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山东开展“三下乡”活动20年,紧抓三农薄弱环节服务乡村百姓

农民需要什么 下乡就送什么

2016-01-11 作者: 张国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国栋

  山东,中国农业大省,近半数农村人口。全面小康路上,如何携手农民兄弟并肩前行,共享发展成果?
  山东是较早实施城市资源下乡的省份之一。1996年,山东在全省启动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全省文化、科技、卫生等各界工作者,足迹踏遍齐鲁大地的村村落落,农民致富有了技术,生活添了色彩,健康多了保障。
不断赋予“三下乡”新内容
  送戏下乡300余场,观众30万余人次。这是刚刚过去的一年,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交出的一份“成绩单”。“也就是说,公司的演员几乎天天在田间村头给村民们唱戏。”公司经理荆延国说,在常年的送戏下乡中,他们摸索出了打造“文化超市”的办法,让群众“看单点菜”。“村民们想看什么戏,咱就演什么戏。”
  紧紧围绕农民的实际需求向下“送”,“要什么送什么”,是我省“三下乡”活动的一个基本遵循。围绕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我省组织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948”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推广项目,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000余项。为满足群众网络文化需求,我省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运行经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为满足群众“看病家门口,诊疗有良医”的需求,我省自2013年起开展“千名专家援基层、万名主治进乡村”活动,3年选派1000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到县级医院、1万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到基层提供医疗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农民科技入户”、“法律进乡村”、“农家书屋”工程、“信息大篷车”、“山青流动少年宫”、“贫困母亲救助行动”等一批服务品牌不断形成。这些品牌项目,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将城市优质资源传送下乡,同时不断赋予“三下乡”以新内容、新特点。
创新机制“常下乡”“常在乡”
  服务乡村百姓,贵在一个“常”字。在山东,“三下乡”每年都被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省里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把“三下乡”活动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把参与“三下乡”和职称评定、评先创优、物质奖励等挂钩。一整套系统高效的运作机制,逐步把“三下乡”活动由临时性、分散性、情感性的援助帮扶,变成了有组织、有制度、有保障的系统运转。
  做到常下乡、常在乡,“结对子”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从1998年起,我省开始实施“结对子”工程,定点、定期、定量、定指标、定效果,成效非常显著。
  多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手段,探索出许多常下乡、常在乡的新路径。省立医院通过远程医学惠民工程,找到了卫生下乡的新载体。副院长卢宝彦介绍,该院在全国最早建设省级远程医学平台,可以为基层开展远程的门诊、查房、手术指导、教育培训等服务,并实现了100余家县级医院远程重症患者的实时监护与查房。仅2015年,省立医院就开展远程会诊5437例。
带给农民更多“获得感”
  农村在走向现代文明进程中,迫切需要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倡导文明生活。“三下乡”之所以20年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抓住了这些“三农”的薄弱环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宁阳县伏山镇苏楼村有700多贫困人口,去年初村集体还欠账20余万元。去年2月,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新花被选派到苏楼村担任科技特派员。王新花先是利用专业知识,指导村里种植起丰产高质的核桃树,又同企业牵线与村里签订了有机蔬菜种植合同,当年就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还为村里培养出了10名技术骨干。
  引导农民把送下去的成果更有效地用起来,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带给农民更多的“获得感”,是我省“三下乡”活动的突出特点。这在农民收入上体现得最为直观:20年前,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刚过2000元,到2014年已达近1.2万元,增长近5倍。
  把“三下乡”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农村社会建设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是我省又一特点。
  在这方面,2011年全省启动实施的乡村文明行动就是一个“扛鼎”的项目。乡村文明行动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等,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截至目前,全省活动实现全覆盖,村村有新貌,70%以上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