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前沿报告

“十二五”以来我省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难题1000多项

产学研协同创新,让专利走出故纸堆

2015-06-11 作者: 王佳声 曲旭光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曲旭光

  脱离市场的发明专利往往“曲高和寡”,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成果,则充满生命力,颇受企业青睐。6月5日至7日,2015年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记者通过在展洽会现场的所见所闻,对这一点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此次展洽会共吸引360余家企业参会,有95所高校与我省企业合作参展,征集产学研合作需求600余项,展出和发布最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1914项。
机械手如大象鼻子般灵活
  在展洽会烟台展区,一只灵活的机械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只见其正按照既定轨迹运行,打磨一只模拟的手机外壳,只需15秒钟便可完成任务。因为拥有六个轴,所以这只机械手学名唤作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可负载7公斤,能触及0.7米半径范围内任何一个点。
  “人的胳膊有七个关节,而这只六轴的机械手臂和人的胳膊相比,只少了一个指关节。”烟台拓伟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迟伟告诉记者,像电焊、喷漆等工作,三轴机械手就可完成,对于机械加工,四轴、五轴机械手即可胜任,六轴机械手是目前制造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如今,拓伟已与高校联合研发出拥有二十四轴的机械手,就像大象鼻子一样灵活,应用于鱿鱼加工企业,相当于4至6名熟练工人的工作效率。
  手握28项专利让迟伟底气十足,在他看来,拓伟能取得今天的成果,离不开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搞研发,以企业为主体实现产业化发展”。
  拓伟确定进军机器人产业是在2009年,那一年企业与鲁东大学携手,共同成立了烟台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研究所,吸纳10名博士组成研发团队。在经历了五年漫长的研发、实验阶段后,拓伟的机器人终于在去年实现投产,进入市场。
  “经济进入新常态,正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进入智能制造时代的良机,机器人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迟伟介绍说,2014年拓伟的销售收入仅为3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订单就已经达到3200万元,预计全年将超过5000万元。
  记者从省经信委了解到,“十二五”以来,我省围绕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难题1000多项,全省工业领域累计申请专利近1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5万件,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光谱仪10秒检测出金属成分
  烟台市民王玉华拿着前些天买的一条金项链,在烟台东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展位进行成分检测。该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鞠晓菲拿出X荧光光谱仪对着项链一照,只用时10秒钟,仪器便显示出检测结果。结果显示,项链的主要成分为铜,含金量非常少,属于铜镀金,与项链卖家描述的18k金相去甚远。
  “通过这个光谱仪,80多种金属元素都可以被迅速检测出来。”鞠晓菲说,“这种物理检测方式不仅速度快,而且不像化学检测方式那样会损耗被检测品。”
  烟台东方是一家典型的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8%。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两个系列的产品,其中直读光谱仪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技术实力第一;X荧光光谱仪为刚投放市场的产品,技术实力第二,今年销售量增长趋势明显。
  该公司业务经理宇胜男介绍说,烟台东方已经与国内多个研究机构展开了多项合作,中科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等均是他们企业的合作伙伴。
  来自省经信委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我省企业与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共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26家,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培育了35家行业技术中心和8家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另外有300多家企业在海外建立了研发机构和信息中心。“十二五”以来,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累计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6.5万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1.8%。
8挡自动变速箱打破国外垄断
  在展洽会潍坊展区,一辆城市越野车旁摆放的精密设备引人驻足围观。
  “这是我们公司与德英两国的研究机构共同研发生产的8挡自动变速箱,即8AT,应用在这款即将于7月上市的国产越野车上。”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孙晓光介绍说,8AT最显著的优势是换档平滑,更加节能,比4AT节油16%,能更有效保护发动机,增强汽车的整体性能。
  在我国的汽车产业中,自动变速箱长期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进口自动变速箱货值就达83亿美元。随着盛瑞传动8AT的问世,这一被国外垄断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技术差距一举缩短三五十年。
  早在2007年,盛瑞传动就与德国一名大学教授合作,将8AT的研发生产视作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而后与英国里卡多公司合作,先后选派30余人在该公司边学习边研发。
  “我们采用德国概念设计,英国工程化技术,最终在中国量产。”孙晓光告诉记者,“在国内,我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汽车工程系的6个博士在读期间,公司就给他们发工资,他们的毕业论文都是与公司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并且在博士毕业后全部都来到公司工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我省加大对产业创新高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据省经信委副主任李莎介绍,企业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全省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达到36万人,占全社会科技队伍的80%,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企业通过产学研渠道引进的。


■链接

11个项目在展洽会上签约

  □记者 王佳声 曲旭光 报道
  本报烟台讯 6月5日,2015年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11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该批项目将主要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医药等行业开展研发。
  签约仪式上,山东省经信委和烟台市人民政府还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战略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在烟台市建立“北京科技大学烟台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研究院”,为全省智能制造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据介绍,我省已连续23年举办产学研展洽会,达成的7872项合作协议,85%得到了顺利实施,对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