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青岛市城阳区——

办公设备购置费落到每台设备

2015-07-12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肖 芳

  登录“青岛城阳政务网”,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查看城阳区所有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表。这些政府部门账本,有统一规范的格式,内容也更加细化。
  例如,在区招商局2015年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表中,总共1.8万元的办公设备购置费用不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数字,而是落实到每台设备上:电脑4台1.6万元,传真机1台0.2万元。
  只要花财政的钱,就得晒出明细账,这是城阳区划出的预算公开“红线”。早在2008年,城阳区就开始公开政府预算信息。到了2014年,城阳区在青岛率先实现预算公开全覆盖。除部分涉密信息外,区级124个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预算公开面达到100%。今年,城阳区预算公开再进一步——辖区6个街道的“三公”经费预算全部公开。
  据了解,目前,青岛所有区市均已在政府网站公开财政预算。城阳区是最早且唯一实现政府部门全覆盖的区市,走在了全市甚至全省的前列。
  账目糊涂,预算公开就没有“底气”。城阳区预算公开之所以走在前列,是因为过硬的预算管理水平。
  “细化”是城阳区预算管理的突出特点:部门年初设定预算指标时,需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将预算细化成一个个经济类科目指标;预算单位需按照细化的指标,申请用款计划和支付资金。
  按此要求,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少的五六十个,多的三四百个。记者从城阳区财政局管理系统看到,区人社局2014年预算资金8107万元,预算指标细化为271个。
  城阳区预算管理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预算单位只能按照财政部门核定的经济类指标执行预算,无法自行调剂资金用途。
  仍以区招商局办公设备购置为例:假如买4台电脑只花了1.4万元,虽比预算指标少了0.2万元,但对于这剩下的0.2万元,区招商局无法另行用于购买一台更好的传真机,因为超过预算的数字无法录入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如果确需调剂,预算单位必须向财政部门提交正式申请,财政部门批复之后实施系统调剂。”城阳区财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技术设计”,一方面倒逼各部门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控制了预算执行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避免了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的现象。
  这种预算和执行“一条线”的模式,在“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上,收效尤为明显。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实施,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普遍下降。在城阳区,这些省下来的“三公”经费,没有被挪作他用,而是重新收归财政。城阳区财政局局长李兆宝说,2014年区财政将预算单位未能执行完毕的“三公”经费预算指标841万元,全部收回用于民生事业建设,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
  预算指标里的钱,不能被挪用,花不了的钱,重新收归财政。这种做法产生的直接效应,是2015年城阳区直部门在编制“三公”经费预算时,较上年普遍下降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