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院士的“五莲不了情”

2015-10-29 作者: 王桂利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 报 通 讯 员 刘群英

  10月8日,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果树专家束怀瑞教授,来到五莲县指导果树生产,参加全县果业发展研讨会。
  在小峪子村的红国光果园里,束怀瑞告诉果农:果树秋梢太长,拉枝也不够,管理工作要跟上;在大槐树村蕙果园红富士基地,他叮嘱技术人员,要对果树进行分层整形,培养植株,竞争枝不能太集中。
  五莲县是一个丘陵占86%的山区县,林果业一直是该县的优势产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束怀瑞就来五莲进行果树考察调研;六十年代又来五莲开展苹果技术推广,在叩官、界头一住就是半年;八十年代,他主持“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丰产优质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又将五莲定为试验点;进入新世纪,束怀瑞不仅自己常来五莲,还把自己的学生推荐到五莲担任科技副县长,不断加深着他与五莲的“不了情”。
  自1948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较大的苹果腐烂病发生高峰,每次暴发都对苹果生产产生巨大影响。上世纪50年代暴发的腐烂病就曾导致全国140多万株苹果树死亡。
  在综合分析了腐烂病爆发的原因后,束怀瑞提出了开展“沃土、养根、壮树”工程、培养健壮树势的栽培理论,为我国果树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沃土就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养根就是要求在生产当中,尽量改善果树根系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水、肥、气、热条件,同时,保持合理的产量和枝类构成,保护好叶片,促使光合产物向根系合理回流,促进根系健康生长,多发根,发好根,从而培养健壮树势,抵御腐烂病的侵染和扩展。
  在五莲,束怀瑞最关心的是农民的收入。他说,如果一亩地不能让老百姓拿到一万块钱,那我们的果业生产就是不成功的。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3800万亩,产量近4000万吨,产量近世界的40%,国内人均38公斤,但是高档精品的品牌苹果还是不能满足需求,”束怀瑞说,“五莲的国光苹果早已名声在外,有很强的品牌效应,要找几个乡镇集中种植,形成规模。力争通过几年的时间,让老百姓的收入翻一番。”
  束怀瑞提醒,果业生产最终要完成好四个任务,就是保障供应、农民致富、生态优化、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解决好分散经营和盲目性的问题。要解决好重栽轻管、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好品牌效应,形成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小国光是五连苹果的优质品牌,要把这个品牌做好、做大。选择砧木,一定要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当地的地情;栽培技术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经过实践检验。解决小国光口感面的问题,必须在采摘后立即进冷库;要规模化经营……”对“果乡五莲”建设,束怀瑞从一个品牌开始,提出了他的看法。
  束怀瑞强调,做大做强果品产业,必须考虑果品生产商业化问题,形成产业链。可探索经营者、生产者、经销商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的产业模式,也可探索供销社模式。要注重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和食用菌,养殖业方面重点发展鸡、鸭、鹅、兔子。
  临别,束怀瑞说,果园就是我的实验室,和果树亲近、为果农服务,事业才充实,人生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