的含量。所谓绒子,是羽绒里面保暖的核心有效成分。因为绒子是一个立体的球状结构,可以吸附大量的空气,而空气则是一个绝热的良好保温体。所以绒子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羽绒产品的保暖性能,而品质好的羽绒产品含绒量应该达到90%。
  “这次送检的样品,尤其是羽绒被样品,绝大部分填充物中绒子标称含量与实际含量相差很远:其中只有1床是合格,19床都是非常糟糕的。”检测人员表示,绒子含量的高低也能从产品的蓬松度整个指标上显示出来。蓬松度,简单来说就是羽绒产品膨胀的程度。蓬松度越好,说明产品的保暖性越强。标称是95%的鹅绒按照标准它的蓬松度应该在20.5厘米以上,被检的羽绒被只有6、7厘米。
鹅绒被没有一丝鹅绒
  根据国家标准,如果产品标称为鹅绒,就要做种类鉴定,鉴别填充物到底是不是鹅绒。检测人员介绍,鸭绒和鹅绒通过肉眼很难判断,专业人员也必须经过放大72倍的显微镜下才能做出判断。
  本次抽检中,60%的羽绒被都明确标称填充物是鹅绒,但检测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检测人员称,在12条标称鹅绒被的产品中,没有检测到丝毫的鹅绒,更为严重的是,检测中还发现部分羽绒产品掺杂了化纤棉。根据国家标准,掺杂化纤棉的产品根本不能被称为羽绒服,而羽绒被中虽然可以掺入一定量的化纤棉,但必须明确标示出来。
  据了解,鹅绒每公斤价格在300元以上,鸭绒每公斤价格是200元左右,一公斤毛片、鸡毛价格不到十元,而一公斤化纤棉的价格也不到10元。也就是说,生产同样的产品,用鸡毛冒充鸭绒的话,成本仅为合格品的5%左右,如果用化纤绵冒充鹅绒,成本不到合格品的4%。
  笔者在多家商场发现,多家售卖鹅绒被的品牌,打出“用料足不足好不好,剪开鹅绒被给你看”、“先验货再下单”等字样吸引消费者。“如果不打开验货,消费者很难判断鹅绒被的真假。”一家鹅绒被的销售人员告诉笔者“一条鹅绒被,少说也要八九百,网上很多打着鹅绒被旗号低价售卖的店家,若卖的真货,成本都赚不回来。”
以次充好的产品难分辨
  由于部分消费者甚至电商平台对羽绒服饰标准不甚了解,不少在电商平台售卖的假冒伪劣羽绒制品明目张胆地在成分标识上鱼目混珠,甚至会凭空编造一些服饰术语,以期混淆消费者。
  笔者在天猫、淘宝、京东的网站上对羽绒产品进行了搜索。输入羽绒二字,显示有800多万件商品,其中羽绒服占了绝大多数。对于如此庞大数目的羽绒制品,消费者均表示选择起来很困难。
  而这次公布的抽检不合格的羽绒制品基本上都是属于以次充好,羽毛绒检测实验室主任宋保国表示:“这些掺杂的东西,实际上从手感上摸起来还是不错的。由于这些羽绒制品它对面料的选择都还是比较好,所以消费者实际上对这些伪劣产品是比较难分辨。”
  通过消费者经验,一般会通过平铺按压的方式,短时间内弹起来,则蓬松度高、含绒量高,弹不起来或回弹很慢,说明填充物质量欠佳。其次用手摸捏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梗等,如手感柔软但回弹性差,系软化毛片而非羽绒;如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轴则为粉碎毛,这种羽绒制品无使用价值。但这些方式只能简单判断羽绒制品,真正的好坏还需进行专业检测。
不合格产品换链接重上架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针对去年“双11”、“双12”期间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电商平台也做出了快速的下架处理。但好景不长,很多商家没过过久便恢复了链接或者是换了一个宝贝链接重新上架。40件羽绒服中有14个在卖,19件不合格羽绒被中有4个在卖。根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提供的链接,某些网店信誉还达到了双皇冠。
  淘宝的一家网店显示,一款售价为125元的羽绒服,在产品网页描述中声称羽绒服填充物含绒量为90%,而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这款产品含绒量不到50%。网页上显示,这款羽绒服成交量为407件,而评价却显示为0。笔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卖家,卖家表示,只有成交量没有评价是因为产品换链接了,换链接的原因他也不知道。
不少消费者还是倾向网上购买
  即便如此,不少消费者仍然认为在网上可以购买到货真价实的便宜货。“只要选择主流的电商平台,再看网店的评分、信用度,像类似天猫旗舰店的网店,一般还是比较可靠的。”热衷于网上淘货的李女士告诉笔者:“优惠的价格还是网店的优势,货比三家还是可以淘到好衣服的。”
  商场的销售人员也表示,不时会遇到一些顾客来试衣服的时候,埋怨在网上看到的价位比店里的低,还有顾客会记下货号到网上购买。
  但也有消费者认为,“占小便宜吃大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决不会为了那便宜的几十块钱让自己买到一件价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假货,那就太不值当了。网上购买的羽绒服如果不合适,退换货的过程中,还搭上了时间和运费,更不划算。”
  业内人士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毕竟各种以次充好甚至是假冒伪劣的羽绒服大量充斥着市场,这些不仅对正规的生产企业是一种不公平,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