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脚踏坚实大地 艺术服务人民

——山东美术界代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10-23 作者: 李可可 樊磊 来源: 大众日报
  潘鲁生作品
  张志民作品
  孔维克作品
  郭志光作品
  吴泽浩作品

脚踏坚实大地 艺术服务人民

——山东美术界代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可可 樊磊


(2015-10-23) 稿件来源:大众日报

  潘鲁生作品

  张志民作品

  孔维克作品

  郭志光作品

  吴泽浩作品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为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山东新闻书画院承办的山东美术界学习讲话精神交流笔会,2015年10月15日在大众传媒大厦举办。潘鲁生、张志民、孔维克、郭志光、吴泽浩、张宝珠、沈光伟、朱全增、梁文博、宋丰光、韦辛夷、常朝晖、张宜、杨晓刚等14位书画家齐聚位于大众传媒大厦的山东新闻美术馆,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感悟,结合当前艺术现象与实际问题,本着爱党爱国的基本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学习和探讨了习总书记刚刚公开发表的讲话内容和精神,更加感受到了文艺工作者在新时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交流结束后,书画家挥毫泼墨,以现场创作寄托自己对于当前文化艺术界大好形势的珍惜之情,并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表达了祝福和期待。今天,本版刊登部分书画家对习总书记讲话的深刻感悟和笔会现场创作的作品,与读者分享。下期“大众书画”专刊将继续推出此次笔会的精彩作品,敬请关注。
                       ——编者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
重温讲话精神,繁荣文艺服务人民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在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重温讲话精神,更深刻地感受到繁荣文艺服务人民的使命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并且把文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高度。
  我们要就此做深刻思考和践行。山东是儒家文化发祥地,有丰富的文艺资源,包含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我们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发掘,创新转化,使具有历史积累、群众基础、潜移默化影响力的文艺资源,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切实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努力推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努力推动优秀文艺成果的展演展示,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阐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为文艺的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生活,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以民间文艺为例,它蕴藏在乡土民间,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凝聚着民间百姓的喜怒哀乐、承载着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是从历史深处流淌至今的文化血液,是我们文艺的根基和母体。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民间文艺样式从人们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甚至从灿烂的民族文化星空陨落消亡,面临危机。当前,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专业出发,从本职工作出发,保护好民间文艺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的种子,守护我们民族文化的乡土,留住乡愁最生动的载体,是种坚实的使命和责任。
  总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基层文艺工作者要从专业出发,从使命出发,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线汲取养料、推陈出新,也要融入智慧、做好反哺,以精品创作助力社会和时代发展。

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
拿出好作品,做真正的艺术家


  习总书记去年开的这个文艺座谈会很振奋人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这代人从小是在学习毛泽东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下成长起来的,现在又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确实感受到我党对文艺家和文艺创作要求的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一直非常看重文艺和艺术家的作用。党一直对艺术家很尊重,对各个门类的艺术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荣誉和待遇,也激励这些艺术家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
  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在新时期对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提得很实在,比如“艺术家以创作为核心”,艺术家如果不搞创作那就是混日子。这对那些浮夸的、虚假的、故作大师状的、以金钱为主要目标的伪艺术家是一种严厉批评。提倡艺术家要做“真正的艺术家”,要拿出好的作品来,我认为这一点对艺术家的德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艺术家今后成长的道路、创作方向的指导都非常明确。
  我一直在想,艺术家如果离开人民大众,离开生活,创作灵感肯定枯竭。包括历史上一些艺术大家,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大自然。我们山东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培养学生的方式和方法,一直也是这样,我们提倡的是“课堂、生活、社会”,“课堂”就是体验学院派的艺术规律、艺术经典、艺术传统、基本功等,这些在课堂里面一定要解决。“生活”就是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一定要接地气,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热爱大自然,这是艺术的源泉。“社会”就是要回报社会、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时代奉献出我们的艺术创作。这些创作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一个共同的大方向,共同的价值取向,具有目的性、指导性和符合规律的作品。
  习总书记谈到艺术创作的“中国精神”,我认为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特点就是中国精神,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个人的梦。作为中国精神的文化,在中国梦的前提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上来谈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是符合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的。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
想人民所想,无愧于时代


  去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讲话谈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习总书记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从清代闭关锁国到民国时期战乱以及西方文化的涌入,我们文化的发展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和困惑。进入新时期,习总书记把文化放在这么一个高度上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是因为民族的精神一脉相承,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追求。总书记“讲话”中谈到了以文化人。其实,在孔子那个年代就重视文化对人心的征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不是用武力来征服周边。当时孔子用很简洁的“仁义礼智信”等理念让大家认同和传播,把人心拢在一起,对内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外争取周边国家的诚服,影响千年,至今犹在。
  在商品经济社会,艺术品的商业属性使艺术家往往难以把握思想性和市场性的天平,习总书记提醒艺术家“文艺是塑造灵魂的”,我们的道德传统、文化传统如果被异化,搞艺术只向钱看,作品就会低级庸俗,我们要加强“四德”、“四练”,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看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之前有很多问题我们也有模糊的认识,但是没这么条理和深刻。之前山东画院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每年都有大量的公益性艺术活动,拥军、拥警、送文化下乡惠民等。我们组织画家到乡村、老区、油田、矿井等地采风写生,还组织黄土画派和山东画家从圣地延安到革命老区采风。这些活动、画册、展览都搞得很立体,在北京举办的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展览,以“画家眼中的山东、画家笔下的时代”为宗旨,创作了一批反映山东的作品,得到了国家领导人、中国美术界负责同志、社会各界观众的高度评价。我们之前很多想法、做法在今天看也和讲话精神暗合,现在通过学习,更加豁然开朗,倍受鼓舞。同时,我们感觉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尤其在抓精品力作方面还欠很多火候,今后我们会策划出更多更好的活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

著名画家、山东工艺美院教授郭志光:
有传世之心,作传世之文


  刚刚公开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李渔的一句话:“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被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这个传世之心,照我的理解,主要是教导我们艺术家怎样去做人、做学问。中国为什么有文人画?因为中国的绘画完全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的品质、修养、个性以及所追求的格调、境界是一致的,并不是说临摹几张画就是画家了,也不是写写生、把客观的事物搬到画面上就是画家。
  作为艺术家,首先要从思想上、人品上、修养上追求更高的境界。为什么说大器晚成呢?一个人往往需要丰富的甚至是坎坷的经历,最后才能达到一个高尚的境界,想一步成功、一步登天、一步成画家,绝对不可能。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文艺界的几种怪现象,如抄袭模仿、千篇一律、快餐式消费、机械化生产等,归结为“浮躁”二字。当今社会,尤其是书画世界,浮躁是个现实。现在中国绘画事业发展得非常好,普及得到了提高,很多年轻人开始急于求成,就好像一桌丰盛的菜,他不知道吃什么好了,也不愿意去考虑这些菜是怎么来的、怎样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就直接套取别人,以求成名。这个出发点和很多老艺术家当年大不一样。勤奋、有才气的青年很快就可以学到一些传统技法,甚至模仿到某些名家大师的画风,但修养这个东西是需要长年慢慢积累的。比如写意,在国外这两个字很难翻译,所谓写意就是把自己人生的追求、人品的追求、境界的追求投放到画面上,并不是粗糙、随意、画得不像了就是大师。老子说大象无形,并不是说你画一只猫,却像一条狗。有人不会写实干脆写意,这是歪曲了中国画的精神。
  批量生产、机械化制造的作品脱离了生活,没有生命力,艺术家自己也很难再提高。习主席提到的“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问题,我认为,现在艺术评论的很多问题和腐败是一回事,常常是利益的交换。真理越辩越明,一味吹捧奉承、不说真话,只能阻滞艺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构到艺术团体,对于文艺界都非常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方向、找准了路子,对于未来,我们这一代老艺术工作者充满了信心。

著名画家、济南市美协原主席吴泽浩:
从历史中觉醒,从文化中崛起


  我大概14岁进入艺术学校,那时就开始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路子。后来在艺术实践中,也抓了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比如1976年,我和陈维信、王本诚一起重走长征路,这个在当时美术界是少有的。后来又去胜利油田、钢铁厂体验生活,观察火热的生产和生活景象,搞了一系列创作活动。毛主席说:“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我们这一代人把这话铭记于心,也很愿意成为有历史担当的人。这次习主席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让我们看到党和国家依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艺。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2014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各界都发起了很多的纪念活动,在这个大环境下,恰恰又赶上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当时把我的创作热情激发出来了,我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创作了80多幅以邓世昌、丁汝昌等北洋水师将士为主要人物、体现中日甲午海战场景的作品。正是因为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催促感,我想尽办法,调动自己几十年的积累,完成了这一套组画。这批作品后来从北京大学、山东新闻美术馆一直展到了青岛、国家图书馆。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向全世界表明了我们热爱和平不忘历史的态度,尤其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创作了“铁铸抗战”一系列作品,把整个抗战14年中的英雄人物、主要战役、敌后根据地、军民鱼水情等题材用画面表现出来。通过这个创作过程,我重温了抗战史,再次感受到那个特殊历史阶段我们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强大作用。后来我们看到大阅兵,看到包括艺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一系列的抗战纪念活动,这些都是一体的,都是我们从历史中觉醒,从历史中崛起的表现。
  我们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个讲话,是有新的意义的。这是提醒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把国家和人民给我们的东西再返还给人民。这样我们的整个路子就正,我们就会有高峰、有建树,就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世界。
    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李可可 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