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泳池救生员:

每天都要游上三千米

2015-10-05 作者: 王建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建

  10月1日6点,天还没大亮,省体育中心游泳馆像平时一样准时开门,排队等候的游泳爱好者鱼贯而入。十分钟前,泳池救生员宋广超就已到岗,他穿上泳裤,检查好急救箱,走上高台,四下观察,像一个警觉的士兵。
  “进了泳池就要保持警惕,时刻绷紧安全弦。”宋广超说。假期期间,弦还要绷得更紧些,“平时来的大部分是常年游泳的,都比较熟悉,什么水平心里有数;假期散客比较多,很多是不经常游泳的,游得怎么样不知道,就要多观察,工作压力比平时大很多。”
  在高台上观察了一会儿,宋广超起身走到泳池边,开始绕着泳池巡视,他的工作要在两种模式之间不停切换。
  泳池中水花翻滚,游泳爱好者在一条条泳道中往来穿梭。外行看到的是翻腾的水花,而救生员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通过水面上的蛛丝马迹看到水下潜藏的危险。“顾客来了先要有个预判,下水动作协不协调,会不会换气,体力好不好,能游多远,打眼一看,就能看出游得怎么样,碰到游得不好的就要采取措施,勤看着点,或者叫他靠边,或者让他戴上救生圈。”
  老人体弱,小孩调皮,这两类人群是宋广超重点关注的对象。宋广超说,水火无情,要尽可能通过预判消除危险因素。
  省体育中心游泳馆的救生员每月工资2000多元,收入并不高,宋广超选择这一职业更多是出于对游泳的热爱。
  六七岁时,宋广超就在省体育中心游泳馆里游泳,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后来,宋广超“游”进了广东体院。毕业后,他在一家小学当体育老师。一番抉择后,宋广超最终决定回到这座充满回忆的游泳馆做救生员。
  “干这项工作能游泳,能跑跑跳跳,挺喜欢的。”宋广超说。
  今年28岁的宋广超在馆内6名救生员中是年龄最小的。为了保持身体状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宋广超每天都下水游上两三千米,“时刻准备着。”
  6名救生员分成两班,每天轮流倒,游泳馆全年开门,这意味着宋广超几乎没有假期。“国庆节怎么过?上班呗!”他记得工作三年来,只休过一次两天的假,假期已不能在他心中泛起涟漪。
  “人命关天,和这个相比,不休假算不了什么。”宋广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