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武城: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

2015-1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宇鸿 王涛 王玉磊 吴华 李淑冉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先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武城县始终态度鲜明,有认识、有信心,更有行动。
  “历史机遇难得,我们树立拼抢意识、攻坚意识、速度意识,举全县之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这是抢抓机遇的主动选择。”谈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定位时,德州市委常委、武城县委书记张传忠对笔者说。
  
  跳出武城看武城
  不谋短期谋长远
  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包含政策、资金、项目等高端优质资源。武城县与河北省交界,相邻地域最广、邻边经济优势明显,多年来向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商业、技术等各类人才,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辐射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前,武城县就根据政策导向超前谋划,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战略机遇,对接融入京津冀和省会济南,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民生安县、生态靓县”战略,以德州主城区、武城同城发展为依托,以“两区一园”为载体,以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主动融入,精准定位,全力突破。
  “跳出武城看武城,才能解放思想,抢抓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张传忠认为。为此,武城县顶层设计,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经过反复10余次修改,明确了打造产业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6大目标”和吸引武城籍京津冀人士返乡创业、加强与京津冀企业合作共赢等“7项重点”,并结合上级政策和本县实际安排部署了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倾力抓大扶强等22项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通过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使武城县走出一条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突破新常态、超常态发展的新路子。
  
  在错位上做文章
  产业融合互补互促
  进入10月份以来,武城县水星集团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和涡轮增压项目生产进入了满负荷运转状态。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主要为军用装甲车及一汽大众、通用汽车等知名汽车制造商配套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2亿元。
  这样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是武城县对接京津冀,吸引北京武商矫东平返乡投资兴建的。去年以来,依托“三回”工程,该县成立了1500余名企业家参与的京津冀武城商会,梳理出玻璃钢及中央空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的延伸路线图,面向武城籍京津地区企业家开展对接交流,先后吸引座椅总成、海燕农业、德邦体育器材等10余个项目落户。
  在张传忠眼中,高效对接京津冀,必须对接在错位上做文章,在融合上下功夫,辐射带动京津冀产业从“同而不和”向“和而不同”转变。
  主动而不盲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武城县精确地找到了自身位置和区域间错位发展的契合点,找准了招商方向。“要让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认可武城,到武城投资,首先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张传忠在部署对接京津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在这一思路之下,武城县立足玻璃钢及新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实际,并根据京京津冀计划转移的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8大类产业指导目录,围绕县内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梳理出京津冀地区37家央企强企、79家大型民企、493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企业积极对接,由9个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工作小组和6个推进组“一对一”集中对接,获取最“鲜活”的投资信息,并进行每天一通报、3天一统计。
  目前已有100多人次京津客商来武城县考察对接,20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而“忙”也成为了该县党员干部的“新常态”。“不是在见客商,就是在去见客商的路上。”县经济合作局局长杨传辉说。“谁不知道坐在办公室里舒服,可项目不会自己到碗里来。”
  
  变竞争为竞合
  要素交汇资源对流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在古贝春集团组建院士工作站;中椒英潮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北京首农集团战略合作签约……去年以来,武城县有20余家企业与京津冀地区的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协同发展先行区,就是要协同各种要素形成合力,变竞争为竞合,实现要素交汇和资源对流。”张传忠说。该县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强与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与中国农科院、国防科技大学等10多家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高校“众创空间”。
  “以前靠企业自身搞科研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吴孔明院士指导我们公司的科技研发,让我们见识到了高端科技的力量。”11月10日,武城县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兆征向笔者介绍,成立院士工作站以来,公司原酒出酒率平均提高0.1%左右,一级曲制曲率平均提高3.4%,曲块糖化力平均提高4.86%。
  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基本导向是产业集群模式,精准的产业对接也需要量体裁衣的产业平台。德州市明确“一区四基地”定位后,武城县加快县经济开发区、市南经济开发区、鲁权屯工业园“两区一园”建设力度,分别打造程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对接德州、同城发展、融入京津冀的桥头堡和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创业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入园规模以上企业120余家,鲁权屯镇形成运河沿岸独特的经济虹吸区,市南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20余家,正在成为服务德州主城区的“卫星城”。同时,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工作,全力建设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先行区,投资30亿元推进的6大类36项城建工程全面提升了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
  “我们充分利用京津冀产业‘溢出效应’,坚决摒弃‘拿来主义’。”杨传辉说。在与京津冀的产业对接中,武城县“招数”繁多,章法清晰,他们没有简单地把京津冀地区的企业“挖”过来,而是探索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通过发展“飞地经济”,畅通政府间的全方位合作交流,探索建立跨区域协调管理、土地流转、税收分享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力争全县每年引进京津地区项目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目前,全县通过挂大联强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超过30家。
◆书记点评:
  
  以先行先试的担当精神
  推进协同发展
  德州市委常委、武城县委书记 张传忠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最大、最现实、最不能错失的历史性机遇。武城县立足区位、产业、资源等比较优势,以先行先试的担当精神提出了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在很多方面赢得了主动和先机。
  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关键是解决思路问题、突破重点问题,梳理出本地要承接什么、怎么承接等关键性问题。当前,我们已明确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6大目标”、“7项重点”和22项具体措施。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京津冀计划转移的产业指导目录,筛选重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与梳理出的京津冀地区的央企、强企和大型民企精准对接,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超前谋划,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前,就以德州主城区同城发展为依托,以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在德州市率先实现突破、走在了前面——
  以水星涡轮增压项目为代表的“三回“工程成为武城县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