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体育娱乐

一次坚持换来一个生命的新生

2015-09-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静 禹亚宁 张瑞雪 杨润勤
  
  “丛主任,求您收下这孩子吧,我们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跑遍了,北上广的也看了,没有医院肯收治啊,孩子现在没法说话,也吃不下饭,以后怎么生活啊,您是治疗食管狭窄的大专家,我们只能依靠您啦。”站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主任丛波面前的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妇,他们的身后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小宇(化名),白净而瘦削,低着头,偶尔抬眼望望哭泣的母亲,脸上写满了恐惧和忧伤。
  丛波不语。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但是面对复杂的病情,医学也不是万能的。
  孩子的父亲又说:“我知道您是对手术没把握,您放心,孩子要是治好了,我们一辈子感谢您的大恩大德,要是治不好,我们抱着孩子立马走人,啥也不说,绝不给您添麻烦。”
  其实两个月前他们就来过山大二院,但孩子的病情复杂,经过医院多位专家会诊,认为病情尚未稳定,治疗成功率极低,便让他们回去了。夫妻俩四处求医无果,这回卖了房子、车子,在医院旁租了个屋子,就这么等着。
  话再回到半年前,小宇考试成绩不理想,听了婶子一句“你喝药吓吓你爸妈,他们就不会打你了”,便果真喝下了洁厕灵,强碱烧坏了小宇的整个食管、喉咙和胃,当时地方医院急诊,切除了小宇大半个胃,插了空肠造瘘管,自此小宇便没了声音,吃饭只能通过造瘘管进食。
  可以说,小宇的病为山大二院出了一个难题。
  山大二院胸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丛波主持着胸外科、耳鼻喉科和麻醉科等科室的全院大会诊,医生们反复仔细地研究着小宇的病情,一个个治疗方案被提出,又一个个被否定,似乎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治疗方案。丛波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忘不了孩子父母期盼的眼神,放不下那个明亮双眸的白净男孩,“做结肠代食管手术试一下吧。”丛波分析完手术方案后说,这是唯一可能让孩子恢复正常进食的方法。“食管完全损毁,怕是找不到合适的上接口啊。”耳鼻喉科医生马上提出困难,“我们挑战一下吧,哪怕只有1%的机会!”丛波起身,他心里清楚,岂止喉部的上接口不容易找啊,切除了大半个胃,下接口能不能找到也是很大的挑战,另外腹部二次手术粘连和结肠的发育情况等等都关乎手术成败,但他已作出手术决定,坚定有力。
  经过半个月的术前准备,医生们对各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了多种手术预案和充分准备,但手术时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虽然医生在小宇的一侧梨状窝成功找到了结肠上接口,但打开腹腔后丛波眉头紧锁,小宇的结肠发育没问题,但他的残胃因为烧伤出现了严重的挛缩,只剩下鹅蛋大小,而且位置偏高,不适合与移植的结肠吻合。细细麻麻的汗珠爬满了丛波额头,他反复查看着,目光停留在了空肠上,小宇的空肠比正常人的粗了2-3倍,虽然此前从未有过结肠与空肠吻合的临床实践,书本上也从未提及过,但凭借多年的手术经验,丛波认为可以一试,面对这唯一可行的机会,丛波决定背水一战。
  手术台上,毫无前例毫无借鉴的状况随时都可能出现,医生除了丰富的学识,还必须具备果敢的勇气和挑战的信心。手术台如同战场,医生有时就如战场上的排雷部队,稍有不慎便触雷引发大出血,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屏气凝神。小宇的整个手术持续了近8个小时,光是游离结肠就用了整整3个小时,3个小时犹如拿着放大镜精雕细琢一件艺术品一般,细致精准,用丛波的话说,就是“一针一线一条命”。
  令人欣慰的是,术后小宇恢复很快,术后一周便比划着想吃东西,但结肠代的病人术后进食有着严格的限定,过早进食很可能影响到吻合口的愈合,造成严重并发症。丛波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出一点点纰漏,并嘱咐家属准备些香蕉、芋头这类粘滑的食物。术后10天,丛波查房时突然发现小宇正拿着半个香蕉,丛波快步走到病床前,小宇父母怕主任责怪,忙着解释孩子实在馋得慌,非要吃,“那半个是你自己吃的?”丛波弯下身子,激动地盯着小宇问,小宇愣愣地点点头,“来来来,你把剩下这半个也吃给我看看”,丛波瞪大眼睛,凑上前紧盯着小宇,生怕眨下眼就错过了咽动的瞬间,“这孩子真是聪明啊。”丛波咧着嘴摸着小宇的头,眼里闪着光,“这种手术的病人一般都要练习一个多月才能慢慢学会吞咽,有的需要半年才能适应呢。”
  2个月后小宇又接受了喉部修复手术,虽然声音不如先前好听,但可以完全无障碍地交流。出院那天,小宇爸妈敲开丛波办公室的门,一进门,父母便拉着孩子跪在门口,磕了三个响头,“谢谢丛主任,谢谢主任,是您给了这孩子第二次生命,您是这孩子的再生父母啊……”
  小宇的故事是一个个例,但像小宇这样的医患故事又每天都在医院不断地上演,虽然病人、病情有所不同,但医患真情却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从医30多年来,丛波挑战过无数医学难题,他说,每一次突破的动力都是让患者痊愈的愿望;30多年来,每一台手术,他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说“一针一线一条命”;30多年来,他救治过无数病人,他说,胸外科总有罹患癌症、器官损伤严重的重病号,是一个气氛压抑的科室,但这里也是经常见证奇迹和新生的科室,作为医生就是要和患者共同迎击命运!30多年来,他始终热爱着他的职业,不忘初心,他说,从医之路虽然很苦很累,但手术成功那一刻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体会和拥有的,“能够挽救一个生命,付出再多也值得”。
  
  ■感动瞬间
  “病人专用”大脑
  “不好意思,昨晚手术我又把采访的事忘了。”约了9点的采访,9点半丛波才匆匆赶来,忙不迭地道歉。
  “我们主任啊,大大咧咧的,在生活上就是个马大哈。”科室秘书小陈告诉我们。“今天交什么文件,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转头就忘,今天能半小时之内赶过来已经‘破天荒了’。”连他有时都不禁要“批评”主任:“您的脑子真该换换了。”
  不过,一说起曾经的患者和手术,丛波马上就打开了话匣,病人入院的每一个细节、手术方案,甚至陪床家属都记得一清二楚。这不,聊起十年前的一个病例,丛波还能马上说出病号的名字。那一瞬间,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丛波的大脑里装的全是患者的信息。
  可不是,丛波手术不会迟到,患者治疗方案也一清二楚,小陈说:“连平时吃饭主任跟我们念叨的都是曾经的病例和手术方案呢。”
  每一台手术后,丛波主任都要与同事们仔细分析手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